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 盛成波打包好鹌鹑蛋,预备发往收买商。 高吕艳杏 摄
中新网重庆2月21日电 题:重庆打工仔返乡创业 鹌鹑蛋孵出致富大产业
作者 高吕艳杏
春节,关于重庆市涪陵区同乐乡齐丰村的鹌鹑养殖大户盛成波来说,是繁忙与开心的时分。盛成波和他的伙计们早早的离开养殖场,打包好鹌鹑蛋,预备发往收买商。在这里,鹌鹑养殖已成为了外地农户致富奔小康的“聚宝盆”和希望阳光。
从返乡创业的打工青年,到外地小有名望的养殖场老板,盛成波花了七年的工夫。其面前成功的秘诀在盛成波看来:“一是勤劳,二是诚信,三是持之以恒,做事情就要扎扎实实。”
2000年,初入社会的盛成波只身前往浙江温州打工营生。那段流离失所的日子,并没击垮这个从乡村走出来的汉子。他开过出租车、卖过啤酒、办过鞋厂,但一家人的日子照旧过得紧巴巴。“每次回家过年,第一觉得就是穷!”谈起本人的回乡初衷,盛成波慨叹,要回乡创业,摆脱贫穷,就要凭着斗志和韧劲闯出一条致富路。
“但是创业的进程是艰苦的,如何找准创业的路子,是面临的第一个难关。”盛成波通知记者,他调查过养猪、养鸡等多个项目,都觉得不很理想。
2009年,盛成波在冤家的引见下,到荣昌实地调查鹌鹑养殖技术。他发现养鹌鹑技术复杂,从雏苗到生蛋只需45到50地利间,投资少奏效快。而且整个涪陵和周边区县,鹌鹑养殖简直是空白地带,极有市场潜力。
2010年,他用本人打工攒下的一切钱购置了5000只鹌鹑幼苗及必要养殖设备,开端了本人的鹌鹑养殖事业。预料之外的是,由于鹌鹑养殖经历缺乏,他足足亏空了一年多。
“那时分没有经历,遇到天气热,鹌鹑全都中暑淘汰了。”盛成波回想起创业初期,嘴角不由泛起一丝苦笑。 “我不在意他人怎样看,既然下定决计,就要孤注一掷,撸起袖子加油干。”
之后,盛成波每天起早贪黑,与“鹌鹑同吃同住”。并屡次实地调查大型养殖场,不时积聚经历,摸清了销售渠道。一年上去,除去本钱和开支,净赚了3万多元,这份成果坚决了他创业的决心和决计。
图为 盛成波的鹌鹑养殖厂已初具规模。 高吕艳杏 摄
2013年,乱世波养殖鹌鹑规模逐渐扩展到2万多只,在政府支持下,成功申办了微型企业,事业进入了开展黄金期。
盛成波回想道,对下级鹌鹑蛋收买商局部间隔远近,不分数量多少,他从不加价,提条件。他的诚信经商博得了收买商的信任,临近区县的收买商都情愿收买他的鹌鹑蛋。
2015年,鹌鹑蛋市场低迷,每斤蛋只能卖3元,但盛成波依然坚持不降价收买,甚至以每一斤蛋要倒贴5角钱收买,这一年收蛋就亏了15万元。但他说:“没有养殖户,本人也赚不了大钱,要多为他们思索。”这让养殖户们纷繁称誉这位重庆小伙儿的正直、诚信。
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7月,他的养殖场年产值已到达500万元,年纯支出到达100万元;其代移动互联网在带来全新社交体验的同时,也或多或少使人们产生了依赖。移动互联网使网络、智能终端、数字技术等新技术得到整合,建立了新的产业生态链,催生全新文化产业形态。理的鹌鹑蛋销售掩盖重庆5个区县,年营业支出达2000万元,年纯支出达300万元。
“同乡们一同富才是富。”盛成波秉持着这样的观念,为养殖场工人开具的工资均高于市场均匀。同时,他还零利润为四周想要养殖鹌鹑的村民提供幼苗,教给他们养殖技术,并且定价收买鹌鹑蛋。目前,他已培育出养殖规模超越1万只以上的大户14户,这些养殖户的年利润均超越4万元。
谈及新年的愿望,盛成波表示,往年计划成立“鹌鹑养殖专业协作社”,方案树立20幢规范化产房,推行全机械化操作,持续壮大鹌鹑养殖销售产业,带动更多村民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