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吉安讯 (邹清华、潘虹莉)不进则退,这是市场经济规律,作为设区市党报下辖的,且位于反动老区的江西省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也不能独善其身。
近年来,在整个印刷纸质行业呈萧条之势,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也堕入了史无前例的窘境中。如何冲出寒潮,打破僵局?他们审时度势,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肉体为引领,把下行压力变成创新动力,优化公司管理,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进公司逆势奋进,扬帆起航,在短短三年工夫内完成&ldquo四大&rdquo蝶变。产值变大:昔日,年产值不到900万元;如今,年产值超1400万元&hellip&hellip
蝶变的面前,是用员工辛劳指数换来的公司开展指数。
选准能人,束手无策变革
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原为井冈山报印刷厂,为井冈山报社全资公司,成立于1994年10月,现有员工40多名。记者至今还记得第一次走进原印刷厂看到的场景:&ldquo锈迹斑斑的铁门虚掩着,踏上颇有岁月感的台阶,再往里走,便发现没有了光,即便是白昼,也只能靠着一盏盏白炽灯泡照明。
与厂房一同有岁月感的,还有印厂的人事管理制度。与之相反相成的便是&ldquo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rdquo的吃大锅饭气氛。印刷公司的理想情况摆在报社面前,如何破解,报社党组一班人分歧以为,就是要选准一个勇于担当、敢为人先的企业带头人。
这时,任务经历丰厚、办事老道成稳、曾任报社多个运营部门&ldquo一把手&rdquo的胡正根被拟定为&ldquo头号&rdquo人选。2014年年底,报社党组次要指导第一次找胡正根说话,言明组织上的意图,但被直言谢绝。
作为报社的一名老员工,胡正根太熟习印刷厂的现状了,那就是一副&ldquo烂摊子&rdquo,加上本人对印刷业务也不熟,就连妻子晓得后,也坚决不赞同。
但报社党组次要指导没有轻意保持,先后做了屡次胡正根的思想任务。最终,胡正根觉得,既然组织这么信任本人,不能再推脱这份责任了。
于是,胡正根临危授命了。在2015年伊始走马上任,春节当时的第二个任务日,他便带着公司副总和财务人员前往兄弟地市报印刷公司调查取经,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学中干,在干中学。接上去,胡正根便做出了改制度、精管理、建新楼、买设备、优效劳等一项项关键性的变革决议。
时至昔日,已有三年,这一项项变革性的决议均已完成,胡正根用本人的担当实干,努力地报答着组织对他的信任和厚爱。
据公司财务担任人引见,这三年来,胡正根没有领过公司一分钱,没有报销一分帐,就连下面规则的每月240元电话费都没有领过,他用无私贡献肉体展示了这份变革创新的&ldquo担当&rdquo。
重塑制度,增添企业生机
一个企业活不活,关键在于人。
面对&ldquo干好干坏一个样&rdquo的吃大锅饭现状,作为企业带头人考虑了很多,关键是如何打破原有的人事制度,在沉思熟虑并征得报社党组赞同后,2015年2月26日,胡正根在任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第一次员工大会上,他大胆且坚决地宣布:&ldquo有编制者档案一概封存,一切员工一概实行聘用制,按劳取酬!&rdquo有人当场支持,言辞剧烈;有人当场流泪,满是冤枉。接上去的两个月里,有编制里的胆小者照旧言听计从,不干事;胆怯者看着事情干,来一点干一点。 月末发工资,那些曾有编制者仅领到800元、1000元。遂找到胡正根哭闹喊穷。
有大魄力者当然也定不失人情。一方面,他对哭闹的员工标明本人坚决将变革停止究竟的决计;另一方面,经过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方式对哭闹的员工停止安抚、劝慰,一步一步向他们分析变革面前的意义和缘由。
在搅活&ldquo一潭死水&rdquo的同时,他着手开端对企业外部管理制度谋划&ldquo革新&rdquo。关于老制度,他一项项看,一条条读,能精简的精简,要更新的更新,需补充的补充,就那样,短短一个月间重复修正,八易其稿。2015年4月30日,一本金黄封面的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外部管理制度正式出台。 从用工制度、纪律、待遇、福利到财务管理、物资推销、消费管理到印刷、水电等各岗位的管理职责通通分条给予了精准而完善的规则。对企业的管理做到了从精准剖析、精准把脉到精准施策。
2015年5月初的一天,公司消费义务来了,看到员工们纷繁争着抢着干时,处于不惑之年的胡正根备感欣喜。 公司内外大伙纷繁给他点赞:&ldquo多少年了,历任总经理都想干却没干成的事,胡正根干成了!&rdquo
硬件晋级,激活开展动能
#p#分页标题#e#新常态下,企业抽象和设备技术就是抢占市场的先机。但是,厂房陈腐、设备老化的真完成状,就像两颗&ldquo定时炸弹&rdquo,让人难以安心。 因印刷公司还伸直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厂房里消费,室内墙壁裂痕随处可见。每逢雨天,总是一派&ldquo屋外下大雨,屋里下小雨&rdquo的现象。 2014年,井冈山报社抓住&ldquo吉安市放慢整合印刷复制产业资源,充沛发扬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国际外印刷复制产业转移,放慢印刷复制产业开展&rdquo这一契机,与吉州区政府签署了购地40亩的合同。
在报社党组的鼎力支持下,印刷公司一工夫把一切的业务款通通收齐;另一方面,全体员工应用本人的人脉资源,有钱的出钱,无力的出力。
2015年7月28日,印刷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以副总经理为副组长,以一名财务人员和一名员工为组员的建楼指导小组,紧锣密鼓地开端了建房后期预备任务。 2015年11月底,该指导小组便完成了购地、项目规划、修建设计、环评、地勘、工程建立招招标等一系列冗杂事项。按惯例少说也要一年半载的工夫,而他们仅用了四个月。 2015年12月18日,在吉州区工业园内举行了印刷公司新楼开工奠基典礼。
奠基伊始,胡正根便和建房指导小组成员一同立下&ldquo军令状&rdquo:不准吃建立施工方一顿饭,发现一次扣一千元;假使他本人违规,他自愿罚一万元。在资金紧张、工期紧迫的状况下,指导小组成员们二心扑在建楼上,投入资金400多万元的项目主体工程于2016年年底就提早完工。
员工们不会遗忘,身为建房指导小组副组长的朱丹是一个临近退休的老同志,她却对任务没有丝毫地懒惰,在建房没有任务车的状况下,靠着步行到相关部门操持有关手续,一年多工夫里,鞋子都走烂了数双;建房指导小组成员刘卫明每天10多个小时蹲点在工地,在建房时期,手上脚上脱了三层皮,瘦了20多斤,他回老家做客,一些亲戚冤家一眼都认不出他来。
2017年年终,印刷公司还筹资200多万元建起了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职工食堂及相关消费配套设备。
规范厂房有了,购置新设备的底气也足了,但为公司省钱的准绳不能变。前期,时任报社副总编辑吴世苑率领印刷公司及报社纪检成员一行五人先后到上海、江苏调研调查,货比三家,在可选范围内选定了性价比最高的胶印机。
2017年10月12日,价值700多万元的新设备抵达新厂房。恰逢井冈山报社党组书记、社长陈斌上任不久,他单独一人屡次深化新厂房调研。当他发现印刷公司没有任务用车,设备装置徒弟交通方便时,他自动协调公务用车给装置徒弟,后果,新设备仅用了4天就装置调试好,比预期提早了一个星期。
2017年10月26日清晨5时,在吉州区工业园内,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工人仔细严谨地操作着新印刷设备,一张张分发着油墨香味的报纸划一有序地印好了。这是印刷公司搬迁后,第一次正式运用新设备印制报纸。
&ldquo新厂房美丽、大气,设备先进,印出来的报纸质量好,了不起!&rdquo当日,井冈山报社总编辑张晶感慨道。
优化效劳,拓展八方客源
随着外部管理制度的强化,新厂房的建成、设备的更新,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犹如&ldquo鸟枪换大炮&rdquo,迎来了开展的&ldquo春天&rdquo。但是,常言道&ldquo细节决议成败&rdquo,企业的开展,离不开硬件设备的改善,更离不开软件效劳的配套,为此,胡正根在全体员工大会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上提出:客户称心才是我们最高追求。
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2017年5月中旬的一天,下午临近上班时,本市一单位担任人满头大汗地找到公司副总经理肖艳华,说其想印一本招商手册,第二天须带去外地参与一个重要的招商会。因工夫紧,加上印刷数量也不多,没有什么盈利,他已找了多家印刷厂均被回绝。肖艳华闻听后二话没说,当即接下此单业务,并迅速布置专人担任,从排版、印刷、装订,五六个工人直忙到第二天清晨三、四点,才如数将手册交到此担任人手中。该担任人预先逢人便说:&ldquo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真正做到了把我们客户当上帝。&rdquo
&ldquo我们的印刷质量屡次在全省同行中获殊荣,是吉安书报印刷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我市重点文明产业项目。&rdquo采访时期,公司&ldquo元老&rdquo、办公室主任颜虹不无自豪地向记者引见道:&ldquo前些日子,省印刷协会一行来我们公司观赏调查,都不由给咱竖起了大拇指!&rdquo
#p#分页标题#e#印刷公司的工人们年复一年365日的夜夜据守,不敢打个盹,生怕本人的一个小忽略让清晨出来簇新的报纸有过失;机房里每一个排版员工巧致、耐烦地排版,重复与客户沟通,诲人不倦地修正,只为了让最初的刊物播种客户的欢心;公司行政人员时辰为公司着想,遵守职业操守,尽心尽力为公司的开展壮大出谋划策。
过来那个仅靠着承印党报党刊业务度日的印刷公司,如今在持续承当党报党刊的印刷外,已重点拓展了书刊印刷、彩印包装及数字化印刷等业务,仅2017年社会业务就打破300万元&hellip&hellip
这是多少年来,印刷工人的盼望,井报员工的等待。而这一切,都昭示着吉安井冈山印刷无限责任公司的起飞从梦想变为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