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电商多维联动打假 正品网销市场发作

作者:王龙 2018年02月15日 国内新闻

  24万个淘宝疑似侵权店铺被封闭;自动删除的疑似侵权链接中,97%一上线即被封杀;全体知识产权赞扬量下降42%;每1万笔订单中仅有1.49笔为疑似假货……阿里巴巴近日对外发布《2017年阿里巴巴知识产权维护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出其打假力度。

  假货成绩是悬在电商平台头顶的一柄达摩克利斯之剑。要彻底剔除假货“毒瘤”,不只需求打假法规的落地执行,更需求企业协同打假。近年来,电商不时标准生态的同时对制假售假行为零容忍,开端采取各种手腕“追杀”假货分子。甚至运用民事诉讼手腕“追杀”售假者,“让售假者疼”,进步制售假本钱。消费晋级下,电商平台刮起的质量之风,或助力正品电商市场疾速开展。

  对假货零容忍,多电商平台打假晋级

  网络购物曾经成为消费者的消费习气,但网购到的假货也是不可胜数。中国电子商务研讨中心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用户体验与赞扬监测报告》显示,网络售假不断是近年来用户赞扬最多的抢手词。

  电商平台对货品的监管,对打击假货至关重要,直接牵涉到了数亿级消费者们的利益。令人欣喜的是,2017年马云呼吁“像管理酒驾一样管理假货”已然构成了社会共识,年末还在国度质检总局指点展开的2017“质量之光”大众评选活动中,当选“年度质量事情”。“阿里打击假货,显示出平台不会偏袒这些售假商家,这个示范效果是宏大的。”中国政法大学传达法研讨中心副主任朱巍说。

  现实上,过来的一年里,已多个平台参与了打假。去年3月,京东CEO刘强东在与央视前主播郎永淳对话中,回应了破钞者存眷的假货后果,他说:任何一个商家只需敢在京东平台卖假货,我会想尽一切编制让你破产。成立仅2年多的拼多多在2016年终就树立了打假团队,树立一系列规则,从源头预防不诚信行为。

  高压打假之下,假货销售在电商平台下流窜的数量大幅降低。“其实从全体上看,电商的冒充伪劣赞扬占工商和中消协全部赞扬的比例很低,近三年不断维持在1%-4%之间,而网购量每年都在以50%以上的速度疾速开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电子商务的开展是成功的,打假也是十分有成效的。”全国律协副会长朱征夫说。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

  正品电商市场或迎迸发

  网络批发成消费赞扬的“重灾区”已是不争的现实,保证正品和质量也成为了电商平台的共识。关于2018年中国电商市场,在继续的消费晋级浪潮之下,消费者品牌认识将继续提升,出现出珍藏保值认识、尊重知识产权、绿色安康、质量追求、特性化需求、她经济、海淘热、圈层文明等多元化的诉求,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进程,意味着消费者对电商平台质量好货的需求将愈加激烈。

  一方面,消费晋级背景下,国民正品消费认识越来越强。购置力提升促使消费导向晋级,推进新一代80后、90后为主流的消费者群体更倾向于购置正品品牌,缘由很复杂正品品牌不只代表着对商品和效劳的质量保证,其面前还有共同的设计理念、完善售后效劳的高附加值。从某种水平下去说更是一种身份的意味,远非为追求低价买一件高仿产品所能相提并论。

  另一方面,跨境电商的衰亡则为国际消费者追求享用国外品牌好货提供了全球购的客观环境,这从近几年来每逢欧美国度的黑色星期五购物节,国际就能异样掀起一片不输双11、618的购物狂欢浪潮中就可见一斑。跨境电商的衰亡也让正品电商成为一种刚需。

  针对这一消费趋向,电商平台仍须在源头、流通和售后三方面增强管理,发力“正品保证”“质量晋级”,惟有如此才无望失掉消费者的喜爱。

  高科技力气加持下,各电商平台需协同打假

  从阿里打假经历来看,其在假货防控上运用商品大脑、图像辨认算法、生物实人认证等9大“黑科技”,每时每刻都在对平台上近20亿商品停止辨认,使假货辨认与阻拦才能大幅进步,97%的假货一上线即被封杀。可见,在高科技力气的加持下,阿里打假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这个办法具有适用性,其它电商平台也可效仿之。

  “众人拾柴火焰高”。 电商平台应发扬网络的共享肉体,对假货信息停止跨平台共享,将各平台的假货数据库打通,完成全平台共享制假售假信息,以到达一致封杀违规商家、打击假货,令其在网络上无处藏身。如此,不只可以进步各家平台的打假效率,降低打假本钱,也能片面扼杀假货在网络上的生活空间。

#p#分页标题#e#

  而且,这个办法不只线上适用,线下也可以引入。毕竟如今处于新批发开展阶段,线上线下片面交融乃是大趋向,各地批发企业也均网络化,可以由政府监管部门牵头,树立全国一致的假货数据库,让各地商家都有权拜访和对接,从而完成线上线下片面交融打假,真正做到“天下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