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22日电 题:大数据里的“中国年”新变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
2月16日,在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游客参与“不祥狗”套圈游戏。大年终一,贵州省丹寨县万达小镇红灯笼高挂,一派喜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来欣赏玩耍。新华社发(杨武魁 摄)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
2018狗年春节7天假期完毕。这是中国变革开放以来第40个春节,“新华视点”记者经过大数据描画出“中国年”里的新变化。
4.19亿人次出行:高铁、民航增长快
春节假期,全国交通累计发送旅客4.19亿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2.7%,其中最顶峰日客运量近1亿人次。
往年春运,高铁和民航增长最快,公路运输根本颠簸。春节七天,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超越5708万人次,增长9.78%。民航发送旅客1138万多人次,增长15.98%。
【专家点评】中国铁路总公司副总经理李文新说,除增开旅客列车、加开夜间高铁外,铁路充沛应用新线才能,如春运前守旧了西成高铁、渝贵铁路、兰渝铁路三条大才能通道,极大缓解了春运压力。
3.86亿人次国际游:旅游过年成为新民俗
图表:春节长假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
经国度旅游局数据中心综合测算,往年春节全国共接待游客3.86亿人次,同比增长12.1%,完成旅游支出4750亿元,同比增长12.6%。
春节时期,传统景区景点延续炽热的同时,乡村民宿、休闲街区、特征小镇等全域旅游新产品新业态备受喜爱,自驾游、乡村游、都市游、冰雪游高速增长。自驾车出游比例接近50%,成为中国度庭出游的次要方式。
入出境游进一步扩展。春节时期,我国游客从近200个国际次要城市抵达全球68个国度和地域、730个国际外城市。从携程网预订数据看,跟团游和自在行辨别占52%和48%。飞猪数据显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示,“最喜欢去海内过年城市”前五位是北上广深杭。
【专家点评】国度旅游局综合司司长侯振刚说,群众旅游时代,旅游已成为广阔群众欢度春节的重要方式,往年春节旅游市场继续红火,举家出游占了主流。
花了9260亿元:消费晋级更重质量和档次
图表:“数”说春节消费新“五味” 新华社记者 曲振东 编制
据商务部监测,元旦至正月初六,全国批发和餐饮企业完成销售额约9260亿元,比去年春节增长10.2%。
土特产、保健品、衣服鞋帽等“老三样”年货逐步被无人机、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科技味儿十足的“新三样”取代。天猫数据显示,春节时期,蒸汽拖把、洗碗机、擦窗机器人、烹饪机器人的购置数增幅辨别是320%、188%、169%、145%。
往年春节消费还尽显安康范儿。乡村淘宝春节数据显示,生鲜水果在年货购置清单中排前列,智利车厘子、越南青芒、泰国榴莲成农民最爱买的“洋年货”。
此外,旅游、读书、观影、看展等新兴消费亮点纷呈,质量化、特性化、定制化消费成为新时髦。
【专家点评】中国贸促会研讨院国际贸易研讨部主任赵萍说,随着支出程度进步和消费构造调整,人们的消费愈加注重质量和档次,并且从无形的物质消费向有形的体育文明等肉体消费转变。
30万顿年夜饭:需求多样更重安康
吃,是中国人过年永久不变的年俗。餐饮互联网平台口碑的数据显示,经过口碑和领取宝下单的年夜饭消费超越30万顿。美团外卖大数据显示,春节外卖消费市场质量明显提升,高端商家的年夜饭套餐遭到欢送,均价过2000元的年夜饭套餐十分抢手。
人们对吃的消费也在晋级。依据天猫春节“照常买”的统计,春节时期,出口生鲜成交额同比去年增长近300%,智利帝王蟹、波士顿大龙虾等都成餐桌新宠。
【专家点评】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说,在消费逐步细化的明天,春节餐饮市场的一大特点是半成品年夜饭销量可观,满足了多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舌尖上的中国春节,不只反映出滋味和食材的变化,更显示出百姓对安康的追求。
57.23亿元电影票房:影片质量带来良好观影体验
据旧事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初步统计,15日至21日,电影票房达57.23亿元,同比增长66.94%。这是继前两年的30.87亿元、34.28亿元之后,春节档电影票房再次刷新。其中,正月初一票房12.68亿元,成为我国电影市场单日票房冠军。
《唐人街探案2》《捉妖记2》《红海举动》辨别以18.94亿元、17.03亿元、11.97亿元票房成为前三名,包揽了83.77%的市场份额。
【专家点评】旧事出版广电总局开展研讨中心电影所所长刘汉文以为,春节档不是地道文娱的档期,春节档的受众不再只看重影片的合家欢方式,而是更注重影片质量带来的良好观影体验。
2秒秒空庙会门票:传统年俗在回归
2月22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新华区举行的“民俗展演闹新春”活动上,腰鼓喜好者在扮演腰鼓。当日是正月初七,各地举行丰厚多彩的民俗文明展演活动,热繁华闹欢庆新春。 新华社发(傅新春 摄)
赶庙会往年春节又火爆。大麦网数据显示,以北京庙会为例,门票从2月8日至10日延续三天每晚8点开票,30万张门票被一抢而空。其中,地坛庙会门票2秒秒空,刷新全国庙会门票抢票最快纪录;龙潭庙会、大观园红楼庙会等也均在20秒内被秒空。
民众祈福热度升温。年终一到年终三,高德导航数据显示,衡阳南岳大庙、韶关南华禅寺、郑州少林寺位居最热目的地前三名。
用手机扫“福”,成为新年俗一景。阿里巴巴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元旦,全球有2.51亿用户集齐领取宝五福。扫福地点南至阿根廷,北抵挪威,2300余座城市参与。
【专家点评】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北大教授段宝林表示,民俗就是一种生活美,我们一方面要发扬传统,把传统文明中最好的东西承继上去,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新的生活需求、新的生活条件不时创新,使节日生活既有传统神韵儿又有古代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