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一大早,启东市吕四港镇念四总村6组的徐海元就戴上一顶帽子、挎上一只背包,预备好了一身出门的行头,不停地敦促着女儿带他去天汾国际电开工具商贸城看看。“明天那里举行五金买卖会,我得去碰碰老熟人,特地也推销点小配件。”
他女儿复杂拾掇了一下,就开车带老徐赶往商贸城。
走进会展示场,老徐还是着实吃了一惊:“想不到人这么多,想不到规模这么大,想不到参展产品这么丰厚……”本次五金买卖会已是第十九届,来自全国600多家企业参展,场内外近1000个展位被挤得满满当当。
说起老徐,别看他一头白发、穿着朴素、貌不惊人,一副老花眼镜还泄漏点学究味,他是谁?用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外地的方言说,是天汾电开工具开展最早的“起头人马”,也是周边同乡依托商贸城创业、失业的见证人。
据老徐本人引见,他是1968年的高中毕业生,1977年到吕四港镇办的钢丝绳厂任务。事先,电开工具在各行各业开端普遍普及运用,但常常遇到运用坏了的电开工具维修难,大到转子烧坏了,小到碳刷坏了,维修起来要到南通、上海的特约维修点,甚至要退回到消费厂家。于是,平常爱捣鼓的徐海元本人到新华书店买回了《电开工具的原理和维修》等书籍材料研究学习,同时应用从事电工以及推销员的身份,到南通、苏州的一些电机修缮厂去观赏学习。经过一年多的揣摩和理论,让他掌握一门电开工具的维修技术。1979年,他与同村的徐炳昌等人合伙,在启东、海门、南通一带从事电开工具上门维修生意。
后来,老徐他们又辨别带师傅,经过亲戚带亲戚、冤家带冤家,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电开工具维修行业,走进了全国各大小城市。说到这里,老徐骄傲地说,如今村里家家户户都从事电开工具相关行业,靠着电开工具走上发家致富路。这不,最早回乡兴办电开工具企业的江祥康、顾志平都是他们村的,也为天汾电开工具产业的开展掘下了“第一桶金”。
从事电开工具维修让周边百姓过上了小康生活。“近40年来,我靠着一手的维修技术,带过师傅不下于二三十个,曾在福州、长沙等地开过维修店,如今的店在上海浙江路上。”老徐一边挑选零配件一边说,“别看我七十多啦,这门手艺不断衰败下,干一天就有一天的支出啊。”
说话间,一对年老夫妇迎面过去,与老徐打招呼。老徐引见说,这两口子在东成电开工具公司下班,公司离家很近,就电瓶车10分钟车程;一年吃穿用开支剔除后,还有六七万元积余,小日子过得很不错。
在政府的整合和推进下,小小的电开工具在吕四港镇好像雪球般地越滚越大,全镇拥有电开工具企业440多家,各类配套协作企业330家。带动2万多个乡村充裕休息力失业,全镇活泼在全国各地从事电开工具销售的人员超越6万人,每年的销售额近200亿元。去年,吕四港镇乡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支出超越2万元。
通讯员 印雪平 记者 赵勇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