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新时代外语教育应助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作者:王俊 2018年02月25日 国内新闻

刚刚过来的1月,教育部密集发布一系列与外语教学亲密相关的政策:1月16日教育部宣布印发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2017年版)》 和 《普通高中课程规范 (2017年版)》。1月30日教育部再次宣布施行 《普通初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度规范》。这意味着,我国新时代的教育理念是以先生成才为中心,以素养开展为目的,完成立德树人基本义务和片面开展的教育方针。


关于外语教育的国度最新规范,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初等学校的相关专业,都强调“外语教育”必需培育先生的“中国情怀”“国际视野”“文明认识”“思想质量”“人文素养”及“沟通才能”,要求先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国度观、民族观、文明观,了解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文明,坚决文明自信,可以在跨文明交流中据守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华文明,自动积极地与来自多元文明背景的人们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语教育要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认识。全球化时代的年老人,需求的是全球胜任力,而这要以言语为根底。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当今世界的重要命题,也是外语教育者的时代责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提是民意相通,民意相通的根底是言语互通。


2017年12月12日,经济协作与开展组织(OECD)教育与技艺司和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讨生院零点项目共同掌管发布了 《PISA全球素养框架》(PISA Global Competence framework)。全球素养是指青少年能否具有调查外地、全球和跨文明的成绩,了解和欣赏别人的观念和世界观,与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停止开放、得体和无效的互动,并为个人福祉和可继续开展采取举动的胜任力。


全球胜任力是全球化时代的综合素养,也是基于双语甚至少语种才能,融知识、技艺、态度和价值观于一体的21世纪公民素养。由于全球成绩既触及言语学科和自然学科,也触及到相关地域的历史、天文、人文,以及跨文明、跨疆界等相关知识的了解。


我国外语教育必需协助先生在学习和掌握外语知识和语用才能的同时,构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需求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展全球胜任力。


这种胜任力不只是言语沟通才能,更是从多个角度审视、剖析、了解、评判并积极回应全球和跨文明议题的才能;还包括要理解不同观念发生的历史天文和社会文明缘由,了解差别性对认知才能以及元认知战略的影响,与不同文明背景的人停止开放、恰当、无效互动的人文交流与协作的才能。


在外语教育中融入全球胜任力的培育和开展,这是时代赋予外语教育任务者的重要使命。一个民族的言语承载着这个民族的文明传统和思想方式。学习和运用不同的言语,不只可以满足交际需求,还能更好天文解不同地域人民的生活方式、思想方式和文明传统,可以理解不同文明的差别性,了解人类的多元思想形式,客观感性地对待世界。对国度来说,有利于国度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增强国际传达才能,传达好中国声响,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也是国度平安的需求。


外语教育要促进学科中心素养的开展,要表现国度意志和主流中心价值观,必需答复培育什么人、如何培育人和为谁培育人这三个中心成绩。


外语学科教育必需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即国际视野和跨文明沟通才能应该以中国情怀和中华基由于根基。


言语教育的原点是人的教育,因此言语教育的实质是以人的开展为中心的人学,其动身点和落脚点是人的片面开展。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外语教育旨在培育具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明沟通才能的人。经过创设一系列基于理想社会情境和跨文明交际语境,融知识、技艺、态度、价值观与一体的学迷信习活动,来培育先生学科的中心素养。


外语学科中心素养体系涵盖言语才能、文明认识、思想质量和学习才能等学科教育的目的要素。其中言语才能是根底要素,文明认识是价值取向,思想质量是心智特征,学习才能是开展条件,这一素养体系是外语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是先生经过学迷信习而逐渐构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才能。


古人云:“记问之学,缺乏以为人师。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见。”(《礼记大学》)“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王阳明) 我们要倡议构造化的言语内容学习、情境化的言语知识及技艺运用、进程化的学业质量评价。


言语才能不只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了解和表达意义的才能,还包括在此进程中构成的言语认识、语理认知、交际战略和沟通才能。


文明认识指对祖国文明的自信、中外文明的了解和优秀文明的认同,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应具有的跨文明认知、态度和行为取向。


#p#分页标题#e#

思想质量指言语学习和言语运用在逻辑性、批判性、创新性等方面所表现的思想才能,包括发现成绩、剖析成绩和处理成绩的才能,以全球化视角察看和看法世界的才能,对多元文明停止比拟并做出正确价值判别的才能。


学习才能指积极运用和自动调适外语学习战略、拓宽外语学习渠道、努力提升外语学习效率的认识和才能。


外语教育必需在学习者身上构成整合的、可内化、可迁移、可重构的中心素养,交融认知性素养和非认知性素养,构成元认知才能,转换为胜任力和发明力,随同学习者终身,使之终身受害。


外语学习应该以人类命运共同体背景下的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主题为内容范围,以多模态语篇为学习载体,从言语的感知和解读,到意义的判别和建构;从言语学习的知识输出,到言语学习者的意义表达,这些是言语才能、文明认识、思想质量和学习才能综合开展、循环而上的进程。


我们经过对行动或口语篇停止解读、评判和阐释,发明性地表达团体观念、情感和态度,构成语用才能;感知和了解文明异同,构成文明认识;学会辨析和处置信息,提升思想质量;运用无效战略和办法,提升学习才能。


言语才能、文明认识、思想质量、学习才能等要素在外语学习中交错融汇、协调开展,归根结底是外语学习者在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才能诸方面的综合开展。


外语学科中心素养中的“言语才能”、“文明认识”和“思想质量”是互为因果、互为依存、融为一体的。


这些都折射出充溢着人类活动的真人世界,而“学习才能”则是人开展的必备条件,无论是学习外语的才能,还是用外语停止学习的才能,其实质是言语人、文明人和思想人在其与世界互动、与工具互动、与人群互动、与自我互动进程中的关键途径和无效平台。


外语教育追求工具性价值和人文性价值交融一致的言语教育。轻视工具性的人文价值教育最终培育的是空谈家,疏忽人文性的工具价值教育最终培养的是空心人。只要将“工具性”和“人文性”交融一致的外语教育,才是立足当下、面向将来的育人工程。面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我国外语教育,是以文明人的教育,力图做到教育内容构造化、内容学习情境化、学习评价进程化、评价目的高阶化。外语学习者的大脑不是主动存储的信息硬盘,而是自动建构的思想内核。我们要转变以言语知识为次要目的的狭窄的外语学习观,改动以知识记忆为次要义务的学习方式,打破言语知识和技艺分解式训练的方式,倡议互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拓展学习,从言语碎片的机械识记走向言语知识和技艺的融会贯穿及无效运用,从关注言语知识与技艺操练走向关注言语素养、人文素养和思想素养的交融开展,从“学会”走向“会学”及“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