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年春节将至 市民追求土货洋货"空手"回家成新潮  
品年味 看新风之办年货 狗年春节将至,市民置办年货出现出新特征 追求土货洋货 “空手”回家成新潮 【编者按】 每到春节,人们常问,如今过年还有没有年味?就怕旧的传统丢失了。实践上,随着社会的开展,过年曾经演化出更为丰厚多彩的方式:有的老年俗失掉了传承和出新,比方“新年行大运”,从游花街变成了出境游;有的新年俗正在构成,比方手机集福和微信红包。2018年春节前后,本报记者多方走访察看,推出“品年味 看新风”系列报道,和大家一同看一看老风俗的新意思,品一品新年俗的好意头。 每到春节,市民普通都会备上一些糖果饼干等。 广西旧事网-北国早报记者 赵劲松/文 何定坚/图 为迎春节,置办年货是中国人的传统风俗。如今,狗年春节进入倒计时,不少人已进入“买买买”的形态。北国早报记者调查发现,随着生死水平的进步,市民对年货的选择、购置方式、消费习气和构造都已悄然发作变化,凸显出新时代的特征 年味渐浓 种类丰厚 传统年货市场人气旺 2月11日,南宁国际会展中心正在举行第6届南宁年货博览会,前来推销年货的市民冷冷清清,商家各种叫卖声不时。除了干杂炒货、酒水饮料、糖果饼干等传统年货,还集结了众多中央特征产品,既有广西特征的桂乡沃柑、大瑶山甜茶、毛南红窖酒等产品,也有陈皮普洱、马来西亚燕窝等来自国际外的产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商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品。 62岁的肖女士住在南宁市西乡塘区,2月11日一大早,她就和几名“老姐妹”拉着拉杆箱乘坐地铁离开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一个小时上去,肖女士的拉杆箱子满满当当,她买了白酒、小米、腊肠、蜂蜜、木耳、核桃等,还给女儿买了越南咖啡、智利蓝莓等。 “我买的这箱酒100元,总共有6瓶。”肖女士向同伴展现本人的战利品,她说:“木耳60元/公斤,菜市场卖90元/公斤;腊肠55元/公斤,里面卖70/公斤…… 另外,核桃、小米、咖啡等都比超市卖得廉价。” 几天来,记者逛了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西展览馆等几个年货市场,发现往年年货种类丰厚,但前来推销年货的多为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肖女士说,约上几个冤家逛年货市场是她每年春节前的“必选举措”,虽然很多东西家里都不缺,但就是想感受那种繁忙、繁华又喜庆的氛围。 商场、超市、菜市历来也是市民置办年货的次要阵地,早在半个月前,南宁市内的各大百货卖场、超市和家电卖场内就曾经营建出十足的年味。记者走访发现,在各类商品中,酒类、休闲食品、干货、糖果、装饰品、粮油等传统年货仍是往年的配角,都摆在了超市的显眼地位。 南宁市东葛路一家超市的营业员通知记者,不少传统年货都有促销,价钱优惠,根本能满足市民一站式的推销需求,很多商品都销售火爆。
工夫:2018年02月13日 15:37    来源:广西旧事网-北国早报    作者:赵劲松 何定坚    编辑:陈丽婕  
 
 下一页
 
第 [1]
[2]
[3]
 页  

狗年春节将至 市民追求土货洋货"白手"回家成新
•
作者:刘楠林
•
2018年02月17日
•
国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