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农夫的好日子是“种”出来的

作者:张俊远 2018年02月26日 国内新闻

  筹集140万元建成的文明大院飘荡出浓浓的书香气味和艺术气味,成立农民专业协作社促进入社农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推行本地绿色水稻远销北、上、广等大城市……在吉林省长春市双阳区奢岭街道马场村,以前农民们朝思暮想的好日子,如今在一位身边能人的率领下,正在不时变成理想。他就是党的十九大代表、马场村党总支书记李华靓。

  “我是农民的儿子,要用本人的努力改动农民的命运。”站在记者面前的李华靓,憨厚、憨厚,浑身显露出一股力气。李华靓觉得,农民的好日子是“种”出来的,但怎样“种”却大有学问。

  马场村是水稻育种基地,全村共有水田600公顷,占全村耕空中积的90%。以前育苗、插秧、收割、脱粒都是人工操作,费工费时,休息强度大。2008年,国度出台了“扶持乡村农业机械化”的优惠政策,李华靓怦然心动,他想创立家乡的农机专业队,彻底改动祖祖辈辈因循上去的传统农耕办法。

  万事扫尾难。村里很多人以为这个没念几天书的毛头小子搞不出什么名堂,持张望态度。但李华靓并不泄气,经过向银行存款和向亲友借钱,他凑到了140余万元,先后置办收割机、大中型迁延机、插秧机、育秧设备及相关配套农机具20多台(套),兴办了全街道第一家协作社晟华农民专业协作社。协作社获得的成果有目共睹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如今农耕轻松多了,这些大机器一个顶10团体,腾出工夫外出打工,还能有种植业以外的支出,华靓真是个好支部书记。”社员李洪有说。

  协作社从最后的5户社员,开展到如今的300户村民入社,其中本村有180户,周边村有120户。为处理社员的后顾之忧,李华靓还带头成立了晟华农资经销超市,保证协作社成员用上担心种子、担心化肥,降低消费本钱,关于困难农民还采取赊销垫付农用物资的方式,确保他们可以及时耕种。

  随着消费的深化,李华靓有了新的领会:会“种”还只是初级阶段,关键是如何做好前期运营。为此,他首先率领村民向稻米深加工要效益。从水稻的一致购种、一致种植、一致加工、一致销售动手,引进先进的水稻挑选机、磨米机、检斤流水线等完好配套设备,完成了水稻加工的流水作业,最终完成年加随着中国经济向消费型模式的转型, 电子商务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支付行业强劲的增长。工销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售优质大米1200多万斤,在一定水平上完成了水稻质量和产量的双重效益。

  紧接着,李华靓率领村民积极打造含有地域文明特征的绿色水稻品牌,请求注册“双盛古稻”等绿色水稻商标。在短工夫内完成了经济效益的不时增长,产品的附加值也失掉了大幅度提升,产品远销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成为备受消费者喜爱的“明星”产品。

  为进一步拓宽水稻销售渠道,李华靓还积极尝试推行“互联网+”营销形式,兴办了双阳区第一家以效劳“三农”为主导的乡村电子商务创业园吉林省晟华乡村电商创业园。创业园以“电商+村+协作社(农户)”的方式,在周边23个村树立惠民效劳站,构成“村村联动”的乡村电商格式。

  “经济上去了,文明下去了,可不行,要把‘文明’也‘种’在乡村。”李华靓所在的马场村间隔双阳城区较远,以前没有村部,村民除电视外少有其他文明文娱设备,文明生活比拟匮乏,群众文明文娱空间也很无限。为增强村屯根底设备建立,李华靓多方筹集建立资金,建成了修建面积300平方米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在室内合理规划设置了“一厅五室”,即一站式效劳大厅,多功用室、卫生计生室、文体活动室、图书室和协作社办公室。

  同时,李华靓应用晟华农业专业协作社现有条件,积极争取资金,建立了一个集文明大院、农家书屋和农业协作社办公于一体的村民文明活动场所,常常组织各种文明活动,真正让村民“乐”有保证、“乐”有场所、“乐”有内容,打造积极、安康、向上的村民文明,推进构成文明村风。

  “将来乡村的相貌,不离土不离村,照样过上城市生活。”面对记者关于勾勒一个将来乡村图景的发问,李华靓说。

  建立休闲农业示范园、农业生态园、生态农庄和农家乐,展开餐饮、休闲、欣赏、垂钓等系列旅游效劳;施行无机农业基地扩展,构建起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运营体系;在继续抓好村屯根底设备、公共效劳、环境整治的根底上,结合土地增减挂钩政策,使农民由分散寓居向城市化小区寓居集中,土地由分散运营向新型协作社集中,逐渐构成集消费区、生活区、文明区、景色区等四大“质量功用区”……这是李华靓为马场村规划的到2030年时的容貌,也是这位马场村复兴带路人理想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