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垄绿色减产提质技术是土壤耕作技术上的严重创新,它先进性强、适用性广,到达同类研讨国际抢先程度。”1月1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洪程宣布了评价专家组对广西粉垄技术的评价后果。
当天,农业部科技开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对广西农科院经济作物研讨所、广西五丰机械无限公司等结合研发的“粉垄绿色减产提质耕作技术及使用”项目停止科技效果评价。专家组经过严厉评审,做出上述评价。
2017年,“粉垄绿色技术”被农业部列为主推技术。广西只要两项技术入围。
目前,我国化肥、农药过量施用,比世界均匀高出2倍以上。为什么会呈现这一状况?土地承包到户40年来,农户很少搞深翻深松,一朝一夕,坚固板结的犁底层障碍作物根系下扎,没法应用更深土壤的水及营养。加上农家肥施放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日渐瘠薄。为了有产出只能多施化肥多浇水,如此循环,农业净化加剧。
粉垄技术有的放矢,做足“深耕”文章,活化调动尚未充沛应用的深层土壤资源,促进光温水气等资源的高效应用,到达农作物的减产和绿色可继续开展的效果。粉垄技术创造人、广西农科院研讨员韦本辉解释:经过粉垄机超深旋耕之后,比迁延机耕地加深1倍而不乱土层,完成最大化敌对应用土壤营养、水分和氧气。同时,土壤在螺旋形钻头刀片疾速切割中取得霎时低温处置而悬浮,激活了土壤的速效营养。经检测,粉垄土壤速效营养比迁延机耕作添加10%-30%;粉垄过的土壤遇到泡水也不容易粘结,坚持疏松。
10年来,中国农科院等多家单位对22个省(市、自治区)的粉垄示范田测产统计显示,粉垄田在增加化肥施用量的状况下也能减产提质,每产出100公斤粮食其化肥用量跟对照田相比增加0.35-4.29公斤,减幅达10.81%-30.99%。最难得的是,土壤粉垄一次可以延续6年减产。
专家组成员之一、中国迷信院张正斌研讨员从2013年起跟踪调研粉垄水稻、甘蔗、木薯、玉米栽培推行项目,对粉垄的保水效果点赞:“粉垄属最佳‘雨养农业’,处理了干旱、半干旱和时节性干旱中央的缺水难题。”
“农作物消费要以根为本,粉垄后土壤更为疏松,氧气更充足。农作物的根系兴旺深扎,就能成倍地吸收存储水分,这在靠雨水养活的干旱地域农作物来说尤其可贵。”张正斌说。
这是粉垄甘蔗高产高糖的缘由之一。2017年12月27日,在隆安县那桐镇旱地粉垄雨养高效种植甘蔗项目经过验收,粉垄亩产甘蔗9.57吨,比传统种植减产2.52吨,增幅到达35.8%。
粉垄技术在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物上的实验后果证明,在用水量上,粉垄每亩减产粮食93.37-208.32公斤,以每公斤粮食产出需求耗水0.41立方米计,相当于每亩可节省灌溉用水38.42-85.41立方米。
记者理解到,粉垄技术10年来曾经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33种作物上示范使用,示范面积达150多万亩,经过了不同生态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的考验,减产、提质、增效明显,且技术复杂易行,显示了顺应性很广的特点。(记者 李新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