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来,内存跌价一事牵动着中国玩家的心,往小了说这事影响了大家的利益,买内存要多花很多钱;往大了说,这事也关系到中国公司能不能冲击世界最顶端的高科技行业,只需能杀出来就能到达全球第四的位置(虽然中国公司野心不止于此)。国度在强调制造晋级,内存、闪存、处置器为代表的集成电路产业则是中国公司尚未大规模攻克的重点范畴之一。
本文援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semi/201802/753099.htm
2011年泰国发了一场大洪水,招致西数的硬盘工厂严重受损,当年硬盘出货量暴跌,硬盘跌价,不过这场大灾难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西数或许希捷,而是一年后的日本尔必达公司——2012年尔必达公司破产,直接缘由是巨额盈余,当年2月底的盈余额高达56亿美元,本源则是PC市场不景气,低价的尔必达内存销量不佳,而这面前就有泰国洪水招致HDD硬盘跌价进而抑制了PC需求的缘由。
尔必达没能再撑几年,否则四五年后的明天,内存市场如此“炽热”,区区56亿美元盈余很容易在一年内赚回来。尔必达的倒下不只是一家公司破产,自此之后日本也加入了DRAM产业,这个市场逐步被韩国、美国的三家次要公司垄断。
半导体产业是有周期的,尔必达倒下的2012年正好内存价钱跌倒谷底的时分,之后2013年开端大跌价,2014年随着DDR4平台进入主流市场,价钱又迅速下跌,跌倒了8GB单条一度只需199元的白菜价,这让三星、SK Hynix及美光公司的内存芯片业务寸步难行,2016年上半年的时分美光财报中还是各种惨状——当季营收同比下滑30%,净盈余9700万美元,而2015年Q2同期净利润9.3亿美元。
不过喜剧到此为止了,2016年Q3季度开端内存、闪存就继续不时跌价了,前面的状况大家也都晓得了,跌价不断继续到2018年Q1季度,目前来看内存价钱仍然居高不下,8GB DDR4单条典型价仍然要699元——上一次的价钱大约是750元,去年11月底顶峰价钱要900元左右。
全球内存市场简直被美国、韩国垄断,不晓得一度主导存储芯片市场的日自己民怎样看,会不会有“尔必达要是没破产就好了"的慨叹。日自己民能不能接受产业链被本国公司掌控的苦楚我们不好说,但是中国在这一波跌价大潮中接受不住了,首先是中国存储市场比日本大得多,中国的公司从PC到数码再到智能手机乃至行业使用都极度依赖出口闪存芯片,2016年全年出口芯片2270.26亿美元,而之前不断雄踞第一的石油出口值1164亿美元,在这其中内存芯片占据的份额超越20%,价值400多亿美元,但中国的出口依赖率简直是100%,就是说没有一家中国大陆公司可以在市场上真正做到内存设计、消费及销售。
当然,假如把对岸的华亚科、南亚公司算上,这的确可以为我们挽回一点点面子,不过南亚、华亚科在内存市场的份额加起来也就5%左右,而且华亚科曾经被美光收买,这两家不管技术实力还是产能都不能够跟其他三家巨头相提并论,是无法改动市场格式的。
此外,大陆人民的思想境界也比拟高,不会凭空占同胞的廉价,这么大的事还是要本人来,如今的产业界也有当年“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劲头,内存大业还是要靠我们本人那就来吧!
国产内存现状:三大阵营浮出水面
中国鼎力开展半导体产业的雄心壮志曾经是天下皆知,依照《中国制造2025》的要求,2020年国产的芯片自给率要到达40%,2025年要到达70%——中国目前的芯片自给率也就20%,内存芯片则是0,依照这个苛刻的规范,2025年到达70%自给率,留给内存产业界的工夫并不多,特别是要思索到国际下马内存消费线,可以说是在技术、人才一穷二白的状况下施行的,其中的风险、困难可想而知。
此前的文章中我们提到了目前国际开展存储芯片,优先开展的是闪存,闪存芯片整个行业的产值不如内存,不过技术难度也低一些,国际积聚的根底也更好一些,长江存储的前身武汉新芯科技、兆易创新等公司在NAND、NOR闪存行业摸爬滚打了多年,曾经小有根底,率先开展闪存是瓜熟蒂落之事。相比之下,DRAM内存的门槛更高,开展难度更大,目前国际次要有三大阵营在开展内存芯片——紫光为代表的国度队、合肥长鑫/兆易创新、福建晋华等三大阵营。
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大家很熟习了,该公司以武汉新芯科技为根底重组而来,思索到其背景,他们可以说是国度队代表,不过长江存储次要是NAND闪存,目前曾经开收回了32层堆栈的3D NAND闪存,晶圆厂估计2018年下半年量产,将来还会陆续推出64层及更多堆栈层数的3D闪存。
紫光旗下与内存沾边的是子公司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此前惊动网络的紫光DDR4内存就是源于他们,而这家公司的阅历也很传奇——最后他们是德国英飞凌公司2003年在西安设立的贮存事业部,有些玩家能够还记得英飞凌现在也是半导体市场一霸,内存、闪存乃至基带业务都有触及,不过也没能跟上时代,业务各种拆分、出售(这公司如今还在),基带业务卖给了Intel。
存储事业部拆分红了奇梦达公司,奇梦达也没能逃脱破产命运,西安的存储部门在2009年卖给了中国浪潮公司,随后改组成立了西安华芯科技,他们承当了多项国度863方案、核高基专项中的存储芯片项目和课题,在存储技术上是有积聚的,2015年被紫光公司收编,成立了西安紫光国芯公司,此前紫光公司在全国陆续收买、整合了一波半导体公司,最知名的就是展讯、瑞迪科。
国际开展内存的第二个基地是安徽省汇合肥,对很多人来说这是个生疏的小城市,不过安徽政府也抓住了半导体开展的机遇,合肥自身在半导体产业上也有多年耕耘,联发科、Marvell美满电子、京西方、科大讯飞、中科38所等知名公司、单位都在合肥设立了分公司或许研讨所。详细到内存芯片上,见诸报道的次要触及两家,一个是合肥长鑫,一个是兆易创新,我们分开来说。
合肥长鑫的内存项目在网上动态不小,不过这家公司还挺奥秘,找不到什么官网,报道出来的多是第三方视角,包括给他们建立基地、提供资料的公司等等,比拟靠谱的是合肥市政府官网一篇报道,提到“在经开区,合肥长鑫高端通用存储晶圆制造项目正在施工。
该项目拟建成业界先进工艺制程的12英寸存储器晶圆研发项目,方案2017年厂房建成,明年上半年完成设备装置和调试,估计下半年产品研发成功。”,而这个项目投资高达72亿美元,大约494亿人民币的投资,竣工后月产能可达12.5万片晶圆,这个产能是什么概念呢?SK Hynix在中国无锡的DRAM晶圆厂月产能大约为13万片晶圆,但这是一个继续多年的投资,合肥长鑫一次建立的产能就有这么大,规模可见一斑。
在合肥的内存项目不止长鑫一个,总部位于北京的兆易创新公司10月底宣布与合肥市产业投资控股集团达成了协作协议,项目预算大约180亿元,将展开工艺制程19nm 存储器的 12 英寸晶圆存储器(含 DRAM 等)的研发,目的是在 2018 年12 月 31 日前研发成功,即完成产品良率(测试电性良好的芯片占整个晶圆的比例)不低于 10%。
这是继长鑫之外另一个严重DRAM项目,也是目前在互联网思维的影响下,传统服务业不再局限于规模效益,加强对市场的反应速度成为传统服务业发展的首要选择。在互联网思维下,通过对传统服务业的改革,为传统服务业发展创造了全新的天地。国产DRAM内存项目中独一一个明白地下技术目的的,往年底完成的19nm工艺DRAM内存要求可不低,要晓得三星目前最先进的DRAM公司也就是18nm工艺而已——当然,三星的是量产,兆易创新的是试产,而且良率要求很低,不低于10%就是成功了,间隔量产还很远。
第三个国产内存基地是福建晋华,晋华是福建省政府上司的投资公司,协作方是台联电UMC,没错,就是哪个搞代工的联电。依据报道,单方协作的项目去年就开工了,投资约为53亿美元,估计往年Q3季度试产,月产能大约为6万片晶圆,规模比其他两家要小一些。此外,这次的协作形式也比拟奇特,联电在代工技术上有资本。
但在存储芯片研发上早前的尝试并不成功,而且这种东西很烧钱,如今找到了大陆政府基金协作,技术则是依赖联电及台湾方面的r人才,相比之下紫光、合肥长鑫、兆易创新的项目则是强调外乡研发,虽然也从日本、韩国及台湾公司挖了不少人才,但自动权至多在大陆公司手里。
上述三大国产内存项目中,晶圆厂大多还在建立中,进度快的也是往年下半年才开端试产,量产要等到2019年甚至更远的工夫去了,而如今真正能有成品上市的只要紫光西安国芯半导体,缘由下面也说了,他们原本就有内存消费、研发的根底,所以这段工夫以来在网上曝光的国产内存都跟西安国芯有关,我们来看看西安国芯的DDR内存究竟怎样样吧。
国产内存先锋:西安紫光国芯率先消费DDR3/DDR4内存
很多人没认识到的是,西安紫光国芯的DDR3其实很早就有了,而且在不少行业曾经有使用了,比方国产的神威超算等,但在消费级市场并不为人所知,也是这一波内存跌价才招致国产内存备受关注,紫光内存也在淘宝上有商家出售了,不过评测很少。在B站上,1月初Fun科技上传了一个视频,评测了紫光DDR3-1600 4GB内存条,有兴味的可以理解下。
从他们的描绘来看,紫光DDR3-1600 11-11-11-28时序的内存条功能并不比三星、金士顿的差,不过这话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废话,内存条是很规范的产品,只需频率、时序契合JEDEC规范,每家的内存条功能实际上都应该是一样的,没差距实属正常。好在评测中他们提到紫光DDR3内存的超频功能不错,似乎能上到DDR3-2000频率而不需求加压,这时分三星、金士顿甚至都不能开机。
总的来说,紫光的DDR3内存条功能、超频都很不错,除了外观略山寨之外,其他挑不出来缺点曾经是好评了。看完了有实物的DDR3,再来说说DR4内存。网络第一次报道国产DDR4内存是一次乌龙,那次触及的只是DDR3内存,紫光公司后来也造谣说还没有量产DDR4内存,不过这一次国产DDR4内存来得很快,我们前不久也报道了西安国芯官网明白提到了可以临时供货DDR4、DDR3内存在内的芯片和裸晶圆,意味着DDR4内存国产化也有下落了,详细如下图所示:
有意思的是,紫光国芯的中文官网上点开产品列表是没有DDR3内存信息的,但是英文版页面上就有三款DDR4内存条可提供,容量辨别是4GB、4GB、8GB,频率都是DDR4-2133,跟DDR3内存一样都是最根本的规格,中心颗粒、制程工艺未知,这两方面应该跟三星、SK Hynix的产品相差较大,毕竟国际在内存技术上落后还是挺多的。
国产内存面临的为难:不止规格落后,价钱也没优势
内存技术上我们毕竟比日本、韩国、美国落后多年,规格差点还可以忍了,不过国产内存面临的考验可不只是这一点,还有一个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更重要的成绩,那就是价钱。之前提到的B站up测试紫光DDR3内存时给人最大的安慰倒不是紫光内存功能多强,而是事先的价钱,事先声称4GB DDR3只需120元,这性价比几乎吊打三星、金士顿了,不过遗憾的是事先售价能够的确如此,但淘宝上如今出售紫光DDR3内存的价钱是4GB内存条220元,8GB 440元。这价钱如今是什么程度呢?
淘宝上虽然不乏售价较高的金士顿4GB DDR3内存条,不过随意一找还是有很多售价150元左右的内存在售,紫光的曾经没有性价比了,而且金士顿的内存条销量远远超越紫光。
这种状况会让人隐晦吗?许多人天真地以为国产厂商介入之后,国产内存就会迅速用价钱冲击三星、金士顿等公司,消费者能从剧烈的竞争中失掉实惠——这个后果值得中国玩家等待,但是理想往往很严酷,对内存芯片这种高科技产品来说,决议本钱的是厂商的技术成熟度、产能等等,在这方面先入者是有宏大优势的,直接说就是紫光跟三星这样硬拼,不管价钱还是产能、技术都没有胜算,毕竟婴孩跟成人打架,简直是没能够赢的。
真正呈现在市场上的状况应该是——一旦紫光的闪存、内存工厂落成,并开端消费,时期会遭遇各种技术成绩,良率也不会很高,但是紫光还是会用价钱优势去抢市场,面前则要承当巨额的盈余——不过别担忧,紫光烧得起,不会像尔必达那样破产,不只是由于有大基金在输血,也由于中国市场曾经足够大,2025年大约会占到全球集成电路市场份额的46%,只需可以在中国市场站稳,紫光或许其他国产内存公司就能活下去。
在这方面,中国公司曾经有一个正面的例子,那就是京西方,已经的面板产业跟如今的集成电路产业一样都是中国最大宗出口产品之一,也都是被韩国、日本公司垄断,中国公司烧钱拼产能、拼技术才有了京西方、天马微电子、华星光电等国产面板领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