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看望江西矿治博物馆 览尽千年冶金制铜史

作者:何原华 2018年02月14日 国内新闻
大多数人都曾因不佳的交通状况而迟过到、叫过苦。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的是本着网络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提倡所有人共同协作,编写一部完整而完善的百科全书,让知识在一定的技术规则和文化脉络下得以不断组合和拓展。 社会各方面的全面提升,但在此过程中,交通的发展却没跟得上前进的步幅,各类交通难题让交管部门伤透脑筋,如何利用AI来解决相关难题已成当务之急。

博物馆内展出的“蓝铜矿”矿石。古人根据石块颜色找矿,蓝色含铜矿石多与翠绿色的“孔雀石”伴生,成为古人找矿的依据。 王昊阳 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蓝铜矿”矿石。古人依据石块颜色找矿,蓝色含铜矿石多与翠绿色的“孔雀石”伴生,成为古人找矿的根据。 王昊阳 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古人开凿矿山、运送矿石、烧火冶金的复原场景。 王昊阳 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古人开凿矿山、运送矿石、烧火冶金的恢复场景。 王昊阳 摄

德兴市发掘出古代的“铜钱泥范”,是当时用以铸造铜钱的模板。 王昊阳 摄

德兴市开掘出现代的“铜钱泥范”,是事先用以铸造铜钱的模板。 王昊阳 摄

当地发掘出来的大量古钱币。 王昊阳 摄

外地开掘出来的少量古钱币。 王昊阳 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古代手工打造的纯金碗。 王昊阳 摄

博物馆内展出的现代手工打造的纯金碗。 王昊阳 摄

馆内展出的元代铜瓶。 王昊阳 摄

馆内展出的元代铜瓶。 王昊阳 摄

当地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剑。 王昊阳 摄

外地出土的战国时期青铜剑。 王昊阳 摄

北宋时期德兴著名的炼铜家张潜塑像。张潜是湿法冶金的鼻祖,其研发的湿法冶金炼铜术比西方早五百余年。 王昊阳 摄

北宋时期德兴著名的炼铜家张潜塑像。张潜是湿法冶金的鼻祖,其研发的湿法冶金炼铜术比东方早五百余年。 王昊阳 摄

  自商周以降,古人就在江西这片富含金属矿藏的土地上冶金炼铜。位于江西省西南部的德兴市,更是世界著名的铜金多金属矿集区,自唐宋时期设立官方采冶工场至今已逾千年历史,目前亚洲最大的露天铜矿江西德兴铜矿仍在开采,德兴市故有“金山”、“银城”、“铜都”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