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谁来配备中国

作者:马原 2018年02月19日 国内新闻

   
谁来配备中国
 
2004年09月01日 17:16 中国科技财富  
 

  在古希腊神话中,阿喀琉斯刀枪不入,而脚后跟却是致命的弱点。和平中,当箭射中他的脚踵时,英雄的成功和生命就此终结。神话的喜剧振聋发聩:一处小小的弱点,或许会带来致命的损伤。

  如今,正在变得弱小的中国看到了本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在重化工时代,配备制造业的落后,已极大地限制了中国的产业优化晋级。

 

 

中行抵债资产网上营销
 

咨讯尽在华夏远视网
 

 

新浪彩信 幽雅个信
 

大奖新浪iGame收费抽
 
 
 

  有材料显示,中国社会固定资产中设备投资的2/3依赖出口,中国配备制造业产品每年的外贸逆差高达数百亿美元。

  2003年,中国出口机械产品到达创记载的975.64亿美元。其中,光纤制造设备和60万千瓦发电机的控制设备简直百分之百靠出口;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的85%、石油化工设备的80%、轿车制造配备、数控机床和其他数字化机械(如纺织机械、多色胶印设备)70%以上依托出口。

  “配备制造业被喻为工业的母机。少量出口配备产品,就意味着用他人的配备消费终端消费品,我们只能赚到劳力钱。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目前只是‘加工中心’,而不是真正的世界工厂、制造中心。这不只减弱了本国制造业的竞争力,而且也要挟到一个国度的经济平安和国防平安。”业内人士指出,技术配备常被各国用于控制或搅扰其他国度经济运转,如2000年美国就经过了针对中国的《控制高技术机床出口》法案。

  中国决计在遭到更大影响之前,治疗好本人的“阿喀琉斯之踵”。“十五”规划和十六大报告中,开展配备业被列入了任务重点,而西南作为“共和国的配备部”,也再一次遭到全国的注目。

  中国买不来古代化

  6月底,第六届中国国际机械配备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来自德、日、美等国的高新技术配备,让国产产品相形见绌。

  一位代理销售瑞士测量用具的任务人员,向记者演示了数字化测量仪的任务顺序。“与国外产品相比,国际产品的精确性、精细性都无法比较。”他通知记者,这个瑞士品牌从去年进入中国,销量很好。

  这不过是中国配备业之一隅。

  统计数字显示,在钢铁、石化、电力、纺织、修建等15个行业,中国配备技术程度落后于世界先进程度5-10年,有的甚至落后20-30年。

  像大少数开展中国度一样,中国采用了“市场换技术”的战略。有音讯称,中国机械制造业中的57%产品产业化是在引进技术根底上完成的。

  但是,“在引进国外技术经费中,设计图纸、工艺专利的购入费所占比例高达60%以上,而许多购入的技术并没有知识产权。同时,我国企业的科研经费只占销售支出的1%,而国外普通占5%-10%。”专家指出,这些缘由招致了中国的配备工业一直没有摆脱技术引进型模拟创新的形式,不断在“引进落后引进”的怪圈中彷徨。

  在汽车工业,二十多年来,经过直接应用外资,中国曾经从国外引进了1000多项汽车技术。但与国际程度相比,中国汽车技术程度和开发才能依然很低。“近两年面市的几十款新车型,绝大少数为舶来品或稍加变化的车型。中国本人设计开发的汽车不只数量少,且竞争力弱。” 重庆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尹家绪说,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着中心技术空心化的风险。

  “瓶颈就是‘设计确认权’成绩。”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路风说,“合资企业中,关键技术都是合资企业中的外方提供的,技术是他们的,合资企业的中方只能照单做,而不能随意改动设计,这个就是设计确认权成绩。上汽群众就已经有这么一个例子,外方提供的设计图纸中有一个螺帽的尺寸是错的,在消费中明晓得有成绩,也没方法,只能严厉依照图纸消费,除非外方更改图纸。”

#p#分页标题#e#

  “中国搞合资企业,目的是希望‘以市场换技术’,后果是绝大局部合资企业拿着人家现成的技术照着做,不需求本人动脑筋。市场呢,有国度政策的维护,不愁车销不出去,因而,多年来中国企业自主开发才能依然很弱。”

  而在石油化工设备,这种复杂的“拿来主义”更为盛行。

  有材料显示,从1983年2002年,中国经过应用外资或国有资金,采用引进工艺流程设计技术,成套出口全套安装。20年中,化肥消费企业先后出口31套分解氨安装、26套尿素安装、47套磷肥安装,总计耗资48亿美元;乙烯消费企业先后出口18套乙烯安装,总计耗资200亿美元。但直到以后,国际高技术难度的大型化工安装仍是国外产品的天下。

  “中国引进技术的做法,很大水平上是遭到了日本的影响。”中国社会迷信院日本研讨所的冯昭奎说,但在理论中,日本引进技术时,非常留意少花钱多办事,能只买专利就尽量不买设备,能只买关键、中心设备就尽量不买成套设备。而我们的“技术引进”实践上就是从本国购置设备,特别是购置成套设备。

  “这样,就带来两个成绩:一方面花钱多。二战后,日本最大的技术引进项目,也就是东丽公司的尼龙技术项目,它的引进费用只相当于宝山钢铁公司付给日本新日铁公司的引进费用的1%。另一方面光引进技术而不引进管理,招致对引进设备的运用效率很低,很多设备在引进之后甚至被闲置起来。80年代还呈现了近乎狂热的反复引进,全国引进了100多条电视机消费线,一个省就引进了几十条西服消费线等等,形成严重糜费。”

  “更重要的是,日本对引进的技术可以迅速消化、使用、改良、进步。比方50年代,日本从美国出口大容量火力发电设备,同时引进其技术材料,仅花一两年工夫就仿制成功,造出本国产的发电机。又过不长工夫,日本造出了比欧美更先进的发电设备用于出口。有人总结出日本引进技术的‘公式’,即‘一号机引进,二号机国产,三号机出口’。”

  冯昭奎说:“与日本相比,我们的很多技术引进,似乎也有一个公式,叫做‘一号机出口,二号机出口,三号机还是出口’。比方,汽车制造设备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端引进,集成电路消费线从60年代就开端引进,到了70~90年代我们还在引进汽车制造设备,引进集成电路消费线。这阐明我们非常缺乏对引进技术停止消化、使用、改良、进步的技术才能和管理才能。”

  如今,日本曾经成为与美、德并肩的配备工业强国。而中国配备制造业依然“大而不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依靠于国外企业的组装业比严重,工业添加值率仅为26%。这一数字远低于美国(49%)、日本(38%)和德国(48.5%),并呈逐年降低趋向。

  本身技术程度的低下,最终招致了中国工业整个配备程度的低下。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显示,全国大中型企业的1180种次要专业设备中,到达先进程度的仅占26.1%。

  而随着兴旺国增强对知识产权的维护,一局部国际配备企业的仿制战略不可防止地遭到冲击。

  “关于我国配备工业来说,临时依托国外技术,自主开发才能又弱,企业消费的产品又无知识产权而靠模拟别人的情况,曾经到了必需彻底改动的时分了。”专家说,“中国买不来一个古代化。”

  工程成套和效劳的软肋

  除了技术瓶颈外,工程成套才能单薄和效劳也是制约中国配备业的两大要素。

  在西气东输工程中,国际外企业曾对管线紧缩机停止招标。由于不理解输气工艺,国际企业只能等用户设计院明白参数后才干做设计方案;而国外招标的几大紧缩机公司甚至可以为中国的用户讲课,通知他们在4000公里的管线上应该放多少个加压站,应该如何定参数。相比之下,国际企业得到了自动权。

  “不熟习工艺、缺乏工程成套才能一直是我国配备制造业的单薄环节。”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严重配备办公室主任隋永滨以为,企业不熟习工艺,没有工程成套才能,就永远掌握不了项目的自动权,甚至在很大水平上影响了严重技术配备国产化进程。

  “在全球化的大趋向下,国际上的大公司经常经过掌握全体工艺设计和中心技术,来控制总装和推销。” 国务院开展研讨中心技术经济部副部长吕薇说。

#p#分页标题#e#

  “配备是工艺的物化,配备业一定要跟工艺相结合。假如只消费配备,而没有工艺的话,配备做出来给谁用呢?”中国迷信院院士王阳元说。

  据理解,在大型项目的国际投标中,设备的参数及构造经常会随着流程而变化。

  “在这种状况下,配备制造企业假如没有与用户的工艺研讨开发结合为一体,而只是做一个独自的局部的话,就会由于缺乏工艺设计,或缺乏业绩而被排挤在外。”业内人士指出,国际上把配备和工艺结合起来的通常是工程公司。

  “工程公司与用户互相关联,但专业不同,在国际大型建立项目上,作为总承包商的工程公司与用户是互相独立的。”从20世纪初期开端,美国就从专业化分工的理念动身,将石油、石化工程部门从石油、石化公司的母体中独立出来。到了50年代前后,日本的石油公司在与美国石油、石化公司协作的进程中,也承受了这种专业化分工的准绳,这种分工方式为当前日本工程产业的开展奠定了根底。

  “工程公司以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的特长和综合才能作为根底技术,并在此根底上不时扩展业务范畴或范围,到达垄断全球大型建立项目和支配严重技术配备推销权的目的。所以,目前世界上无数的大型工程公司活泼的项目范畴简直是有限的。”专家指出,在我国,为数不少的工程公司被部门和中央联系,而且经常拘泥于某个用户的羽翼之下,业务范围过专,功用单一,而工程方面的专有技术并不精,限制了今后开展壮大。

  “从另一个角度看,工程效劳增强了配备制造业企业与用户的结合,延伸了效劳的外延。”专家指出,这与全球配备业的“效劳化”趋向是相分歧的。

  如今,配备制造业所提供的效劳,包括了从市场调查、产品开发或改良、消费制造、销售、售后效劳直到产品的报废、崩溃或回收的全进程,触及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

  “在产品价钱竞争剧烈、利润空间迅速减少的情势下,国外配备企业越来越依托效劳来扩展运营的增值空间。”有材料标明,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不只对本人的用户,而且为竞争对手的用户提供效劳,效劳作为该公司的独立范畴,所发明的价值相当于其海内工程承包总额的70%。

  与国外日益普遍的效劳内容相比拟,我国企业的效劳与国际市场上通行的效劳的外延差距很大。

  “真正高境界的效劳是‘交钥匙’工程效劳,是对产品全寿命周期的质量保证和本钱保证。但是我国许多企业对这种效劳理念还远远不能顺应。”上海通用汽车厂新建时,要求工具企业在不影响消费正常运转的状况下,从工具选购、装置调试,修磨效劳,以致改良进步全权担任,要求工具制造企业承当起总工艺师的职责,对此,国际没有一家工具企业勇于承当。

  “与国外的企业相比,国际很多配备企业没有树立起全进程效劳的新观念,不只效劳范畴过窄,而且成套化才能低,不能顺应产品订制的要求,工期过长。”业内人士说,以目行进口的大宗货物数控机床和加工中心为例,国际机床企业从接到订单到出厂交货,普通需求36个月的工夫。而日本丰田工机8天就能完成一台加工中心的拆卸调试。

  有材料显示,美国制造业在20世纪90年代就完成了产品寿命周期3年,研制周期3个月,设计周期3个星期的所谓“三三”制。而同时期我国主导产品的均匀寿命周期为10年左右,均匀开发周期为18个月。

  “在一定水平上,‘疾速交货’已超乎质量与价钱之上,成为决议配备企业成败的第一要素。这一点,也显示了制造业的效劳化趋向。”

  “技术、工艺、效劳瓶颈是制约配备工业开展的次要要素。”专家指出,这三者之间互相制约,但技术瓶颈是基本。配备工业技术程度低、竞争才能弱,一些根底设备建立所需求的关键设备,特别是严重成套设备对出口的依赖有增无减,就不能够彻底处理工艺和效劳成绩。

  短少主干企业

  7月,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机械工业经济管理研讨院等单位主办,评选出“世界机械500强”和“中国机械500大”。

  从排名提供的数据剖析,中国企业与世界机械巨头差距不小:通用汽车排名世界第一,中国一汽集团排名中国机械500大第一,而前者的规模是后者的12倍;中国机械500大利润最高的企业上海通用汽车无限公司,其销售支出仅是丰田汽车的12.07%。

#p#分页标题#e#

  更让中国企业为难的是,接近客户的大多是跨国公司和国外品牌,无论是汽车和电梯,中国公司只是在为外资做零配件加工和OEM,假如外资可以拿到利润的15%,中国企业则只能拿到3%。而当选《世界机械500强》的43家中国企业,大局部都是汽车制造商,却没有一个拥有自主的世界级品牌。

  “我国很少有可以与国外大型配备企业相抗衡的企业。”业内人指出,像美国的GE公司、德国的西门子公司、法国的阿尔斯通公司、日本的三菱公司,在规模、资本、技术、消费、营销等方面,我国企业都望尘莫及。

  而且,“国际严重配备制造企业的组织构造多出现散、乱、弱的形态。”专家剖析,由于配备企业集中度低,大型主干企业少,围绕大型主干企业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构成。我国现有3万多家配备制造企业,但无一家能跻身世界500强。

  配备工业中的机床,被称为配备制造业的“母机”,机械产品的质量、更新速度、应变才能以及效率在相当水平上取决于机床。重化工时代降临,中国的机床工具行业从2001年开端,以均匀每年15%左右的速度继续增长。到2003年,中国机床市场的产值、进出口额、消费额均到达了历史最高程度。

  但是,材料显示,就各省均匀单个机床工具企业的销售支出看,2002年,均匀销售支出在5000万元以上的只要宁夏和江苏两地,4000万元以上的只要四川和陕西两地,另外,在1000万元以下的有海南和新疆两地,其他大局部企业均匀销售支出在4000万元以下,这样的均匀规模在国际市场上很难有竞争力。统计数据标明,2003年机床工具的进出口逆差高达50.15亿美元。

  “如今,中国是世界机床消费第一大国,在这个市场上,高精尖产品市场被东方兴旺国度占领,大型、重型和普通机床市场被俄罗斯占领,普及型数控机床台湾产品少量涌入,机床行业危机四伏,处境非常困难。” 机械工业景气监测中心发布的《2003年中国金属切削机床制造业行业研讨报告》称。

  在严重配备行业中,由于历史的缘由,国际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而国有企业在体制、管理等方面历史遗留成绩多多。

  2002年,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停止了“机械制造企业信息化情况”的专题调研,后果显示,机械制造企业管理形式落后,机构臃肿,充裕人员普通多达30%-40%。专业化程度低,仅为15%-30%,而美国、西欧、日本企业的专业化程度曾经到达75%-95%;按市场份额计算的机械工业市场集中化指数,美国为58.4%,日本为53.4%,而我国仅为7.5%。 同时,企业的总资产奉献率低。我国机械(指原机械部零碎)企业的总资产奉献率逐年降低,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10年中从14%下降到6.5%左右,而国外的企业普通都在15%-20%之间。

  即便在两年后,这种落后的状况也没有失掉太大的改观。不久前,在对中国西南地域停止调查后,欧盟驻华使团一等科技参赞尚德思不无诧异地说:“一个销售支出以年均30%增长的大型配备制造企业,其收益居然微乎其微,真实让人感到震惊。”

  除此以外,中国严重技术配备制造企业多是比拟单一的企业,这也减弱了它们在国际上的竞争才能。如哈汽集团、西方电机集团和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都是以消费电站设备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

  “这种状况下,一旦不能取得电站的全体设计和成套权,就只能给他人做配套。假如订货缺乏,企业消费才能就剩余了。”国务院开展研讨中心技术经济部副部长吕薇以为,国外的电站消费企业大都是产品多元化的大型跨国公司,电站设备只是众多产品中的一局部。这些企业次要掌握中心技术和全体设计才能,控制销售和推销环节,许多配套的设备都是从世界范围内推销。目前,一些跨国公司的战略就是依据比拟优势,在世界范围内停止专业化分工。

  对此,吕薇的建议是“在严重技术配备国产化进程中,要充沛应用国际现有企业和科研机构的才能,采取多种方式停止结合,构成拳头,进步全体竞争力。”“假如我国的大型企业之间不停止结合,实行优势互补,在剧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就能够成为国外跨国公司的配套厂,国际的成套技术和才能能够被分解为某些单项或专项才能,从而逐渐丧失全体设计、成套的自主才能。”

  国度扶持的缺位

  “我们希望,政府可以强化扶持政策,取消新生的改变世界的企业将会诞生,从而更好的服务整个人类世界,走向更高科技的智能化生活。对外资企业的超国民待遇,在契合世贸规则的前提下,对某些产品进步和恢复征收出口关税,以维护国度利益。”梁稳根是三一重工董事长,该公司被称为全国第一家进入配备制造业的民营企业。

  梁稳根的话,事出有因。

  据理解,以前对有些高新技术产品、大型机械配备,中国采取了很低的关税,有的甚至是零关税。

#p#分页标题#e#

  “这在事先的条件下发扬了积极的作用。但如今,一局部国际企业已完全能满足国际建立的需求,这时低关税的做法,就不可取了。”梁稳根说,工程建机中的仝泵车,原规则保送高度达37米,就免征关税。而如今,这一产品国际企业已能到达国际水准,完全能满足国际的需求,并已批量出口。

  “三一公司就曾经延续3年向国际提供这一种类326台套。不只如此,42米、48米也已批量供国际和香港市场。但直到明天,37米以上的仝泵车,依然零关税。”

  “这种关税政策,让国际制造企业和国外企业处于不对等的竞争地位。”业内人士称,以后,重点技改项目和应用外资项目零件出口机械产品可享用减免税,而配备制造业为完成国产化需出口的大批资料和配套件要缴全税,这种做法无疑会影响配备制造企业的国产化积极性。

  “除了对国产化出口必要的资料和配套件实行优惠外,还可以对自主开发的投资和产品直接减免税。”业内人士说,“像汽车产业,许多国度就应用税费政策引导民众消费国产汽车,如日本对1.3L排量以下的乘用车不收养路费,韩国则实行‘国民车待遇’,等等。”

  “现实上,由于配备制造业在国度经济和国度平安中的重要位置,同时,配备制造业又具有资金密集与技术密集的方式,其产业集中度高、产业链长、活动资金占用量大、投资风险高,这些特点,都决议了复兴配备制造业必需要有国度的参与。”专家指出,为了扶持本国的配备制造业,很多国度从战略的高度,采取了立法、制定相关规划等方式。

  “二战”后,日本先后公布了三部《机械工业复兴暂时措施法》,每次都有明白的目的、范围和政策措施。第一次的目的以出口替代为主,追求国际机械设备的更新和构造优化。国产化的次要对象是:根底机械、根底件和为复兴出口配套的零件。第二次仍以国际市场为次要目的,目的是完成国际消费专业化,加强国际竞争力。国产化的次要方向是根底件、公用机械和电子仪表类。第三次的目的重点是加强机械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上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为维护事先在世界上并不先进的本国数控机床业,迫使日、德、西班牙等国就数控机床对美出口签署“自动限制协议”。尔后,美国又片面施行NGC方案(即新一代数控技术开展的方案)。这些措施,成功地支持了美国机床业的开展,并使之跃出世界先停止列。

  “而中国目前在扶持民族配备工业方面,并没有详细的政策和法规。” 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严重配备办公室主任隋永滨说,如今许多严重工程运用国产配备都是靠指导人去协调,“扶持必需经过法规政策来保证,像很多兴旺国度的政府推销法中,对国度投资的公共建立项目,就明白规则了国际推销的优先准绳和比例。”

  近年来,我国“许多严重工程在设备推销中采取招招标的办法,这本是一件坏事。但这关于国际企业而言,却是一个坏音讯。由于一些投标中要求竞标企业必需具有一定的业绩,也就是说企业要有制造过此类产品的经历,于是,一些中国企业就被挡在了门外。”

  同时,“如今有一种心态,就是对国外的企业比拟宽容,而对国际的企业反而经常刁难。”隋永滨说,假如一家企业需求购置的配备功率在30万千瓦,国外一家企业只做过25万千瓦的此类设备,却能够取得供货合同,而换作国际的企业,“那可就难了”。

  剖析这种内外有别的心态,隋永滨说:“从政治下去讲,买国产的东西,一旦出成绩要担任任,但买国外的就不要担任任。他们会说,你看,连国外的都不行嘛!这就是说,谁都不情愿承当国产化的风险!从价值取向上看,是由于投资主体不明白,反正是国度的钱,管他花多少!”

  “要扶持国产配备业,给企业落实制造义务、给锤炼时机,比给钱更重要。”专家指出,“如今,国际配备市场的联系比拟分明,曾经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垄断竞争格式。所以,我们只能依托国际市场,来开展中国的配备业。”

#p#分页标题#e#

  专家指出:“我们可以依托南水北调工程,开发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配备;依托西气东输工程,开发自然气管道保送配备;依托西电东送工程,开发大型水电枢纽工程、干净煤发电设备和超高压输变电工程配备;依托青藏铁路、京沪高速铁路工程,开发高原列车和高速客运列车配备;依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在建及拟建项目,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及城市地下修建施工设备。”

  电力配备业的开展,证明了这种依托大型工程开展国际配备业的可行性。

  电力部门对国产设备的推销定了一定的比例,采取了比拟宽容和承受的态度,使国际的电力设备制造企业失掉较多的锤炼时机,产品程度也有了分明的进步。而电力部门也因而降低了设备推销价,“目前,我国发电设备的价钱大约是国际市场的2/3左右,而且它的消费和供给在国际各种严重技术配备中也是较好的,并在国际市场上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副会长蔡惟慈说。

  “我们希望能从国度的高度,制定和施行复兴配备工业、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律和临时综合战略,以复兴中国的配备工业产业。”业内人士说,要处理严重技术配备国产化的成绩,就要正确对待业绩门槛,不能以歧视心态看待国际企业。假如国际外企业的产品功能质量相当,该当首选国际企业。

  “国度除了政策扶持配备业外,还需求出钱支持根底、个性技术的研讨。”机械迷信研讨院的一位任务人员引见,个性技术研讨开发的内部效益较大,风险较高,企业本人研讨开发难度大,积极性不高;而且,个性技术假如由单个企业独占的话,社会效益低,会形成资源糜费。

  “因而,兴旺国度经常为根底、个性技术的研讨机构投入少量根底基金,以波动研讨队伍和保证产业前瞻性技术研讨。”该任务人员说,像美国最重要的根底个性制造技术研发机构美国规范与技术研讨,2003年的预算超越了9亿美元;德国弗劳恩霍夫使用研讨促进协会的研发经费中,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投入的根本经费就占到了1/3,剩下的2/3则是政府委托研发项目合同经费和企业委托项目合同经费;韩国消费技术研讨院每年的政府拨款则高达约2亿美元。

  “同时,还需求对严重技术配备制造企业提供无效的信贷支持。” 中国机械工业结合会常务副会长陆燕荪以为,依照不同时期的国际常规,无论兴旺国度还是新兴工业化国度,都对严重配备制造业在财政和税收上给予充沛支持。“中国需求对运用国产的首台成套设备的业主的风险停止迷信分担,这样,才干让新研制的国产整套配备进入市场。”

  如今,几十年的积聚,中国配备制造业有了一定的根底,四个集群也逐步构成:珠江三角洲地域,次要是通讯设备和计算机制造;长江三角洲地域,次要集中了电子信息设备、汽车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以沈阳为中心的西南地域,次要是成套设备和汽车制造集中地;以西安为中心的东南地域和以重庆为中心的东北地域,则次要是军事配备制造业。

  “中国配备制造业有能够在三个范畴完成打破。”中国工程院院士郭重庆以为,中国有能够建成世界级的汽车零部件及整车消费基地,整合IC硬件、软件产业链建成世界数字化产品基地,以及世界级的船舶消费基地。

  “中国已错过了几次开展经济的时机,我们如能精确地掌握住这次时机,我国就有能够比拟顺利地成为一个全球性大国;应对不当,就能够要在很久当前才干到达这个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