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新时代 新气候 新作为】陇南电商:“互联网+”架起了致富桥

作者:李龙一 2018年02月24日 国内新闻

  房间内,工人仔细挑选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苹果并依照规格分类包装,而另一个房间里任务人员则紧张有序地上网打印着客户的快递单,不远处的快递小哥则将打印好的快递单迅速粘贴在快递箱上……

  这一场景发作在陇南市礼县一处大山脚下,“电商”赵映、李方夫妇正在本人的果业协作社内与工人们紧张地繁忙着,这些快递箱将运往全国的各个城市。

  11月底,记者采访理解到,近年来,作为电商扶贫示范市、全国第三批电子商务示范城市、甘肃省网络扶贫试点的陇南市充沛应用互联网技术,树立网上帮扶协作平台,在“互联网+”医疗安康、“互联网+”文明教育、“互联网+”大数据等范畴停止协作帮扶。全市累计创办网店12965多个,微店9689家,根本建成了市县乡三级电商效劳体系,完成网络销售支出累计78.32亿多元。

  文县:茶农守住青山绿水的脱贫经

  碧口镇位于陇南市文县的东部,白龙江的下游,列于甘肃四大名镇之首,尤其以消费茶叶出名。

  12月初,虽然早已进入夏季,但外地山上仍满眼绿意。50岁的碧峰村农民李忠平一早就下地采摘当日做饭的蔬菜。李忠平是一位茶农,种着3亩多地的茶树,是炒茶传统工艺的传承人。“之前,本人和家人将茶叶摆在集市上卖,辛劳不说,一年的茶叶也就买卖七八千元;2011年参加郭总公司,签署保价后就卖了1万多元;2016年,则卖到了2万多,往年会更高。本人也由贫穷户真正脱贫了!”李忠平笑呵呵地说着。

  李忠平所说的“郭总”是外地人郭文平,而他本人还是郭文平公司的员工,担任炒茶等详细任务,每年工资支出2万多元。

  2010年9月,郭文平成立了本人的公司。如今,他的厂房占空中积达6800平方米,年产量50吨,线上线下总销售额到达1200万元,产品远销俄罗斯、韩国等国度。

  2014年,郭文平在文县碧口镇电商办公室的协助下,注册了本人的网店。到目前,他的“陇上春”淘宝网茶叶专卖店销售额到达三四万元。

  记者采访理解到,在文县诸如郭文平与李忠平这样的企业与贫穷户签署保价收买协议的状况不在多数,而此举真真实实地处理了贫穷群众的后顾之忧。来自电商的帮扶,也添加了他们的支出,完成了脱贫。

  据文县电商中心任务人员引见,截至目前,全县贫穷村新添加网店61家,为了方便快递,呼吁行业者在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标准的之前,从业者一定要规范自己的行为准则健康有序的快速发展。还建成了城关、碧口、桥头、中寨、铁楼、临江等7个网货供给平台;16家农产品规模上企业全部开设网店;建立电商扶贫效劳点77个、电商扶贫示范点38个,销售总额达6455万元。

  礼县:纯粹无公害的“金果”经过快递走向全国

  礼县光照充分、水源充足,昼夜温差大,是全国苹果最佳产区之一。近年来,由外地政府主导扶持,一大批电商则发扬着产品优势,探究树立了代销帮扶、代购帮扶、产业帮扶、失业帮扶等电商扶贫帮扶体系,无效推进了贫穷人口脱贫致富。

  赵映、李方夫妇就是经过“电商”致富的典型的例子。

  2015年终,远在江苏省徐州市的赵映听说老家在鼎力倡议开展电商。于是他压服妻子从娘家徐州赶赴礼县。当年经过政府部门培训后,赵映、李方夫妇对电商有了零碎的了解,并将本人的运营思绪做了细化。

  很快,“大山里的无公害绿色苹果”在网店、微信里被传达开来,销售量也开端增长,2015年当年销售额就超出赵映预期。

  接上去,赵映压服外地果农参加他的果业协作社。他注重苹果质量,倡导施农家肥和生物无机肥,尽量少打农药或不打,“要种出精品苹果!”这是他的口号。

  2016年销售季到来前,赵映就将自家种植的状况随时分享至网店、微信冤家圈内,让网友真实看到苹果的“安康”生长状况。销售阶段再次遭到网友喜爱。

  好质量、合理价、加上优质效劳,苹果自然不愁卖。目前,赵映夫妇快递走的苹果已达1.6万单。“接上去,我们将扩展收买范围,构成消费、销售、配送一整套的完好产业链,努力将苹果卖出国去。”赵映满怀决心。

  记者理解到,截至目前,仅礼县开展使用电商企业(协作社)63家,创办网店1441家,守旧微店2200个,微商达3000人,礼县苹果全国代理达3万多人。

  记者 董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