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算账见格式
陈云同志的终身与算盘结缘。暮年时曾戏称:“我是算账派,脑子里无数目字。”他不但算经济账,为党和人民当好家,管好钱袋子,而且算政治账。他曾说过,一团体任务有了成果,第一要归功于人民,第二要归功于党,第三才是本人,这个顺序颠倒不得。陈云同志擅长算好成果账、政治账,终身严谨,终身洁白,公正无私,成为共产党人的榜样。
但是,在理想生活中,却有近一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于互联网金融的管理力度,各种管理政策不断出台,不少业内人士对于互联网金融都保持着谨慎看好的态度,但是安方丹却保持了乐观的态度,她认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在当前是“风口上的大象”,技术正是这股风的原动力。人这样算账:“我把一个落后地域的任务带到了全国前列,觉得多拿一点心安理得。”还有人这么算账:“担任指导职务后,任务有了成果,身边又多了许多恭维,于是常常问本人:任务这么辛劳,就不能犒赏本人吗?”这两段不同贪官忏悔录中的话如出一辙,算的都是一己之私,令人掩卷长叹。
有人给锒铛入狱的贪腐官员算了“7笔账”:政治账——自毁前程;经济账——倾家荡产;声誉账——声名狼藉;家庭账——妻离子散;亲情账——孤家寡人;自在账——身陷囹圄;安康账——身心憔悴。这样的分析振聋发聩,提示人们算坏人生得失账是何其重要。
现实上,怎样算账,站在什么角度算账,算大账还是算小账,表现出一团体的境界和格式。宋代范仲淹每天早晨睡觉之前,都有“自计”的习气:“自计一日食饮赡养之费及所为之事。”也就是算一算本人拿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情能否相称、本人亏不亏心。假如相称,“则鼾鼻熟寐”,反之“则终夕不能安息,明日必求所以称之者”。这样算账,算出的是常思己过的律己肉体,算出的是勤政廉政的进取动力。
中科院卢永根院士把自勉自励的话誊写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当他把一生880万元积存捐赠给农业教育时,又说了这样一番朴实的话:“党培育了我,将团体财富还给国度,是作最初的奉献。”按卢永根的奉献,这个880万是他应得的,但他却无偿捐赠出来造福社会,而本人却过着贫寒的生活。这也是一种算账,算出的是无私贡献的情怀,算出的是高远的人生追求。
毛泽东同志曾在一首诗中写道:“管却自家身与心,胸中日月常新美。”一伴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生活的日趋成熟,芝麻信用高分和良好的个人征信记录,不仅可以办理贷款、申请信用卡延伸你的财富,更能大大便利我们的生活。个懂得算账、算大账的人,自然不会把辛劳、奉献作为讨取的筹码,懂得摆正团体和个人、团体和组织的关系,把功绩和成果记在党和人民的账上;一个懂得算政治账、算人心账的人,自然不会以罔顾民情、违犯民意为代价,懂得人心就是政治,盲目做到知敬畏、明是非,知进退、有取舍。这样的人生方有大襟怀、大境界、大格式,渐入“事能知足心常惬”的人生之境,绘就“胸中日月常新美”的人生画卷。(向贤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