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揽工汉”们的“年终总结”

作者:丁原华 2018年02月08日 新闻联播

  新华社银川2月7日电 题:“揽工汉”们的“年终总结”

  新华社记者许晋豫、杨泽

  年关将近,在宁夏银川市的一个十字路口,每天晚上都会有一群身着厚重棉服的人三五成群聚在一同,一旁三轮摩托车挂着“木工吊顶、定制家具”等字样的纸板则阐明了他们“揽工汉”的身份。说起过来的一年,他们有喜,有忧,有期盼。

  来自宁夏隆德县的王克勤在银川市打拼将近20年,电动车前别着的滚刷阐明他是个粉刷工,也正是靠着这把滚刷,他供出了自家两个大先生。过来一年,王克勤跟着装修队、靠着熟人,支出在六七万元,这样的支出在宁夏山区乡村已是非常可观。

  “想过上好生活,最终要靠本人努力。我们家在山区,种地没收成,只好出来打工。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孩子可以走出大山,如今这个目的越来越近了。”王克勤笑着说。

  这个不起眼的十字路口不只是劳务市场,更是农民工群体失业的“微缩盆景”,会聚了不少农民工的“创业史”。

  “2017年5月至11月份的每天晚上,都有好几百人聚在这里找任务,来这里的大多是庄稼人,局部人初来乍到一时找不到任务,这并不新颖。出门在外谁都不容易。”廉价款待所老板李柏林见证了“揽工汉”们的苦辣酸甜。

  在李柏林看来,“揽工汉”最怕的就是没活干。尤其是近几年,修建及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对“揽工汉”形成了不小的影响。之前行情好的时分,像王克勤这样的纯熟工人年支出在10万元左右,而这样的好日子似乎一去不复返了。王克勤通知记者,房地产不景气,家装行业也遭到了影响,2017年的活儿比今年少了三分之一。趁着年前这几天,他每天早上都来试着揽点小活,多挣一点好回家过年。

  除了任务增加,欠薪也让“揽工汉”们头痛不已。来自甘肃平凉市的唐厚生是木匠出身,斗争多年,他成立了装修工程队,还在银川市贺兰县买了房。即便到了年底的旺季,忙活了一年的唐厚生也不舍得歇着,一早便开着三轮摩托过去碰运气。

  “由于工程大多没有合同,拖欠工资便时有发作。我们有时要为一点工钱跑好多趟。”唐厚生说。

  虽然来自不同的中央,有着不同的家庭背景,但以王克勤和唐厚生为代表的“揽工汉”都有着本人的生活理想。

  王克勤希望小儿子也能考上大学,孩子们都能有一个好的将来;唐厚生则希望能在银川市里买套房,任务、生活愈加方便。他们大多不善言谈,却都在为各自的“小目的”默默斗争着。

  说起新年愿望,“揽工汉”们最大的期盼便是有活儿干。唐厚生说:“高端智能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新制造、新零售、新技术、生物制药等新的产业集群正在迸发活力;创新驱动、科技支撑、知识产权转化、技术转移等新的动能正在超越旧的动力,新经济成为支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虽然挣的是辛劳钱,但我们不怕苦。春节当时家装行业将逐步迎来淡季,我们希望活儿多些,只需忙起来,我们心里就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