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通讯:美国博物馆的“春节工夫”

作者:金书 2018年02月17日 国内新闻

  新华社记者孙丁 金悦磊 杨承霖

  10日,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细雨蒙蒙,路途下行人和车辆稀少,但是位于市中心的史密森学会美国艺术博物馆内却繁华特殊,数千民众齐聚著名的科戈德庭院,提早进入了“春节工夫”。

  吸引他们冒雨前来的是这里举行的第五届“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如今年一样,活动旨在展现传回到当下汹涌澎湃的AI浪潮,正如所有的企业都被互联网化一样,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将 AI 化。而这些互联网企业中,也包含CSDN。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还有一个历史使命——为广大的互联网公司进行AI赋能。统中国文明、增进外地民众对中国春节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一个与家人共度光阴的共同时机。

  “大家晓得往年是什么年吗?”馆长施特比希一收场便问大家。“是狗年!”记者看到不少非亚裔观众也能信口开河。随即采访的几人对中国文明中的十二生肖多少都有些理解,外地居民扎克对记者说,他就属狗,在中东方文明中,狗都代表忠实。

  收场扮演的舞狮被到场嘉宾“点睛”后立刻威风了起来,紧接着在阵阵锣鼓声中摇头晃脑、上下翻腾,引得满堂喝彩。台下观众冷冷清清,不少来晚的家长就把孩子举在肩上,小冤家们个个看得聚精会神。

  从马里兰州驱车前来的特蕾西通知记者,这是她第三次带儿子来参与“中国新年家庭日”活动,儿子卢克两年前第一次看到舞狮扮演后,常常在家模拟,所以凡是她听说有舞狮扮演,就会带儿子去观看。

  偌大的科戈德庭院张灯结彩,充溢了中国元素,弥漫着春节的气氛。除了舞狮、川剧、杂技、民乐、舞蹈等精彩纷呈的扮演,主办方还精心布置了手工艺展现与互动活动。

  记者看到,剪纸、纸伞填色、年画印制、书法等展台前都排起了长队,家长们带着孩子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体验。孩子们完成作品后欣喜若狂,还有的意犹未尽,家长们拿出手机拍摄,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些幸福时辰。

  来自临近弗吉尼亚州阿灵顿县的理查德不断在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指点两个女儿拼接白色绣球挂饰。他对记者说,“中国新年家庭日”让他和孩子们可以近间隔接触中国传统文明,有助于开阔视野。

  中国春节强调家庭团聚,理查德对此表示认同。他说,明天的活动也恰恰给了他和家人一个相聚的时机,对他来说,没有什么比与家人共度光阴更幸福的了。

  往年的活动还失掉大熊猫故土四川成都市政府、成都市外办的鼎力支持,孩子们手中填好色的纸伞上、头上戴的面具上等都有熊猫的图案,特别是现场循环播放的一段大熊猫“宝宝”的视频吸引了大人和孩子一同驻足观看。

  出生在华盛顿美国国度植物园的“宝宝”是该园的“明星”,虽然它在去年终回归故里,但“粉丝”们不断想念着它。正与五岁儿子一同观看“宝宝”视频的杰西卡说,他们一家人都很喜欢熊猫,儿子本杰明对中国的兴味就始于对熊猫的喜欢。

  据悉,异样位于华盛顿的史密森学会弗雷尔赛克勒博物馆和肯尼迪扮演艺术中心也将相继举行以中国新年为主题的庆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