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新闻 > 热点话题

谨防实物抵薪堕入权益窘境

作者:高原远 2018年02月02日 热点话题

  原标题:谨防实物抵薪堕入权益窘境

  理想生活中,私“拿”公司财物抵薪而被判刑的案例并不少见。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自然不对,不过对休息者而言,也要切忌莽撞行事,要看法到依法维权最重要

  近年来,在农民工讨薪进程中,有企业用酒、饭票、超市购物卡、库存产品等抵工资;同时,也不乏农民工私“拿”老板钱财、企业办公消费设备抵工资等状况。那么,“实物抵薪”能否合法?对此,律师表示,工资该当以法定货币领取,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领取,而农民工私“拿”公司财物能够涉嫌立功(2月1日《工人日报》)。

  实物抵薪合法吗?关于企业管理者而言,经过实物的方式冲抵员工工资,从道理上没什么成绩,尤其是对一些窘境中的企业而言,实物抵薪或许也是无法之举。关于被欠薪者而言,其为了本人的利益私拿企业财富抵工资,外表上看情有可原,从法理上讲却站不住脚的。况且,实物抵薪也容易堕入权益窘境。

  首先,实物抵薪与法律肉体相违犯。比方,工资领取暂行规则第五条规则,工资该当以法定货币领取。不得以实物及有价证券替代货币领取。这就意味着,以货币方式领取工资属于强迫性条款,即使劳资单方达成分歧意见,也不能打破法律规则。无论是何种缘由形成的实物抵薪,都难以遭到法律的维护。

  其次,实物抵薪将转嫁企业运营风险。诚如有律师婉言,用实物抵扣工资实践上是将企业的运营风险转嫁给休息者。最粗浅的道理就是,产品卖出去就能赚到钱,卖不出去就只能两手空空没支出。而企业经过实物抵薪却能落得个一身轻松。对员工来说,这些产品若真无实践用途,那就既不能变现,又舍不得扔掉,最终既糜费了资源,又损害了本身权益。

  再者,实物抵薪这一行为自身也能够冒犯法律。理想生活中,私“拿”公司财物抵薪而被判刑的案例并不少见。黑心老板拖欠工资自然不对,不过对休息者而言,也要切忌莽撞行事,要看法到依法维权最重要。走极端或许私“拿”公司财物抵薪,虽可以解一时之恨,但终归是法律所不允许的,更有能够让本人有理变成在理。

  要躲避因实物抵薪形成的权益窘境,一方面,需求用人单位严厉遵法行事。休息法第五十条明白规则,工资该当以货币方式按月领取给休息者自己,不得克扣或许无故拖欠休息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本就应该遵守法律,尊重休息者,即使消费运营困难,也不能拖欠休息者的工资,更不能靠实物抵薪来糊弄休息者。

  另一方面,休息者对实物抵薪应该有一个片面的看法,要勇于对企业的这种行为说“不”。休息者要看法到维护合法权益也要经过合理途径,要运用法律武器。同时,休息监察部门也应增强对用人单位的监视反省,力争从源头上预防欠薪成绩,无效遏制由欠薪招致的不良事情的发作。(杨李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