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4年被确定为浙江省首批两化深度交融国度综合性示范区以来,海宁的两化交融之路“好声响”不时。昨天,记者从市经信委得悉,日前,省经信委、省财政厅组织专家组对海宁的示范区建立停止了验收,经过实地调查、专项汇报、专家发问、检查文档
材料等环节,最终赞同海宁市省两化深度交融国度综合性示范区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经过验收。这意味着,海宁已成为全省首家经过验收的示范区。
两化交融,被誉为工业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开展方式的“转换器”、产业晋级的“助推器”。据理解,近年来,海宁以健全推进体系、落实政策引导、强化信息根底设备建立为保证,全方位推进两化深度交融,出现“点、线、面”齐发力态势。
“点”上,海宁着力于试点示范企业,经过深化推进主干企业信息化“登高”方案和中小企业两化交融才能提升方案,积极选育规上企业模范,加大信息化梯队和管理制度建立。近年来,海宁以两化交融示范试点企业培育为抓手,成功培育国度、省、市、县各级示
范试点企业共131家。与此同时,示范区重点项目建立成效明显海宁正泰新动力经过项目施行,完成了工厂数字化、通明化,打造了全球单体最大“光伏制造+互联网”通明工厂;万凯新资料经过项目施行,在人员添加不到6.8%的状况下,企业年产值由58亿增长到103
亿,工业产值增幅一年内到达77.6%。
“线”上,海宁着力于重点行业产业链,经过对皮革、经编、家纺三大传统产业的信息化使用提升和推进配备制造、信息产业等新兴产业开展,做大做强两条主线。详细来说,包括片面推进皮革产业绿色平安制造和电子商务示范,全市规上皮革制品企业电子商务应
用率达100%;推进以经编为特征的纺织产业信息化综合使用,初步完成了经编、家纺等行业消费运营的高度集成化、柔性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推进海宁国际配备制造及电子信息产业园建立,培育以光伏新动力、磁性资料及元器件、LED为主导的信息产业等。此外,海宁
还全力在经编纺织、家具、机械电子等重点行业施行“机器换人”,2014年至2016年累计施行“机器换人”1343项,完成投资322.57亿元,走在了嘉兴乃至全省前列。
“面”上,海宁着力于特征产业园区,以四大产业园区和2个省级特征小镇为两化交融深度开展主体平台,推进海宁经济开发区(尖山新区)培育开展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机械制造、新动力、新资料等四大新兴产业;推进长安高新区以食品加工、机械配备、印刷包装
三大传统产业为根底,培育开展智慧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效劳业;推进海宁经编产业园完成传统经编产业和智慧创意、金融效劳、工业设计、电子商务、研发检测等新兴产业共同开展,打造“海宁智慧城”;推进阳光科技小镇建立以光伏光热等新动力产业为中心、
众创空间为载体,打造光伏行业大数据中心;推进时髦皮革小镇以“设计+”为中心,重点开展市场贸易、服装工业设计、会展和时髦发布、皮革工业研发与制造产业、时髦生活休闲产业等。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搭平台优效劳方面,海宁异样效果丰盛。以搭建云效劳专业平台为例,海宁以海宁皮革城、浙江虹越花卉、海宁天一纺织和浙江威奇电气4个项目成功当选省2015年云工程和云效劳项目专项方案为契机,减速推进全市云工程和云效劳任务,
经编产业智能制造云共享平台、家纺布艺产业“帘到家”、袜子产业“袜之源”和花卉产业“花彩+”等一批行业性云平台相继建成、同频共振。(来源:嘉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