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军旅银幕硬汉走红彰显文明自信

作者:金夕 2018年02月28日 热点话题

  原标题:军旅银幕硬汉走红彰显文明自信

  2018年电影春节档最令人注目的景象,无疑是《红海举动》的票房高企。这部以中国海军也门撤侨为故事原型,讲述蛟龙突击队执行撤侨和挽救同胞义务的影片,最后并不被普遍看好,但是上映后反超其他几部悲剧片,最终票房口碑双双登顶。

  《红海举动》中突击队的7名硬汉,连同巾帼不让须眉的女机枪手抽象,在弥漫着合家欢氛围的春节假期,打败了看似更为应景的呆萌胡巴、“唐探”组合以及西游四人组,完成了不可思议的逆袭。再联想去年暑期档《战狼2》中的超级战士冷锋,以及《湄公河举动》《智取威虎山》《空天猎》等片中的诸多硬汉抽象,不由让人考虑,这些走红的银幕硬汉能否映射着某种审美趋向和时代文明的变迁?

  几十年来,从大义凛然的“国字脸”英雄到“奶油小生”,从20世纪80年代高仓健、施瓦辛格、史泰龙等外来硬汉,到90年代香港英雄片中的阳刚美学和兄弟情意,电影中的男性审美阅历了宏大的变化。进入新世纪,受日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韩盛行文明影响,群众文明中的男性审美越来越趋向中性化甚至女性化,阴柔之风盛行,颇受争议的所谓“小鲜肉”式审美大体上仍属于这一范围。

  但是,从《战狼》系列到《红海举动》,在备受欢送的军事题材影片中,银幕硬汉的阳刚美学、热血燃爆的观影效果、拳拳到肉的致命对决、烽火硝烟中的奋不顾身,连同不时刷新的票房纪录,以及普遍热议的话题,或许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动着盛行性的性别审美认识和审美规范,而在其面前,则是一种全新的文明想象和文明自信的逐步构成。

  这些被归于“新主流电影”的军事题材作品,都失掉了国度和军队的鼎力支持,片中的军旅硬汉英雄执行的都是反恐、撤侨、挽救同胞、维护正义和世界战争的使命,他们是中国军人乃至中国的抽象而非集体抽象,是大我的化身而非小我的出现,是国度抽象的想象而非集体愿望的镜像。由于这些影片都蓬勃发展的行业不仅给从业者提供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属于全民电影而非受众狭隘的粉丝电影,它们遭到普遍欢送,足以彰显全体性的时代文明心思:观众对这些银幕硬汉抽象的认同,在基本意义上是对一个弱小国度的抽象认同。

  值得留意的是,在这些银幕硬汉抽象当中,开端被赋予了一些不同于传统“主旋律”电影文明的新特质:对独立特性气质的彰显,对集体情感的表达,对团体行为动机的了解,乃至对某种犯禁性的宽容,等等。集体特质与群体价值、微观诉求与庞大叙事之间,不再是一种选择性的非此即彼的二元统一关系,未必以前者的牺牲来一定后者的合法性,二者可以共存统筹。正是这些新的特质,使这些银幕硬汉的抽象更接地气,更具感染力和亲近性。在某种意义上,这种转变是时代文明愈加自信的一种表现。

  (作者:詹庆生,系国防大学军事文明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