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云时代B2B市场磅礴澎拜 华为使能运营商专线业务新增长

作者:金俊东 2018年02月22日 国内新闻

飞象网讯(路金娣/文)随着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减速,企业从购置IT设备到购置云效劳曾经成为必定趋向。而企业运用云效劳的本质是将企业网络拉远,变成一个运营商的广域网。带宽将十倍速率的提升,而低时延是云效劳的根本要求,由此光纤到企业(FTTE)将成为必定。随着企业不时运用云效劳,专线业务也就成为运营商面向将来的一个新增长点。

“就整个b2b专线业务来讲机遇很大,将来B2B专线业务必将成为运营商业务增长的主引擎,但同时面临的应战也很多。”华为网络产品线副总裁卢鑫刚在UBBF 2017间隙承受飞象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在B2B专线上的战略就是要协助运营商端到端提升业务体验,使能运营商B2B业务的新增长。”

云时代专线

运营商B2B业务增长的重要源泉

众所周知,之前超宽带产业次要讨论如何让更多的家庭接入网络,在上届UBBF中次要讨论了视频业务,对此,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发布的视频战略和六大关键举措。而在往年,为何会把B2B专线业务作为重点来讨论呢?

首先,随同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企业上云已成为大势所趋。据预测,到2025年,100%的企业都会上云,85%的企业使用跑到云上。同时,一些国度曾经将企业上云上升到国度战略层面。

据悉,中国目前为止有6个省发布了企业上云的方案,包括浙江提出“十万企业上云”,还有欧洲也启动了欧洲迷信云方案,美国云的停顿甚至比欧洲、中国更早,整个企业上云曾经是十分分明的趋向。

其次,企业运用云效劳的本质是将企业网络拉远,变成一个运营商的广域网。一方面,带宽将十倍速率的提升,而低时延是云效劳的根本要求,光纤到企业(FTTE)将成为必定。

此外,企业上云将对运营商的专线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会为运营商的专线业务带来宏大的增长空间。据Ovum预测,2020年全球专线市场空间将到达700亿美金。

“如何把运营商B2B专线的业务做好,变成运营商新的增长支出来源,是华为不断努力研讨的方向,也是为什么这次大会重点把这个事情拿出来跟全球的运营商讨论的十分重要的缘由。” 卢鑫刚坦言。

卢鑫刚讲到:“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把B2B作为新的增长来源,抢先运营商的B2B专线业务占了整个B2B业务的50%到70%,运营商曾经越来越看法到这个事情的重要性,这是十分分明的趋向。云时代专线曾经成为运营商B2B业务增长的重要源泉。”

为B2B专线战略

使能运营商B2B业务新增长

行业数字化转型对专线发生了多样化和差别化需求,结合华为对政企客户的调研数据来看,政企客户对运营商专线业务诉求集中于三个方面:效劳可按需灵敏购置,价钱具有竞争力;业务可疾速便捷守旧,带宽可按需选择;SLA可视、可查、可保证。

但是,以后运营商提供的专线网络与客户最新需求还有很大差距、存在诸多应战,尤其是运营商专线网络呼应慢、守旧工夫长;短少电商般的体验;业务无法完成自动化,可视性差等成绩。

那么,如何处理以上成绩呢?卢鑫刚表示:“作为运营商专线业务增长的使能者,华为将从开展上云专线、重塑传统专线、拓展B2B新边界三个维度协助运营商端到端提升专线业务体验,完成B2B专线业务增长。”

首先,围绕百万企业上云,要打造专线业务自动化的平台,促进云网交融,充沛发扬网络优势;同时,打造异构、全场景混合接入才能,满足不同企业的上云接入需求;另外,由于企业普遍都有多云接入的需求,因而还要协助运营商构建弹性、平安和开放的多云互联预衔接网络,协助运营商充沛释放网络价值。

其次,片面支撑运营商传统专线的古代化和智能化。基于SDH网络的平滑晋级,加强专线承载才能;基于PON网络的演进,完成OLT的虚拟化和分片,提供差别化SLA保证;基于IP网络完成挪动业务、专线业务的综合承载,引入分片技术,完成专线网络的智能化;充沛应用OTN网络的超低时延、高牢靠特性,提供智能化精品专线产品;协助运营商打造比OTT厂商更具性价比的专线产品,提升效劳质量。

最初,使能运营商拓展B2B边界,延伸专线外延。提供网络云管理平台,支撑运营商拓展企业园区市场;将家庭网络的价值延伸,助力运营商拓展类家庭市场。

据悉,在B2B专线业务的拓展上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华为曾经协同全球抢先运营商积极理论。包括:在上云专线范畴,华为同运营商结合创新,开展云网交融业务,助力百万企业上云;在传统专线古代化和智能化改造方面,华为助力运营商将SDN引入到OTN、IP RAN等网络,发布金融专线、医疗专线等差别化专线业务;在拓展B2B边界方面,华为曾经结合运营商在智慧酒店、云管理园区范畴获得了积极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