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努力打造“讲解工坊”, 理论创新人才培养新模

作者:李俊华 2018年03月02日 国内新闻

近日,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喜讯不时。2月2日,中国初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育暨学科竞赛评价后果发布,在2017年TOP100榜单中,学院列全国高职第73位,江苏高职第9位;在首届“中英一带一路青年创新创业技艺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学院取得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以及2项二等奖的好成果,同时取得了2018年在英国举行的中英院校国际总决赛的参赛资历;到目前为止,该校先生取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艺大赛一等奖9项、二等奖9项,在江苏省和全国都首屈一指。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先生在各类技艺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中上获得优良成果得益于学院积极打造“教学工坊”,理论STEM+P创新人才培育新形式。

以项目为载体,“STEM+P”形式引领创新型技术技艺人才培育。从2010年起,学院在配备制造类专业推行“STEM+P(项目)”人才培育形式。“STEM+P”形式是结合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育的特点,在成熟的STEM教育理念根底上的实际创新。“STEM+P” 形式以项目(Project)为载体,以理论使用为主导,以创新才能培育为目的,在项目理论中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注重创新才能和综合素质培育,为企业培育用得上、有可继续开展潜质的技术技艺人才。

构建“工程理论和创新才能培育”为导向的三级项目理论教学课程体系。以机电一体化专业为例,专业团队以工程理论为中心,施行知、会、熟、精的才能进阶培育,依托校企理论平台和资源,树立“课程小项目、学期大项目、毕业总项目”的课程体系。课程小项目把专业平台课程中心技术融入小项目中,培育先生的工程思想和创新认识。学期大项目在后期小项目根底上,围绕大型综合项目,以技术分解或工程施行进程为主线,从总体到部分停止零碎化剖析,处理工程中各类成绩。毕业总项目是依据专业方向选择企业项目或自主创新项目,完成模仿工程使用的机械电气设计、制造拆卸和编程调试。

搭建“三结合、三级竞赛、三导师制”为导向的人才培育运转体系。“STEM+P”人才培育形式围绕创新构建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培育运转体系,体系由底层四个平台、中层技艺大赛、顶层工程师训练营组成。以四个平台为根底,将创新与第二课堂相结合,与技艺竞赛结合,和企业理论相结合,校企共同培育先生创新才能。以三级技艺竞赛体系为载体,营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竞赛文明,提升技术技艺程度。工程师训练营实行“企业导师、校内导师、学长导师”的三导师共同担任制,围绕专业方向,引进企业创新项目、技改项目、创新竞赛项目等。

建立“真实工程、仿真再现、理论创新”为导向的课程项目资源。围绕真实工程停止课程开发,确立以工程项目为主线,经过“看法工程、剖析工程、理论工程、创新工程”的项目组织方式,培育先生的工程才能。建立学有所乐、学有所成的教学资源,突出三个重点“真、仿、实”。项目资源来自于真实企业工程案例,经过技术提炼、规范融入、场景再现,幽默化地将工程案例内容引入教学。充沛应用古代信息技术搭建模仿仿真环境,增强原理与技术的了解,最终在校企协作平台上理论项目进程。

树立“开放理论、技术递进、回归企业”为导向的教学工坊。教学工坊是一个理论教学场所,先生可以依据需求制造作品,停止工程再现和工程创新。教学工坊延伸课程教学内容,将实际与理论、知识与才能在工坊中相交融。经过“理论教学工坊→竞赛工坊→创新工坊”,先生参与、协作、创新、分享,培育了将来职业和终身学习所需求的才能及素养。

“STEM+P”形式以工程项目为载体,政行企校结合共建智能轻工配备制造技术产教园、跨企业结合培训中心和产业学院,为校企双主体育人提供了机制保证,也为配备制造类专业建立及创新型技术技艺人才培育探究出了一条高效可行的建立新途径。 杨劲松 (作者系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