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为《青少年想更高兴?少玩手机》)
美国一项研讨显示,智能手机等屏幕电子设备正在培育出一代“凄惨孩子”。研讨人员建议,青少年想要更高兴,需限制所谓“屏幕工夫”,最好把玩智能手机、电脑游戏等数码媒介的工夫控制在每天2小时以内。
佐治亚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州州立圣迭戈大学的研讨人员剖析美国“监控将来”纵向研讨的数据。这项研讨调查有超越100万13岁到18岁的美国青少年参与,成绩触及孩子们运用手机、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的时长、社会互动状况、自我评价幸福感等。研讨人员发现,把更多工夫花在屏幕设备上的孩子的幸福感不如把工夫花在运动、看报纸杂志、面对面人际互动等非屏幕活动的孩子。此外,觉得最高兴的那局部孩子每天接触数码媒介的工夫略少于1小时。超越这个时长后,孩子们的不幸福感随屏幕工夫变长稳步降低。研讨人员比照始自上世纪90年代同龄人的“历史趋向”后发现,屏幕设备的增多与青少年幸福感的降低之间存在关联,“00后”的生活称心度、自我价值认定、幸福感均低于“90后”;尤其是自2012年起,青少年的生活称心度、自我价值认定、幸福感更是“大跳水”。2012年美国人智能手机拥有率初次打破50%。
英国《每日邮报》征引研讨带头人、心思学家琼特文格的话报道:“虽然这项研讨无法显示相对的因果关系……但(青少年)想要本人高兴的关键在于限制数码媒介的运用。最好每天接触数码媒介的工夫不超越2小时,并且尽量多花些工夫与冤家们面对面接触以及运动锤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