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银监会网站披露,因存在虚伪资产转让行为,内蒙古银行股份无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银行)被内蒙古银监局罚款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内蒙古银行往年收到的首张罚单。稍早前,银监会网站披露的另外两张罚单则与该行&ldquo单一集团客户存款超比例&rdquo、&ldquo违规发放存款&rdquo有关。由于上述三项行为违规,内蒙古银行算计被内蒙古银监局罚款90万元。
《每日经济旧事》记者留意到,关于虚伪资产转让这一违规行为,此前也不时有其他银行因而被罚。有业内研讨人士对记者表示,虚伪资产转让是银行为满足活动性和监管要求采取的一种财务粉饰技巧,因目的特殊,易触碰监管红线。
罚单剑指虚伪资产转让23日,银监会网站披露了内蒙古银监局内银监罚决字〔2018〕6号行政处分决议书,剑指内蒙古银行的虚伪资产转让违规行为。信息显示,内蒙古银行因存在虚伪资产转让,被内蒙古银监局开出了一张罚金为30万元的罚单。
回溯此前其他一些监管罚单可以发现,关于虚伪资产转让这一行为,其实有不少银行在这方面被严峻监管。就在往年1月末,哈尔滨银行大连分行就因&ldquo以隐性回购方式虚伪转让信贷资产,躲避监管&rdquo,被大连银监局罚款30万元。而在2017年10月,阿拉善乡村商业银行也曾因&ldquo虚伪转让不良信贷资产&rdquo,被阿拉善银监分局罚款20万元。
&ldquo虚伪资产转让,故名思义就是实践上并没有将资产转让出去,而是经过抽屉协议、逆回购等方式,将自身资产卖给其他金融机构,到期再买回。&rdquo关于银行业呈现的虚伪资产转让景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产业晋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研讨员李虹含对《每日经济旧事》记者表示,这可看作是银行为满足活动性和监管要求而采取的一种财务粉饰技巧。通常来说,正常的资产转让并不违规,但假如目的特殊,且采取一些成心逃避监管的手腕,就容易触碰监管红线。
开年至今已领三项处分实践上,往年以来,内蒙古银监局对内蒙古银行已开出三张罚单,作出处分决议的日期皆为1月19日。此前已有两张罚单率先于2月11日在银监会网站披露,所涉案由辨别为&ldquo单一集团客户存款超比例&rdquo以及&ldquo违规发放存款&rdquo,罚金各30万元。
记者留意到,算计罚金达90万元的这三份处分根据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视管理法》第四十六条第(五)项。该项规则显示,银行业金融机构存在&ldquo严重违背谨慎运营规则的&rdquo,可由国务院银行业监视管理机构责令矫正,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或许逾期不矫正的,可以责令开业整理或许撤消其运营答应证;构成立功的,依法追查刑事责任。
内蒙古银行官网显示,该行前身为呼和浩特市商业银行,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独一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战略性投资入股的省级商业银行。2017年7月,内蒙古银监局审核赞同内蒙古财信投资集团无限公司入股内蒙古银行3.413亿股股份,入股后,该公司持有股份占该行增资扩股后总股本的9.86%。随后,内蒙古银行的注册资本由31.2亿元变卦为34.613亿元。
梳理地下信息可见,内蒙古银行的一般分支机构在去年也有过受罚记载。2017年2月13日,内蒙古银行哈尔滨分行因内控管理渎职,执行监视不力,被黑龙江银监局作出罚款50万元的行政处分决议。2017年12月5日,内蒙古银行锡林郭勒分行未按规则停止岗位轮换,锡林郭勒银监分局对其做出了罚款20万元的行政处分决议。
此外,2017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对内蒙古银行哈尔滨分行和内蒙古银行哈尔滨南极支行作出行政处分,缘由是未依照规则实行客户身份辨认义务。其中,内蒙古银行哈尔滨分行被处分32万元,原行长团体被处分1万元;内蒙古银行哈尔滨南极支行被处分20万元,支行行长团体被处分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