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国内新闻

未成年人直播存攀比等诸多乱象 各地探究标准办法

作者:张夕 2018年02月13日 国内新闻
原标题:未成年人直播存攀比等诸多乱象 各地探究标准办法

  “明天‘六一’,在里面玩一天,今天直播。”

  2017年6月1日,14岁的小新给本人放了一天假,并在本人加V认证的新浪微博上向粉丝们发布了这条告诉。

  2015年,12岁的小新参加“熊猫TV”平台,做起了《英雄联盟》游戏的视频直播。据理解,事先担任主播的他,月支出高达3万元。

  像小新这样的未成年视频主播,在以后的主播行业中并不少见。但是,关于这一行为,社会上的争议声响也不断存在。

  对此,湖北省武汉市开端停止制度层面的探究。

  针对备受关注的未成年人担任视频主播事情,2月1日起实施的《武汉市未成年人维护条例》规则,视频直播网站延聘未成年人担任主播或许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该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许其他监护人的赞同。

  多位专家近日在承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武汉经过立法的方式对未成年人担任主播作出规则,具有强迫约束力,有利于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但是,条例中的相关规则过于复杂,且不能完全处理网络的跨地域性等成绩。因而,建议在对未成年人维护法停止修订时,对这一行为停止标准。”

  未成年人直播存诸多乱象

  2015年,年仅12岁的小新决议和视频直播平台签约做一名游戏主播,对此,他的妈妈表达了支持的态度。

  “12岁的小孩过钢琴10级、进围棋国度队会被称为天赋儿童,为什么打到游戏巨匠就不是天赋呢?”小新的妈妈说。

  在家人的支持下,小新开端专心在任务室做游戏直播。

  对此,网络也是一片热议。事先,一份由新浪游戏发起的调查显示,在9032份问卷中,47.5%的人以为“社会对‘玩游戏’还存在成见”,40.8%的人以为“天赋不应该以传统形式培育”,还有11.7%的人则建议“不能为了玩游戏旷费学业”。

  两年多工夫过来了,小新的游戏直播之路仍然在持续,且名声越来越大。如今,在“熊猫直播”上,曾经有81万用户订阅了小新的直播。

  令人忧虑的是,在未成年人担任主播的视频直播中,存在诸多乱象。

  2017年12月,有媒体报道称,某直播平台被指有未成年人脱衣等直播,直播中甚至频繁呈现性暗示举措。一名小先生称,裸体直播不为钱,就是为“好玩”;她还为本人的粉丝比同窗多而骄傲。

  不只如此,一些直播还将场景设在了学校。

  “在某直播平台,一名用户发布了一段在课堂内一名小先生‘跳舞’引发同窗围观的视频,其点赞量为2.6万次,评论数量为998,之所以惹起网友点赞和评论,居然是由于这名小先生的舞姿妩媚。”河北省人大代表、保定市公安局莲池分局裕华路派出所指点员唐明宇举例说。

  在近日举行的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唐明宇在提交的建议中提出,标准河北省校园内运用网络直播平台、小视频软件传达等行为。

  未成年人担任主播具负面影响

  多位专家近日在承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成年人做网络主播和视频主播,不只影响了本人的学习与生长,还会给同龄的观众带来不利影响。

  广东省律师协会政府法律参谋专业委员会委员陈一天在承受记者采访时以为,未成年人的身心都处于生长阶段,无论是知识构造、社会经历、人生阅历,还是价值观念,都处于稚嫩的开展生长期,具有性格不波动、易受影响、自控力差等特点。

  “时下,网络主播已成为一种职业,全职对未成年人来说显然是不能够的,而兼职则必定影响其正常的学习生活。长工夫对着电脑或许手机,必定形成视力下降等身体损伤。同时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在这个进程中,也极易构成瘾癖,沉溺其中而难以自拔。此外,网络的虚拟性必定会影响到未成年人在理想生活中的正常人际交往,在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气还未养成之前,这种负面影响能够会大到难以想象,甚至有能够会呈现人际交往妨碍等成绩。”陈一天说。

  在陈一天看来,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网络主播一对多的开放性与互动性特征,极易招致未成年人遭到网络低俗、不良文明的影响,从而构成心思妨碍或许做出不良行为。“理想中,网络主播播种的并不是只要赞赏和表扬,还有少量的贬损、咒骂、曲解与讥讽,甚至是要挟与唆使,允许未成年人停止网络直播,无异于把肉放在砧板上,未成年人如何面对与接受,都是必需要思索的成绩。”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讨中心特约研讨员赵占领在承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未成年人做网络主播,和他们的次要义务不相符。“由于未成年人次要还是处于一个学习知识、增长身手的阶段,当然,也不扫除可以参与一些无益身心的活动。但是,做网络主播而且以此为业,就必定招致其偏离本应有的生活重心。”

  “未成年人去当网络主播,他的粉丝能够大多是未成年人,假如主播的行为不当,很容易会对其他未成年人带来一些不良的示范引导作用。”赵占领说。

  陈一天以为,在直播进程中,同龄人彼此之间的互动、模拟、攀比以及直播界盛行的打赏规则,都有能够在单方的心灵与生长进程中留下难以估量的潜在影响。

  武汉条例表现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维护

  新浪微博数据中心发布的《2016年直播行业洞察报告》显示,截至报揭发布时,全国共发生了200家直播平台,11岁至16岁的网络主播占到总数的12%。

  结合网络主播的基数而言,这样的占比并不算少。

  近几年,各地也在探究对未成年人担任主播的标准办法。

  2016年,多家从事网络扮演的次要企业担任人曾共同发布《北京网络直播行业自律条约》,承诺一切主播必需实名认证,不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

  但是,不久前某直播平台的未成年人脱衣、露体直播,将行业自律的初衷击得粉碎。

  在这样的背景下,《武汉市很多朋友说,共享纸巾机是一个广告机,但我们不是这样定义它,我们定义它是一个互联网跟物联网结合的终端机,从线下吸入流量,重新回到线上,以共享纸巾项目作为流量入口,打造全国物联网社交共享大平台。未成年人维护条例》的出台,备受关注。

  “在此之前,有关制止未成年人做网络主播的成绩,仅仅是经过行业自律条约的方式,由各家网络直播平台自行落实,由于这种方式没有法律强迫约束力,理论中的效果也不太理想,仍有网络直播平台放宽主播门槛,默许甚至纵容未成年人做主播。如今,武汉经过立法的方式作出明白规则,关于标准未成年人做网络主播的行为,效果会更好。”赵占领指出。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中国法学会民法学研讨会副秘书长王雷在承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条例的规则,总体上契合民法总则第十九条的规则。

  民法总则第十九条规则,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才能人,施行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许经其法定代理人赞同、追认,但是可以独立施行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许与其年龄、智力相顺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未成年人担任网络主播的行为,自身不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看法的纯获利益的行为,甚至也不能复杂说,属于八周岁以上与未成年人年龄、智力相顺应的行为。条例规则,未成年人担任主播需失掉监护人赞同,这表现了关于未成年人特殊优先维护的立法肉体,总体上契合民法总则的相应规则。”王雷说。

  建议修正未成年人维护法

  专家以为,《武汉市未成年人维护条例》在起到示范作用的同时,也有缺乏之处需求完善。

  王雷以为,条例关于未成年人担任视频主播方面的规则,显得过于复杂。“例如,关于未成年人担任主播后从事的其他网络行为,如何判别是纯获利的行为,如何判别是与年龄、智力相顺应的行为等等,都没有作出更为细致的规则。”

  “针对条例中未细化的内容,有必要在民法总则的下位法中停止细化,对未成年人不同类型的网络行为停止分类。例如,哪些是纯获利的行为,哪些是与年龄、智力相顺应的行为,哪些是严厉制止的行为等等,都需求国度层面的立法中作出规则。”王雷说。

  “允许未成年人去从事一种职业,并获取报酬,这是分明违背相关法律规则的。休息法第十五条规则,制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制止运用童工规则》等法规也明白规则制止运用童工。”陈一天指出。

  “武汉的条例规则,视频直播网站延聘未成年人担任主播或许为未成年人提供主播注册通道,该当征得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许其他监护人的赞同。但是,却没有明白规则‘征得’的方式,终究是当面征得、书信征得、电话征得、网络邮件征得、网络注册协议征得中的哪一种,或许是都可以呢?假如每一种都可以,那么该规则并不是对未成年人停止网络直播所作的限制,而是给片面放开未成年人停止网络直播提供了受权的法律根据。”陈一天说。

  对此,陈一天建议国度以修订未成年人维护法的方式,片面制止未成年人注册网络直播平台账号以及以网络主播的身份停止网络直播。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则以为,假如未成年人的直播内容积极向上,不影响正常的生活,没必要全盘否认。“但是,在未成年人直播进程中,一定要停止实时监控,一旦呈现守法的内容,该当及时制止。”

  专家以为,由于网络的无边界性,中央立法并缺乏以将未成年人挡在不良的网络直播外。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讨院客座研讨员夏学民以为,武汉一地的立法缺乏以构成完善的维护机制,应将这一中央立法上升为全国立法,以法律强迫力确保未成年人不得私自涉入网络主播范畴。同时,要制定分级规范,对穿着、表情、声响、举动加以标准。

  “网络直播平台的运营都带有跨地域性,中央出台法规只对在该地有运营实体的平台有影响,因而还是有局限性,建议经过全国性的立法予以处理。”赵占领说。记者 蒲晓磊

(责编:仝宗莉、赵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