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家电巨头在智能制造范畴,掀起新一轮的投资热潮。
TCL集团投资96亿元在惠州建立模组和零件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基地,估计2019年完成一期建立,2021年完成二期建立,建成后可年产液晶面板模组6000万片、年产液晶电视3500万台,估计满产后年产值近900亿元。它是华星光电在深圳的第11代和8.5代液晶面板消费线的配套工厂,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模组和彩电零件一体化的智能制造基地。
海尔集团与广州南沙开发区签约,方案在南沙投资建立COSMOPLAT工业互联网中心、智能制造及智慧物流中心,将年产500万套智能空调,海尔并购的GE白色家电也将在南沙产业化;同时建立智慧社区、智能生活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海尔金融大数据中心等。项目首期总投资约200亿元,建成后估计5年总营业支出约1000亿元。
美的集团则与碧桂园战略协作,方案在佛山建立智能制造的无人工厂、库卡机器人小镇。此外,美的集团正在推进旗下上市公司威灵控股(00382.HK)的公有化,拟斥资约18.5亿港元,回购威灵控股余下31.37%的股份。威灵已研发了机器人的中心部件伺服器,将来可与美的旗下的德国库卡集团更严密配合,进一步做大机器人、智能制造的产业板块。
目前格力已自主研发作产出一系列多轴机器人,其自动化消费线已使用于银隆新动力公司。往年9月,格力电器还宣布将应用其在智能配备产业的资源,吸引产业链相关企业共同建立中国洛阳自主创新智能制造产业基地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50亿元,建成后估计完成年产值超越300亿元。
这一轮家电巨头的智能制造投资热,与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将“智造”才能社会化。尤其是海尔、美的、格力,正在把智能制造作为助力公司新一轮起飞的“第二跑道”。以前,白电三巨头的智能制造投资,更多是效劳于本身,次要是旗下某个工厂的自动化、智能化改造。比方,海尔旗下建立了八大互联工厂,美的把在南沙、武汉等地的空调工厂都改造为智能消费基地。如今,它们要把本身积聚的智能制造经历和才能向外输入,效劳于社会上其他行业、其他企业,让智能制形成为新的支出、利润增长点。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往年9月曾说,不光家电,消费电子类、 家居类、服装类的企业和产品,都可以应用海尔COSMOPLAT工业互联网平台,完成“由大规模消费向大规模定制”的转型。目前COSMOPLAT平台已在 10 个区域、 11 个行业、 1300 家企业初步运用。以服装范畴为例,往年估计吸引1 亿件衣服、1000 多家服装企业上COSMOPLAT平台,使库存降低 50%、消费周期延长 30%。
它们“智造”才能的社会化,从机器人、机械配备的硬件销售,延伸到软件零碎的输入。像美的,除了经过旗下库卡集团、美的安川合资公司等向内销售工业机器人外,在软件零碎范畴也暗暗发力。美的已成立了“美云智数”公司,依托美的数字化转型的理论,以及与国际外制造行业软件厂商打交道的经历,推出一系列辅佐智能制造的软件产品,曾经使用于玩具文娱、商超批发、服饰消费等其他范畴,效劳对象包括奥飞文娱、永辉超市、安踏集团等。
“智造”才能的输入,正逐渐把智能制造与智慧社区结合,打造生态圈。比方,海尔在南沙,把COSMOPLAT中心、智能制造、智慧社区、智能生活体验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等结合,把产业、城市、创业衔接,欲构成“产城创生态圈”。
为什么此时会呈现新一轮的智能制造投资热?由于5G商用曾经看到曙光,估计2020年中国将完成5G大规模商用。5G是智能家居、智慧小区、工业互联网完成的宽带根底,是完成万物互联的技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生活的日趋成熟,芝麻信用高分和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可以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延伸你的财富,更能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术条件。
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需求正在迸发,高工产研预测2017年的增速将超越45%,分明快于前两年。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会长王瑞祥说,中国已延续四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估计2020年将增至15万台、保有量打破80万台。
从全球看,中国制造业要坚持优势,智能晋级也是必定的选择。笔者上周前往欧司朗位于马来西亚的LED芯片厂采访理解到,马来西亚的休息力本钱曾经比中国沿海地域低大约30%~40%。在人口红利逐步减退的状况下,必需以智能制造,来提升效率、坚持本钱优势。
业内人士以为,家电巨头在智能制造范畴的投资规划早已开端,目前的减速反映了行业“卡位战”到来,将来的竞争不再局限于单一行业和单个产品。智能时代的到来,巨头们旨在打造各自的“生态圈”,提升综合竞争力,拿到智能时代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