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橘子包一层膜,人工一天干10小时,最多只能包300公斤。怎样进步效率、加重农民担负?一个普通的橘农,没有一本参考工具书,没有一张设计图纸,也没有古代化的加工设备和场所,却创造了一个小时就能包装200公斤的水果塑膜简易包装机,大大束缚了橘农的双手。
这位普通橘农叫舒荣祥,衢州市衢江区周家乡上林村人,同乡们口中的“泥腿子创造家”, 5年的探索和理论,他取得了一个国度专利。
衢江区是“中国柑之乡”,舒荣祥的地里每年能产6500公斤柑橘,为了给柑橘包膜,一家人累得腰酸背疼。而如今的青壮劳力大都外出打工,包柑橘成了农家的一大懊恼。能不能模拟人工包装流程造台机器?2001年,舒荣祥和两个冤家一算计,决议试试看。
失败,失败,再失败……舒荣祥面临着工夫的考验,两个冤家相继得到决心加入了。村里也有人劝他:拿锄头的手只能种庄稼,还是多花点工夫管管田里吧。
舒荣祥不肯保持。他置信本人的想象在实际上是可行的,只需坚持就一定能成功。他更专心肠扑到了造机器上:常常跑到外地机械加工企业去学习技术;把想好的零件图样画上去后,到废品公司找资料搞加工。为了造机器,他经常在房间里一蹲就是一整天,好几次蹲到腰都伸不直了,只好躺在地上再渐渐地爬起来。小孩子不理解状况都说他“不出去干活,天天在楼上玩”。村里人劝不动他,笑他造机器造傻掉了。
几年后的明天,舒荣祥给记者演示了水果塑膜简易包装机:通上电源后,柑橘从机器的一头出来,只见送膜、启齿、封底、水果装袋和封口,2秒钟后从另一头出来时,曾经包装好了。看似复杂的顺序,舒荣祥说:“事先光处理‘启齿’成绩就花了一年多工夫。等包装机组装成型,市场上包柑橘的高压塑料膜保鲜袋因牢度不够加入市场,大家改用高压塑料膜保鲜袋了。这一下,前两年花的功夫都白费,又得从头再来……”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底,水果塑膜简易包装机终于研制成功:均匀2.5秒包装1个柑橘,比手工操作快了七八倍。舒荣祥家里的柑橘,原来他和妻子每天从清晨包到深夜,十几天赋竣工,如今3天就行了。往年1月,他领到了国度知互联网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消费渠道的普及,使得支付市场将在不久的将来继续呈现更加美好的增长前景。识产权局颁发的“适用新型专利证书”,专家的评语是:该机构造简易、制形成本昂贵,完成了以家庭为单位的机械化包装水果,填补了小型水果包装机械范畴的空白。
由于看好包装机的市场前景,龙游林海果蔬机械无限公司找到舒荣祥,请他以技术入股方式和他们协作。包装机消费线不久将投入试运转。
村民开端对舒荣祥刮目相看。许多人都预备买他创造的机器:“荣祥创造的这个包装机器真好,最好往年就能用上。”
编后:舒荣祥的创新创业故事读来让人打动,我们希望更多的普通人像舒荣祥一样不怕失败、勇于创新创业,协助农民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