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乡村电商】80后“最美扶贫意愿者” 建“电商

作者:何书华 2018年02月14日 国内新闻

魏先曼向客户引见电商产品

人民网重庆11月30日电(胡虹)在重庆南川区骑坪村,有一位“最美扶贫意愿者”,她叫魏先曼。她生在乡村,到大城市创业成功后,又前往乡村,应用“电商+扶贫”的方式,打通了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协助了外地贫穷农户脱贫增收。

从城市到乡村保持成就重新创业

“我有很浓重的乡村情节,绝对于城市,在乡村我觉得本人会开展更好。”魏先曼祖籍重庆万州,36岁,过来不断在重庆主城从事酒店管理任务,并且一做就是十多年,她在城市的任务曾经开展到了很不错的阶段,但是在她的女儿满月的时分,她决然通知同事:不下班了,要去乡村和同乡们一同创业。

这是从乡村走出的一位青年的坚持,也是为改动乡村产业的落前面貌的执着。

2014年,顶着家人和冤家的不解,她辞去在主城优越的酒店管理职务,离开南川区河图乡骑坪村投身扶贫创业。

年老人有冲劲是坏事,但是回乡村做什么光凭冲劲是杯水车薪的。魏先曼说,她先想过把农民的土地承包或许流转,然后去种植特征农产品。那么成绩又来了,种什么农产品是一个选择,将来市场深不可测也是一个难题。

展开剩余72%

怎样才干既保证企业的生活与开展,又能搭建起农民终身受害的平台?魏先曼大胆尝试,把时下最盛行的电商行业和扶贫嫁接一同,成立了重庆红曼农业开发无限公司,打造“淘乡村”乡村电子商务平台。

“做乡村电商管理的确跟酒店管理不一样,许多东西都得本人渐渐探索。”魏先曼说。经过对乡里状况不时看望、调查和一次次冷眼、回绝,魏先曼探索出一套本人的运营形式:以“互联网+农业”、“电商+扶贫”、“市场+公益”确定为公司开展战略,力图经过新兴的信息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等科技手腕和市场化思想来完成静态化、可继续的精准扶贫。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用真诚打动村民

“淘乡村”乡村电子商务平台强化农副产品的品牌包装,提升产品价值,减流通环节,促进农民增收。自2015年8月平台上线至今,拥有12个系列168种农副产品,线上线下买卖额打破2700万元。

魏先曼通知记者,扶贫离不开真金白银,更离不开产业开展和文明教育。在她的率领下下,红曼公司一方面与南川多个贫穷村签定了“电商扶贫”协作开发协议,在南川区6个中心乡镇树立“三进电商效劳站”,定点为群众提供代买代购、收寄包裹、文印充值、旅游征询、留守儿童之家等效劳。

另一方面,对贫穷村、贫穷家庭出产的农副产品,一概按高于外地市场价10%的特殊价钱停止上门收买。收买生猪时,每头猪都会补贴200元给农户。以市级贫穷村长坪村为例,去年“淘乡村”平台累计向长坪村贫穷户收买脆红李2千斤,鸡鸭鹅蛋1万个,土鸡、土鸭、土鹅近千只,大米30吨,代销金额40万余元。同时,她还受权“淘乡村”平台拿出买卖额的5‰,用作关爱留守儿童的专项资金。她算了一笔账,一年销售额中,有80余万元用于让利和补贴农户。

河图乡骑坪村1组的李平就“深受其利”。往年10月,他将本人的12000斤稻谷卖给红曼公司,支出15000元。如今,他养殖的中间肥猪也要出栏了,市场价钱9.5元一斤,买给电商的话,则一斤价钱可到达10.4元。这样算上去,一头猪比市场价要高出200多元,加上红曼公司还会补贴200元,一头猪可比市场普通售卖多出400多元,这让他很快乐。

李平很感激红曼公司的电商平台为他提供了这么好的销售渠道,让他不必再担忧本人的粮食和猪肉背到集市上去无人问津,更不担忧大局部的利润被贩子赚取,这让他更有动力来做好本人的种植和养殖产业。不过在提到第一次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跟魏红曼打交道时,李平不好意思的挠挠头:“第一次魏总找到我要收买农产为数亿中文用户免费提供海量、全面、及时的百科信息,并通过全新的维基平台不断改善用户对信息的创作、获取和共享方式。品时,我还担忧她是骗子。骗农户本人花钱种这种那的,到收成的时分又不见人影。是魏总用真诚打动了我!”

在魏先曼的心中,创业和扶贫都是详细而纤细的,需求梦想情怀,更需求执着追求、奋勇向前。下一步,她计划率领“淘乡村”团队进一步细分扶贫对象,优化扶贫方式,比方添加对孤寡老人、空巢老人的关心,以及强化与农业协作社的协作,加大对创业村民的产业在信息、资金、技术、管理方面的帮扶等,更好地做到让群众得利、企业受害、社会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