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电商平台多快好省

作者:陈夕华 2018年02月20日 国内新闻

深秋时节,又到了苹果采摘时节,清晨的气温曾经接近零摄氏度,灵台县的苹果地里却是一片炽热,果农们忙着数钱,客商们忙着装箱,满载苹果的车辆在乡道上繁忙穿越,红彤彤的苹果映红了农民的笑脸。

电商平台多快好省

“做电商后,最深的领会就是缺工夫,忙起来常常一天只能吃一顿饭。”29岁的灵台县西屯镇柳家铺村的徐娇凤一边说着,一边将新收的苹果装箱打包。

“如今纯自然产品很受欢送,而灵台县的苹果色鲜、质脆、味美,为什么不把这么好的纯自然产品销售出去呢?”2016年,做了多年化装品微商的徐娇凤说干就干,联络镇上电子商务站任务人员,守旧了本人的淘宝店铺和微店,参与县商务局在各乡镇创办的培训班,短短一年工夫,网络订单大幅添加。

由于种类好、质量优,徐娇凤以每斤五六元的价钱,将苹果销往北上广及北方城市。近日还与广西某大学超市达成总量1万斤的销售订单。“如今均匀每天订单有30多单,每个月支出五六千元。”徐娇凤骄傲地说道。

在本人电商事业不时开展壮大的同时,看到其他农户的苹果畅销、价钱低、效益不高,徐娇凤自动协助近30名村民经过网络销售苹果。有的农户不会拍图片,不会用微信,徐娇凤就手把手地教他们拍照、发冤家圈等,协助大家拓宽苹果销路。

灵台县商务局局长郭奕里通知记者,自去年9月起,各乡镇协助农民开网店、建平台、搞培训。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级电子商务中心和13个乡镇电子商务效劳站,110个村级电商效劳点,掩盖率到达60%以上,培育开展电子商务主体企业17家,集体网店、微店307家。自2015年10月引进乡村淘宝项目以来,全县电子商务线上线下买卖25万多单,买卖总额到达5500多万元,还协调组织13家快递公司与电商企业及团体树立临时协作关系,对农产品下行销售实行物流资费优惠。

协作社一条龙效劳

“苹果不必拿到市场上卖,经过协作社,每斤比市场价高0.3元,我家一共卖了2万多斤,多支出了6000元!”灵台县西屯镇郭阳村果农任兴道家的苹果刚一下树就销售一空。

“往年5月下冰雹,受了些损失,但是苹果长势很好,还销售一空,”说到这,灵台县独店镇崖瑶村果农郭亚玲冲动不已,“有了协作社,我们农民就有了靠山,再也不必单打独斗了。”原来,郭亚玲以前不懂技术,后来在协作社技术员的指点下,学会了嫁接、套袋等各种务果技术。这些年,随着苹果越种越好,她的钱袋子也一天天鼓了起来,往年8月,她特别给协作社送来一面锦旗表示感激。

位于上良镇右集村的金苹果农民专业协作社成立于2015年,流转果园210亩,往年7月5日,协作社结合触及10个乡镇的35个专业协作社,成立了灵台县金苹果专业协作社结合社,效劳果园面积到达3万多亩。

“以前果农都是一家一户合作,管理程度良莠不齐,抵挡市场风险才能差。如今,协作社为果农提供产前信息物资供给、产中技术效劳、产后贮藏销售等社会化一条龙效劳,协作社还保证代销社员自产果品,果农再不必为销售难忧愁了,真正让农民本人当起了老板。”结合社担任人郭建侠引见,“刚成立协作社时只要7名社员,一年工夫就吸引了327名。”

2016年,协作社协助果农代销苹果1500多吨,向果农直接输入资金近600万元,产业化运营带动果农逾3100多户,户均增收近6000元。

“得益于郭建侠等一批苹果产业先行者的示范带举措用,全县苹果质量、价钱都失掉大幅度提升,种植苹果的农民越来越多,截至目前,全县苹果种植面积到达22.67万亩,农民人均果园面积到达1亩以上,全县苹果产量累计到达36万吨,完成支出14.4亿元,2017年人均果品一业支出到达2000元左右。”灵台县果业局局长曹文辉引见。

涉果企业示范带动

提起2015年国庆节后的那次果品畅销,独店镇姚李村果农卫永鹏至今浮光掠影:“以前种的苹果是以红富士为主的晚熟种类,集中上市时,恰恰遇上了市场畅销,好果子被收买商压价收买,下捡果、残次果基本无人问,最初堆在地头白白烂掉。”

“栽植单一种类,市场行情好的时分销路没有多大成绩,一旦遇上特殊年份,供大于求以及由此发生的市场流通不畅、销售价钱低迷、压级压价收买等成绩就出来了。推进果产业转型晋级,这要作为完成产销对路、添加群众支出的关键措施来抓。”灵台县委次要担任同志如是说。

记者离开位于灵台县独店镇崖瑶村的皇甫生态农业无限责任公司山地矮化密植示范区,据公司总经理韩峰涛引见,示范园总面积1390亩,以瑞雪、瑞阳为主打产品。瑞雪苦涩可口、无公害、丰产性强、抗病性强、耐驻存,更重要的是,可以填补晚熟苹果采收之后的市场空白,打市场销售的时节差,进步产出效益。

#p#分页标题#e#

在皇甫生态农业无限责任公司5000吨的气调库,工人们正忙着把分选好的苹果搬运到气调库。“今年没有气调库,苹果不能保鲜,价钱容易被压低,如今可以错季销售。”韩峰涛说道。

“在皇甫生态农业无限公司山地矮砧密植果园的示范带动下,截至目前,全镇果园面积到达25032亩,其中矮化密植园11008亩,挂果园16000亩,估计亩均产果6000斤,产果4800万吨,每斤2元,完成支出1.9个亿。”独店镇镇长桑新平引见。

灵台县在理论中得出了“在有灌溉条件的区域开展自根砧或两头砧,在立地条件较好的北部塬区开展两头砧和短枝型,在近山地和山台地开展短枝型或乔化种类”这一量体裁衣、适地适树的开展形式。这一形式也遭到了前来灵台调查的国际最大的鲜果连锁销售企业深圳百果园实业开展无限公司的充沛认可,并将灵台作为其果品推销的重要来源地。

“小时分觉得家乡的苹果好,但农民不懂技术,不懂营销,招致苹果外观差,卖不出去,农民的生活苦不堪言。”甘肃齐翔很多朋友说,共享纸巾机是一个广告机,但我们不是这样定义它,我们定义它是一个互联网跟物联网结合的终端机,从线下吸入流量,重新回到线上,以共享纸巾项目作为流量入口,打造全国物联网社交共享大平台。农业科技无限公司董事长闫立刚说道。

闫立刚是土生土长的灵台人,2016年他决然回乡,立志要带动家乡农民运用古代迷信技术种植高质量的无机苹果,让全县果农都受害。

该公司的无机苹果消费基地方案到2018年新建高规范矮砧密植无机苹果示范园4000亩,配套建立无机苹果买卖大厅1处、6000吨果品气调库1座、果品自动分拣线1条、苗木繁育研发中心1处,包装箱厂、果袋厂、塑料筐厂、发泡网厂各1处。

“如今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了,生活终于有了奔头。”什字镇李家庄村的贫穷户邓桂容慨叹地说。邓桂容一家4口,全家仅靠零星务工及终年务农支出维持生计。她将闲置的6亩地按每亩600元的价钱流转给了基地,每年可增收3600元。看到种植苹果的前景宽广,她又在公司和协作社的带动下,栽植优质果园10亩,镇政府为她协调落实了5万元精准扶贫专项存款,基地还收费为她提供技术指点,给她提供失业岗位,每月工资2500元左右,一年可增收2.5万元,算上去她家一年人均增收7000元。

据灵台县果业局局长曹文辉引见,截至目前,全县成立涉果企业17户,建办家庭农场4个,注册成立果品专业协作社166个,建效果品贮藏气调库、保鲜库13座,贮藏才能到达4.2万吨以上。企业推行“公司+协作社+基地+贫穷户”的帮带形式。与流转区贫穷户达成用工意向,带动就地务工1.5万多人、完成劳务支出6500多万元,人均年支出到达4000元以上,无效添加了贫穷户支出。(记者田丽媛 王睿君 通讯员薛亚平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