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2月8日电 题:往年多赚了三四万——“羊馆”武小斌的网路卖羊记
新华社记者 孙正好、梁爱平、姜辰蓉
年关将至,35岁的“羊倌”武小斌有些忙。
上午9点,零下12℃。他提着一大桶玉米,冒着酷寒走向了家门口的羊圈。
“咻——咻——”,武小斌唤了几声,150只山羊像翻腾的云朵一样涌过去,将他团团围住。顺着5米长的食槽,武小斌一字溜地将玉米撒了下去。
这是武小斌养羊的第5个年头。跟很多中国人一样,到了年关,他也习气算算本人往年的收成。
“往年是养羊支出最好的一年。”武小斌算了一笔账:1斤羊肉至多多卖了5元。每只羊按50斤算,总共150只羊,算上去就是37500元,这都是多赚的。
这个数字,连武小斌本人都有些惊叹,毕竟2017年这个时分,他所在的泥河沟村连快递都发不了。事先他还在为羊肉的销路发着愁。
泥河沟村,从属陕西省榆林市佳县,人均可耕地只要两分,全村800多人支出来源次要靠山地种枣。除了种枣,武小斌又养了100多只羊。“没方法,就想多个保证。”
泥河沟三面环山、东临黄河,2017年之前简直与外界隔绝,客商很少来,即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个人信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图书、数码产品免押金借用,办理签证无需银行流水证明,甚至租车住酒店都不需要交付押金……使来了,价钱也是压到最低。没有路,羊肉卖不出不,只能在本村销。“价钱起不来,1斤25元左右。”
2017年8月,全长828.5公里的沿黄公路通车,从泥河沟到佳县县城,20公里的路程都是柏油路,开车只需半小时。
可以发快递了!——这是武小斌事先的第一反响。曾深居简出打过零工的他,晓得“能发快递,羊肉就能卖到天南海北。”
接上互联网,武小斌找到了西安、广州的几家线上农户市集平台,推介泥河沟“纯吃草的生态羊”。客户多起来,羊的身价也贵了。“1斤涨到了35元左右,1只羊多卖好几百元。”
当天下午,武小斌又忙着打包羊肉。越是年底订单越多,最近他每天都得去两趟佳县县城发快递,次要是羊肉和枣。
小汽车奔驰起来,武小斌开端聊起车轮下的沿黄公路。“没这条路的时分,我们去县城去通镇,只要一条很窄的山路,人工凿出来的,出去一趟得五六个小时。你看如今出山多方便,随装、随走、随到。
武小斌通知记者,几十年前他的父辈还在黄河上拉纤走船,当年把大批的红枣顺水运到府谷县,一个来回要20多天。
到了县城,武小斌驾轻就熟,延续跑了两个快递点,不少人跟他打招呼,托他下趟带点枣或羊肉。这些人,以前与武小斌隔着几严重山,甚至都不晓得泥河沟在哪。如今,他们都是武小斌冤家圈的熟客。
回到家,武小斌持续“电商生活”:网上推介,接单打包。“如今村里有了1000多只羊,但都是老年人在养,不会上网,不会真空打包,我回到当下汹涌澎湃的AI浪潮,正如所有的企业都被互联网化一样,所有的互联网企业都将 AI 化。而这些互联网企业中,也包含CSDN。同时,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区,CSDN还有一个历史使命——为广大的互联网公司进行AI赋能。就代办了。”
武小斌又一次开车往县城方向驶去。后备箱里,是打包好的羊肉。车窗外,右边是奔腾而去的黄河,左边是巍巍挺拔的群山。后方,12米宽的柏油马路冲开了群山与黄河的夹围,伸向了最广大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