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 记者帅鹏坤,通讯员张开仕、胡碧涛报道:汽车好买不好养,售后维修曾经成了有车一族的老大难成绩。4日,广州市消委会发布了《汽车消费者称心度调查研讨剖析报告》,集中曝光了一批汽车消费违规行为。
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案例 1 修完后还有20处缺点
2012年4月,杨先生的车出了车祸,其冤家引见了一间汽车维修公司。杨先生和公司签了一份11.2万元的维修合同,合同上标明“保证维修配件为正厂配件”。车修好后,杨先生领取了10万元维修费。但在开车进程中,杨先生总是听到车内有异响,而且在踩油门时会颠簸。杨先生将车交给公司再次维修,但成绩仍然没有处理。
10月,杨先生去4S店做汽车保养,徒弟反省后通知他,车无法保养,由于很多零件被改换,光眼睛能看到的就有不下20处成绩,所谓的正厂配件基本就是糊弄人。比方发起机下护板没有装置,紧缩机没有改换,等等。
4S店担任人通知杨先生,普通的维修店有能够会从正厂弄出一些零件,车主不理解正厂配件和水货配件之间的区别,所以很少有人质疑。按业内行情,正厂配件会在进价根底上加价40%,人工费用为8000元左右。“而那家维修公司加价差不多为80%,人工费也高了约5000元!”杨先生很愤慨地说。
案例 2 17000元空调并非原装
2012年4月,邓先生发现车子的空调出了成绩,于是到一家维修点维修,任务人员复杂反省后,判定是车辆的空调紧缩泵坏了,需求改换。邓先生重复讯问能否改换原厂配件,在失掉一定回答后,他交17000多元。车修好3天后,邓先生发现空调又呈现毛病,不得不又将车送回维修点,但修好10多天后,空调又不行。
花17000多元换的原厂配件,怎样会三天中间呈现毛病?邓先生心生疑窦,于是将车开到4S店检查,维修人员通知他,车上的空调泵是副厂件,并不是原厂出口。邓先生离开维修点,要求提供所换空调泵的进货发票、正厂出口配件所具有的合格证等证明文件,维修点不断未提供。
调 查 近五成消费者对售后不满
广州市消委会的调查后果显示,消费者对汽车在销售方面的称心度要远远高于对售后的称心度。其中销售称心度到达七成(70.9%),而售后称心度缺乏五成半(54.4%)。
在车辆的售后效劳环节,消费者对汽车在保养、维修各项效劳的称心度差别较大。其中对“效劳态度”、“保养、维修的及时性”的称心度较高,辨别有80.0%和71.9%;而对“保养、维修的质量和程度”的称心度则为六成(64.7%);对“保养、维修价钱”的称心度仅有三成(30.3%)。消费者以为,车辆保养、维修在价钱方面存在的次要成绩表如今“配件价钱过高”、“虽然密码标价但价钱还是过高”和“工时费贵”等方面。
提 醒 维修店检测时车主需监视
在汽车维修质量的赞扬中,大局部赞扬的内容都是汽车维修质量不过关,或许用副厂件替代原厂件,将本来只要小毛病的汽车修成“重病患者”。因而,车主在维修店对车辆停止检测的时分必需在旁监视。假如车辆呈现成绩,让维修店出具改换配件及维修配件的明细单,然后在下面确认后再让维修店停止修缮。在修缮时,必需在车辆的原厂配件上标识出相关的记号,避免维修厂私自对这些配件停止互换,假如需求互换处置,则让维修厂将车辆的配件还给消费者,可以防止日后取证难的状况呈现。
帅鹏坤、张开仕、胡碧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