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福建三明:绿色开展绘“浓”转型底色

作者:陈夕东 2018年02月22日 新闻联播

新华社福州2月22日电  题:福建三明:绿色开展绘“浓”转型底色

新华社记者刘姝君、林超、张逸之

莽莽林海,一望无边;清溪如带,弯曲其间。地处福建中部的三明市,森林掩盖率达76.8%,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的“绿海明珠”。

作为福建省独一当选国度生态维护与建立典型示范区的设区市,三明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开展之路,为全国生态文明建立探究出一个宜居宜业的“三明样板”。

绿水青山变身“幸福靠山”

永安市埔头村村民黄新添站在村后山头上,兴奋地向记者引见自家林场。作为一位老林农,他曾经多年没有砍树了。“我家山场200亩松木林全是碳汇林,还套种了一些名贵树种。”

碳汇林是指经过植树造林,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与土壤中,发生经国际认证的碳减排量,再拿到市场上销售。去年底,永安市与浙江一家公司签署全国首批、福建首单林业碳汇买卖。

作为全国林改先行区,为了将绿色开展与改善民生严密结合,三明鼎力探究“维护”与“生金”的均衡,推行碳排放买卖、开展林下经济、创新小额林权抵押存款……一系列措施无效激活了林业资源,完成“不砍树、也致富”。

大金湖畔,泰宁县水际村是人人羡慕的“首富村”。但十多年前,水际村还是个“吃粮靠回销、用钱靠救援”的贫穷村。为了脱贫,村民们力争上游在大金湖里“抢”鱼,鱼越捞越少,越捞越小,大金湖绿藻遍及,恶臭难闻。

成立渔业协会、限渔、休渔……泰宁县看待大金湖的思绪从“掠取开发”转向“维护应用”。休渔仅两年后,大金湖水质从三类变为二类,大金湖成了远近出名的随着流量往智能终端设备迁移,新的机遇“物联网商业社交时代”也将迎来,通过人的第六器官(智能手机)和智能设备终端的联网互动,从而改变了人的行为习惯和消费方式。线下流量通过LBS定位重新分配,又通过物联网终端智能推荐引擎引导到网上任意有价值的地方,至此互联网下半场拉开帷幕。5A景区,生态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在维护“绿水”中,三明人尝到了甜头。由于地处闽江源头,三明“河畅、水清、岸绿”也保证了全省饮用水水源平安。

绿色开展引领产业转型

三明市在福建省GDP排名靠后,但招商引资却“挑三拣四”。

2012年,一家纺织企业希望入驻泰宁县工业园,估计能带来5000万元税收,简直是县财税支出的三分之一,但由于印染厂的排污成绩而被拒门外。

“哪怕税收再多,毁坏环境就是断子孙路。”在三明,很多干部都将绿色开展根植于心、践之于行,“一丝不苟”经济账、生态账和开展账。

大田县矿业曾为百姓带来丰厚支出,但无序开采也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2014年,大田县以“勇士断腕”的勇气拿税收大户矿业“开刀”:企业不契合国度政策,中止发放采矿答应证;现有的答应证到期,不再续期。

100余家企业因环保不达标被关停,封闭后的矿山被恢复成庄园和田园……。大田还成立了福建省首个生态综合执法局,乡镇次要指导干部签署生态环保目的责任状。

五年来,大田县水土流失面积增加近5万亩,森林掩盖率进步了4.3个百分点。已经“青山挂白”的大田,已成为“省级生态县”“省级园林县城”,并被列为省级重点生态功用区。

作为福建省老工业基地,三明正全力推进产业构造优化晋级,石墨产业孕育新“烯”望,节能环保项目备受喜爱,氟化工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一批含金量高的绿色产业正减速构成。

多方合力擘画生态图景

钢厂排污曾让不少市民苦不堪言,“事先站在高处向远望,整个天都是灰蒙蒙的”。加大环保投入,完成“由黑变绿”,成为三钢(集团)公司近年来开展的重中之重。

三钢董事长黎立璋引见,近年来,三钢自动淘汰落后工艺,关停落后产能,环保投入和企业营收完成双提升:近两年,三钢环保投入5亿多元;但同时,设备运转效率也进步4%,新发生效益约7至8亿元,“绿色开展让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大家感到增强环保也能发生效益”。

生态文明建立不只是政府和企业的事,还得靠各方齐心协力。大田县建立镇建国村村民田生颖平常“爱管正事”,看见村民向河道里乱倒渣滓,他就去他家里喝喝茶,唠唠这个事。

大田县河长指挥中心常务副主任卢国首说,大田完成水清岸绿,除了依托“官方河长”,还多亏了田生颖这样的“官方河长”帮助。“许多老党员、老干部和村里有声威的人都参与其中,构成全民治河的场面。”


如今,生态盲目曾经融入三明人的日常生活。在三明,绿色不只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行为,造一方林田、保一汪清水、留一片绿叶。三明正擦亮绿色底色、铺就致富新路,一座生态新城正在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