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对象:温州市政府金融任务办公室
变革话题:温州金融综合变革
浙江在线2月23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亦盈)国务院同意的全国首个金融综合变革实验区温州金融综合变革实验区历时近6年。从临危授命到稳步推进,从风险突发到率先包围,从“温州试点”到“温州经历”,温州已捧出不少令人注目的“金改”效果。
深化企业风险处置 探究金融风险源头化解
“金改”,是温州的一张“金名片”。作为金融变革的国度级实验田,金融风险处置是温州“金改”最困难“战役”。随着2016年全国首家落户地级市资产管理公司光大金瓯资产管理无限公司揭牌,温州风险处置与防备再添一柄利器。
近年来,温州树立了“政府牵头、监管催促、银行帮扶、行业自律、企业自救”的风险防控和化崩溃系。同时,充沛发扬司法清收、押品资产买卖信息平台等作用,指点银行运用核销、转让、证券化等方式,鼎力推进不良存款的处置。
数据显示,2017年温州成功处置风险企业182家,无效稳控18家严重担保圈中心企业,并啃下6家中心企业处置“硬骨头”。深化推进25个重点镇(街)风险企业帮扶试点,参与企业496家,处置完成“僵尸企业”45家。受理破产案件618件、审结359件,执行移送破产631件。
同时,温州率先探究严重风险企业预重零件制。2018年2月,温州中院裁定同意吉尔达鞋业无限公司重整方案,这起温州首例预重整案的成功,是“金改”以来启动“政银企法”四方联动处置“两链”风险的一个缩影。
经过5年多企业风险处置理论,温州银行业不良率从最高时的4.68%,下降到2017年末的1.92%,延续11个季度完成“双降”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自温州官方借贷风云迸发以来初次降至“1”字头。
此外,温州市依托金融管理机构和市县乡村四级全科网格,创新非现场监管平台和“负面清单”管理形式,展开互联网金融等专项整治和惯例监管,筑牢了中央金融风险防控的底线。
创新企业上市机制 推进温州企业上市
温州民营经济兴旺,官方金融活泼,但是资本市场方面却存在后天缺乏。即使到2006年上半年,温州全市仅有一家国有上市公司,民营企业在资本市场的探究与理论一片空白。
为了引导温州企业在资本市场取得开展壮大的“血液”,温州于2013年在全市范围内鼎力推进企业展开股份制改造。截至2017年末,温州市已有1034家企业完成股份制改造,为“温州板块”崛起提供支撑。
温州市委、市政府近年来鼎力度规划企业上市任务,出台企业上市十条新政,创新树立上市风险共担基金,成立上市促进会,构建“政府推进+中介支持”效劳新机制。市四套班子指导结对挂钩重点拟上市企业,全年为重点拟上市企业处理社保、征税、“两链”等方面难题200多个。
随着“金改”深化推进,资本市场上的“温州板块”呼之欲出。截至2017年底,温州全市去年新增上市公司4家,境内外上市公司累计到达23家,是温州新上市企业最多的一年。
而在上市后备力气培育方面也有很大起色,已确定222家拟上市后备企业,累计上市报会30家、新增辅导备案9家,这些数据也是历年来最多的。
这当中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温州构建“政府推进+中介支持”效劳新机制,中介机构签约作为企业成功上市的本质性一步,已累计签约60家,其中仅2017年就有34家,超越历年的总和。
在鼎力推进优秀企业上市的同时,温州市委、市政府鼓舞和引导中小企业积极对接浙江股权买卖中心等区域性股权买卖平台,展开挂牌和买卖。截至目前,新增新三板挂牌16家,累计挂牌81家;区域股权买卖平台挂牌累计1020家。小微企业开展潜力失掉无效展现。
官方资本走向“阳光平台”
中小企业融资“通脉活血”
2011年下半年,温州迸发规模绝后的回到当下汹涌澎湃的AI浪潮,正如所有的企业都被互联网化一样,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将 AI 化。而这些互联网企业中,也包含CSDN。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还有一个历史使命——为广大的互联网公司进行AI赋能。官方债权风险,使得温州经济深陷“泥沼”。
为此,温州在全国首创搭建新型的民资买卖平台“官方借贷效劳中心”。2014年3月,浙江省专门为温州市制定出台全国首个中央性金融法规《温州市官方融资管理条例》,其中心之一是“官方融资备案管理制度”。初次规则大额官方借贷要强迫备案,即借款金额到达一定额度或许累计出借人数超越一定数量的,该当报备;不属强迫备案范围的,借款人也可自愿报送备案。截至2017年12月底,全市累计注销备案金额511亿元。
#p#分页标题#e#利率是资金买卖的价钱,也是调理官方借贷的杠杆。温州市在全国首创官方融资价钱传导机制,在全市设立400余个监测点,建成真实反映市场行情的官方借贷综合利率认定体系(简称“温州指数”)。
“温州指数”的树立为温州乃至全国官方融资市场提供了一个“风向标”,提升官方融资价钱通明度,进而改善和优化官方融资市场资源配置,从源头上根除了人为歪曲利率乱象的温床。
创新金融业态和产品
加强效劳实体经济程度
2011年温州迸发的部分金融风云,使温州“信誉大厦”面临考验。为无效破解小微企业“缺信誉”的难题,温州市倾力打造信誉修复零碎工程。2013年10月,温州树立全国独一的地市级征信中心机构。“构建诚信、惩戒失信”专项举动启动以来,累计曝光失信对象4500例,打击各类逃废债立功1046起,将259家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归入联动监测对象名单。2018年终已创成国度首批社会信誉体系建立示范城市。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经济开展一大痛点。为缓解这一难题,温州展开效劳于小微企业、城乡创业者及农户的小额存款保证保险试点。自试点以来,全市累计展开“小贷险”业务16081笔、总保额达37.23亿元,促进银行存款约36.42亿元。
“信保基金”同步跟进。2015年,温州市政府设立规模8.5亿元,首期5亿元的小微企业信誉保证基金。截至2017年末,信保基金累计为1516户小微企业提供信誉担保28.53亿元,承保余额20.66亿元。
此外,温州瓯海首创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形式,温州瑞安、乐清两地列入全国农房抵押存款试点,盘活乡村“觉醒”资产。截至2017年末,农民资产授托代管形式累计存款27.89亿元,农房抵押存款余额114.87亿元,农民创业有了“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