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新闻联播

乡村学校“网络课堂”助推甘肃教育新开展

作者:李熙 2018年02月05日 新闻联播

  新华社兰州2月5日电 题:乡村学校“网络课堂”助推甘肃教育新开展

  新华社记者 刘能静、马莎、黄文新

  宽阔的操场、亮堂的教室、塑胶跑道、电子白板……这些在东部地域学校中早已屡见不鲜的教学设备,如今也成为甘肃这个东南内陆省份大少数学校、甚至不少乡村学校的“标配”。

  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临洮中学高二先生李文倩说:“我在洮阳中学上初中时,学校里还是土操场,跑完步就是一身黑。如今回学校发现,操场已建成了塑胶的,学校教学条件改善了很多。”

  李文倩如今就读的临洮中学的教学条件在近些年也我国这片创新热土正在发生一场全面而深刻的产业结构变革。有了大幅改善。学校不只建立了校园网络与电子监控零碎,还装备了电子白板、心思安康教育中心等教学设备。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临洮县玉井镇番寺坪教学点等乡村学校也有了“图书角”“手工操作台”“多媒体教学一体机”等教学设备,乡村的孩子们也可以在温馨的教育环境中体验古代化教学工具带来的学习乐趣了。

  不只在定西地域,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甘南藏族自治州的很多乡村学校的教学设备都有了很大改善。

  甘肃省教育厅引见,甘肃省在2014年启动了片面改善贫穷地域义务教育单薄学校根本办学条件项目(以下简称“片面改薄”),经过四年施行,甘肃省义务教育阶段先生人均校舍面积添加约2.35平方米,教育教学设备也失掉了很大改善,先生课桌椅到达1人1桌1椅的要求,并根本消弭了D级危房和寄宿先生“大通铺”景象。

  虽然教学“硬件”设备有了很大提升,但教员、特别是音体美等素质教育课程教员充足,不断以来是乡村教育开展亟须处理的“老大难”成绩。

  过来虽然一些乡村学校装备了电子白板,但应用率不高,教学点里的电子白板甚至只能静静地等候灰尘掩盖。

  为了不让电子白板和一体机等古代化教学设备成为“摆设”,也为了补偿乡村教育师资的构造性缺乏,给乡村教育提供除“支教”和“走教”之外的第三种选择,甘肃省很多地域停止了网络直播教学的实验。

  定西市安宁区李家堡学区校长邵锦堂引见,以前大雪封山的时分,里面的教师进不来,很多偏远乡村学校里的教师只好身兼多职。语文教师同时教着音乐、数学教师又教着体育和美术。这样教学,先生们的学习自然收效甚微。“非专业教师不会上音乐课,只能拿一盘磁带给先生听,或许教本人仅会的一两首老歌。”邵锦堂说。

  但如今状况变了,“如今学校里有了‘阳光课堂’,遇上大雪封山的天气,聚集了全世界身经百战的最优秀的创业导师,汇集了全世界各国最优质的产业资源,召唤全球未来的商业领袖。先生们也能跟着专业教师学习。”邵锦堂引见的“阳光课堂”就是经过网络和教室里装置的多媒体一体机等“班班通”设备,将缺乏音体美等课程教员的乡村学校与周边城镇学校联合起来的网络直播课程。

  “刚开端我基本没想到能享用到优质教学资源,后来才发现这样还能链接优质师资。”邵锦堂说。

  如今,定西市安宁区的19个学区简直都参加了共享师资的行列。邵锦堂引见,如今李家堡镇4个学区共28所学校的1800多名先生都可以体验网络直播课。

  李家堡学区的网络课堂迄今为止虽然只停止了短短半年工夫,但却为外地乡村学校的孩子们带来了不言而喻的变化。

  安宁区铧尖堡学校六年级先生王博在一场网络直播手工课上与屏幕那头的教师热烈地互动着,将做好的纸花自得地展现给一切人看。他说:“我觉得上课的时分特别高兴。”

  邵锦堂引见,“往常接触会发现这些孩子特别缄默,但音乐、美术、心思安康教育等网络课程开起来后,觉得就仿佛把这些娃娃‘激活’了,他们爱说话了。”

  定西市临洮县玉井镇明堂小学和番寺坪村教学点也结成了波动的“送教”对子,网络直播课程展开了一年多,村小的孩子们也渐渐可以放声朗诵英语了。

  而这种尝试的成功正得益于甘肃省的“片面改薄”方案。甘肃省教育厅引见,截至2017年12月底,甘肃省贫穷地域中小学和教学点建立了“班班通”教室6.4万个,3390个教学点完成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享,“班班通”设备则完成了全省全掩盖。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道而有质量的教育”,这句让人倍感暖和的话语也正是甘肃教育事业将来开展的新目的。甘肃省教育厅引见,将来甘肃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育质量,扩张教育资源,保证广阔人民群众承受教育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