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孙璐璐
&ldquo中国市场投资时机丰厚,但即使经济开展到明天,仍有不少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市场时机和政策理解无限,或许还持有曾经过时的认知。这种认知上的差距,在一定水平上阻挠了国际机构投资者投资中国的脚步。&rdquo德意志银行机构客户业务全球联席主管Stefan Hoops说。
恰逢农历岁末,各大外资投行在中国召开国际投资者峰会,来自世界各地的企业高管、投资者齐聚中国,理解中国经济开展的最新静态、找寻新一年的投资时机。2018年中国股市、债市的投资时机在哪里?国际投资者眼中的中国经济开展前景如何?带着这些成绩,证券时报记者专访了Stefan Hoops和德意志银行亚太区机构客户业务联席主管David Beale。
国际投资者
对中国理解无限
证券时报记者:国际机构投资者如何对待将来两三年中国经济开展前景?
Stefan Hoops:中国经济体量曾经十分庞大,即使将来几年坚持6%~6.5%的GDP增速,其经济增长规模也十分可观。假如说中国政府还需求做什么,我以为就是应该进一步进步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如对外多论述对经济政策选择的考量。
实践上,为进步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便当度,中国政府已树立&ldquo债券通&rdquo、&ldquo沪港通&rdquo等一系列制度布置。除了树立好便当的投资制度,还应对外引见中国最新的投资环境和经济环境。国际投资者对中国所理解的信息很多都曾经过时了。
证券时报记者:国际投资者普遍对中国经济哪些成绩比拟担忧和关注?
Stefan Hoops:大少数国际投资者对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过热、中央政府债权和国企高负债等成绩都有所耳闻,但在中国政府如何调整措施,无效处理这些成绩方面还缺乏理解。
证券时报记者:从你们所接触的国际机构投资者的状况看,他们最希望理解中国哪方面的信息?
Stefan Hoops:目前次要有三方面是国际投资者最希望理解的,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波动性如何,二是中国新经济范畴的开展状况和将来前景,三是金融科技(Fintech)等科技前沿范畴的现状和开展前景。
证券时报记者:如何对待中国股市的投资时机?国际投资者更看好中国股市哪些板块的开展前景?
Stefan Hoops:总的来看,关于国际投资者来说,投资中国股市更重要的是先要理解13亿中国消费者都在运用什么产品,对哪类产品的潜在需求量更大。依照这种思绪,消费行业、医疗器械等范畴能够更具增长潜力。
外资流入步伐将放慢
证券时报记者:将来五年,人民币债券市场无望吸引多少境外资金流入投资?
David Beale:瞻望人民币债券市场的开展,德意志银行以为中国债市曾经预备就绪。境外资金流入方面,估计将来五年,外资进入人民币债券市场规模将达7000亿~8000亿美元,其中约40%来自官方资本,约60%来自官方投资。估计2018年境外债券市场的新增外资总额将达7000亿元人民币,外资流入的步伐将在2018~2020年放慢。
证券时报记者:在债券种类的选择上,境外投资者能否仍更喜爱利率债而非信誉债?
Stefan Hoops:收益程度仍是大局部国际投资者选择标地的次要思索要素。过来几年在全球量化宽松周期中,机构投资者传统上比拟关注的各国主权及类主权债券次要由政府购置,因而少量机构投资转向高收益类公司债券。由于中国经济蓬勃开展,在新经济等范畴走在国际前列,中资高收益类的企业债更容易失掉国际投资者的欢送。
David Beale:目前看,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计价的中国政府债券需求依然很大,同时对公司类信誉债的兴味与过来几年相比也在添加。2017年,中资公司类信誉债无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表现都较为活泼,尤其是Fintech类的中资发行人所发行的债券,十分受境外投资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