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调整产业开展构造的成绩上,推进对外投资将担负严重使命。将来几年,中国政府势必会出台相关政策,鼓舞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对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制定更多标准细则。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习近平代表第十八届地方委员会向大会作出报告。十九大报告中呈现了不少“关键词”,展现了新理念、新观念。除了“新时代”、“社会次要矛盾曾经转化”等热点词汇之外,对外开放异样构成了本次十九大报告的重要内容。
在“建立古代化经济体系的六大义务”中,推进构成片面开放新格式就是其中之一。关于“片面开放新格式”,报告中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封闭,只会越开越大……构成陆海外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式”。显然,在“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新时代”,“对外开放”照旧是中国的重要开展战略。
为什么要持续扩展对外开放
自1978年变革开放以来,对外开放不断是中国一直奉行的政策。30多年来中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一方面,中国积极对外招商引资,希望引进东方兴旺国度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历;另一方面,不时推进出口导向型企业开展,“出口”与“投资”一同成为近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进力。
据海关统计,2016年中国的货物进出口规模到达24.33万亿元,比2015年下降0.9%;进入2017年上半年,中国进出口增长19.6%,规模总值到达13.14万亿元,创下了2011年下半年以来半年度同比最高增速。从全球市场的角度看,依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统计数据,2012年-2015年中国出口国际市场份额逐年上升,2015年曾经进步至19.8%,是近30多年来的历史新高。从国际社会经济开展的角度看,外贸增长直接或直接地带动了失业人数到达1.8亿左右,约占全国失业总量的23%;关税和出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规模曾经超越8.2万亿元,成为支持国度财政支出的重要来源;外贸增长还带来了市场推销贸易、跨境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衰亡与生长,成为新时期中国放慢经济开展方式转型晋级进程中新的立足点。
此外,应用外资也是中国对外开放根本国策的重要组成局部。外商直接投资(FDI)关于一国的贸易增长、技术提高和产业构造的调整与晋级均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晚期的经济建立有赖于FDI所带来的必要资金,而中国经济开展构造的转变与外资投资散布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依据结合国贸易开展会议发布的《2017年世界投资报告》,中国在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东道国中排名第二。1992年,中国应用FDI的规模仅有110亿美元,而2015年中国应用FDI的规模就曾经高达1356.1亿美元,其间增长了12.3倍。外资在中国经济开展进程中扮演着特殊角色,在中国经济构造调整中,外资不断是走在前列的。相关研讨剖析显示,2015年流向制造业的FDI占比仍有31%,流向房地产和金融行业的FDI比重辨别到达23%和12%。以后,外资更多地散布于效劳业和高附加值产业,而这一局部产业是中国将来转型的方向。与此同时,在“一带一路”建立和供应侧变革进程中,外资是其中比拟积极的力气,中国以后完全有必要用好外资。这意味着,中国要树立开放性的经济体系,完成新旧动能转换,外资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力气。
30多年来的对外开放经历标明,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害者,中国欲开展先进消费力、坚持经济的继续增长,就必需持续推进对外开放、片面进步对外开放程度。此外,继续的对外开放对中国社会本身的革新与开展也发生不少积极影响,比方参加世界贸易组织要求中国国际需求不时推进市场化进程的建立、对外出口契合兴旺国度质检产品规范也促使中国不时地进步本身的消费质量规范、吸引外商投资和涉外商贸的添加要求中国在商贸投资范畴不时推进相关法律规范的出台与完善。全体而言,无论从国际位置的提升,还是国际社会开展程度的提升,对外开放所带来的积极影响都是不可无视的。
虽然过来五年中,中国的“开放型新经济新体制逐渐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藏稳居世界前列”,但是随着中国融出世界市场的水平不时加深,中国也面临着诸多严峻应战和困难。
2016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与前一年相比下降0.9%。世界贸易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美外货物贸易总额超越中国,这是中国在时隔四年后将首位宝座拱手让出。有剖析指出,中国作为出口基地的竞争力下降成绩不容无视。变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凭仗着本身低本钱的优势不时扩展贸易额,进而成为“世界工厂”。而今,随着休息力本钱、土地开发本钱等不时攀升,外资企业甚至局部中国企业曾经开端呈现向越南等海内国度和地域转移工厂的意向。此外,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迸发之后,世界市场全体处于低迷情况。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2016年全球贸易量同比上升1.3%,创下2009年以来的最低增幅,明显低于全球2.3%的实践经济增长率。全球范围内不时蔓延的贸易维护主义政策对全球贸易形成不小的冲击,中国也饱受其害。2016年,中国总共遭遇119起贸易摩擦事情,相当于每三天就会发作一同。
此外,在2016年欧盟施行的68种反倾销税中,有51种是针对中国商品的,掩盖了从钢材到太阳能电池等中国大宗出口商品。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位置成绩,2016年5月欧盟议会也高票经过一项决议,回绝供认中国拥有“市场经济”的位置。世界政治情势的不确定性也添加了中国对外开放面临的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出具有维护主义颜色的贸易政策、英国公投脱欧、美国加入TPP会谈框架等等,均加剧了以后国际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严峻形势。总而言之,中国的对外开放路途照旧漫长,仍有很多困难需求克制、有很多成绩需求处理。
如何持续扩展对外开放
鉴于以后中国对外开放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与应战,本次十九大报告明白提出,要“推进构成片面开放新格式”,“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封闭,只会越开越大”。世界贸易组织总干事罗伯特阿泽维多指出,“在贸易上封闭国门只能让事态好转”。中国过来近40年的对外开放经历曾经明白阐明,对外开放是中国以后必需一以贯之的政策。在新情势下,既然要坚持持续翻开国门,就不能还如往常一样依托低本钱开展对外贸易,而是需求我们思变。以后的中国对外开放异样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十九大报告曾经敏锐地关注到这一成绩,并提纲挈领提出了全体的开展思绪“要以‘一带一路’建立为重点,坚持引出去和走出去偏重,遵照共商共建共享准绳,增强创新才能开放协作,构成陆海外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式”。
在这一新格式中,“一带一路”将是中国将来几年片面提升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抓手。自中国经济开展开端进入新常态之后,中国曾经认识到角色和义务的转变,而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议正是中国开端积极顺应新角色和新义务的重要表现。它是中国施行愈加自动的对外开放战略,是新时期中国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和构成全方位的开放战略新格式的客观需求,也是中国顺应全球和区域开展格式新的变化、培育中国新的国际竞争优势的严重战略部署。
显然,十九大报告曾经明白将“一带一路”定位为中国推进新一轮变革开放的严重平台,集中凸显了中国创新国际区域经济协作形式的西方大智慧。值得留意的是,“一带一路”的推出标明了以后中国对外开放、实行经济协作与开展的思绪和内容。“一带一路”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特点:首先,协作理念是开放容纳的;其次,在协作空间上也是容纳的;再者,协作方式将是机制性协作与非机制性协作的结合;最初,协作范畴也是开放容纳的。这意味着以后对外开放新格式将要求在协作理念、协作空间、协作方式和协作范畴等方面完成新的转变与打破,从而全方位、多层次地将对外开放政策贯彻究竟。
其次,报告提出要培育贸易新业态新形式。随着国际外经济开展情势的变化,中国曾经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地道依托低本钱优势开展对外贸易。在成为贸易大国的状况下,中国将积极推进贸易强国建立。这与以后中国积极倡议经济开展方式转型晋级的开展理念和开展要求是相顺应的。在产品制造范畴,中国在技术创新、品牌发明等方面仍处于优势;在效劳贸易范畴,中国在效劳程度和效劳质量上也有待进一步提升。
总而言之,这一要求是基于以后中国由全球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推进的迫切需求。以后,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产业、新业态、新形式正在逐步生长为中国经济增长不可无视的新动力。2016年,试点区域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到达1637亿元,同比增长1倍以上;市场推销贸易出口规模到达2039亿元,同比增长16%。显然,以跨境电商和市场推销贸易为代表的新业态正在逐渐成为中国进出口增长的新动力。
相比于资源开发、根底设备建立等传统业态,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业态具有诸多新优势:1.新业态更易打破传统的空间局限;2.新业态有助于不同国度间技术跨越;3.新业态更贴近日常生活,易被承受。鉴此,将来几年内,国度势必会进一步推进新业态的生活与开展,打造更好的互联网平台,在以企业为走出去主体的条件下,增强政策设计,为新业态新形式走出去营建良好环境。
再者,报告提出要实行高程度的贸易和投资自在化便当化政策。以后,中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曾经完成高水平的交融,完成高程度的贸易和投资自在化便当化势在必行。实践上,前几年我国就已着手探索促进贸易和投资自在化便当化的政策。早在2013年8月,国务院同意设立上海自在贸易实验区,设立后在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贸易便当化、金融效劳业开放、完善政府监控制度等方面的探究中获得了明显的成效。而随后设立的天津、福建、广东则代表了自贸区建立在沿海地域的推行。这两批自贸区的良好表现又催生了2016年第三批自贸区的设立,进而初步构成由沿海拓展到内陆、梯度开展的新格式。由于以后外贸转型晋级进程中,传统优势消逝与新兴优势构成之间存在工夫差,因而中国亟须经过愈加自动的对外开放倒逼国际变革,经过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在国际国际更大市场空间内优化资源配置,而自贸区战略正是中国自动开放的重要抓手战争台。在自贸区平台上,经过降低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货物贸易自在化和便当化程度将不时进步,出口带动制造业开展、出口带动消费开展的作用将进一步加强;效劳业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消费性和生活性效劳业的开放将促进效劳业的昌盛;互相投资的发明效应将使得新的全球供给链和区域消费网络不时拓展,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外延将不时失掉空虚。
鉴此,十九大报告中提到,在将来将赋予自在贸易实验区更大变革自主权,探究建立自在贸易港。显然,关于应用外资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负面清单管理形式的片面推行、进一步降低效劳业和制造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完成反垄断的机制化和通明化、完成投资顺序的真正简化等方面的成绩,将来几年自贸区理论在顶层设计支持下将有希望失掉进一步处理。报告还提到要优化区域开放规划,加大西部开放力度。在新一轮变革开放进程中,中国需求全方位对外开放,推进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完成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完成转型晋级。显然,完成“构成陆海外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式”的目的,仅仅推进东部沿海地域的对外开放进程是远远不够的。优化区域开放规划、加大西部的开放力度,不只仅是中国均衡区域开展所需求做到的,同时也是中国片面对外开放的必定要求。以后,在“一带一路”建议推行的大背景下,“一带一路”建立为西部带来了全方位出口和资本双向活动的开展机遇。显然,在“新时代”中,西部是一个潜在的综合性区域经济协作平台,成为中国向西协作的重要立足点和支撑点。特别是第三批自贸区的设立,外部地域将迎来对外开放的新机遇。
一方面,自贸区的设立可以作为一个招商引资平台,取得财力的集中支持;另一方面,自贸区意味着贸易和投资自在化便当化的建立,这可以经过先行的政策实验改善西部开展环境。将来西部地域在中国的对外开放格式中将大有可为。
最初,报告明白要求持续推进对外投资。近年来,中国政府不断鼓舞支持“引出去”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走出去”和“引出去”对下一步对外经济转型晋级具有关键作用。从某种水平上,中国的对外投资处于一种绝对滞后的形态。国外研讨标明,“走出去”速度与一国的GDP程度特别是人均GDP程度亲密相关。
以后中国人均GDP已打破8000美元,从实际上讲应该是进入对外投资高度增长阶段。虽然前几年中国企业走出去喜忧参半,但不可否认的是,对外投资关于以后中国进步本身开展程度、扩展对外开放水平具有突出的意义。对外投资可以协助国际市场寻求中国需求的技术、产品、资源及动力,满足国际需求。与此同时,国际企业技术绝对落后、品牌缺乏、管理形式绝对老旧的情况早已被诟病多时,经过兼并国外企业寻求本身开展的转型晋级无疑是一可行之策。此外,资本“走出去”还有助于经过对外投资打进海内市场,躲避相关的贸易摩擦,提升中国的外贸开展程度。这意味着,在中国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调整产业开展构造的成绩上,推进对外投资将担负严重使命。在将来几年,中国政府势必会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在鼓舞更多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对走出去的中资企业制定更多的标准细则。
(作者为商务部研讨院区域经济研讨中心主任、西亚非洲所所长、研讨员;沈博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