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省农牧厅得悉,我省将放慢促进一村一品开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到达1000个以上,在全省构成一批主导产业愈加突出、品牌优势愈加分明、乡村经济更具生机、农民生活愈加富有的经济强村、产业强镇,以不时拓宽农民失业和增收渠道,确保每个村都有一个特征产业和产品。
为完成上述目的,我省将结合外地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鼎力开展草食畜、优质林果、蔬菜、中药材、马铃薯、古代制种、中央性特征产品等优势产业和质量优秀、特征分明、附加值高的名优特新农产品;充沛发扬各地农业资源的比拟优势,激起区域经济开展生机,推进专业村镇与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协作,积极展开适用技术研发、转化、推行和使用;实行规范化消费,树立可追溯体系,进步农产质量量平安;扶持专业村镇开展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作社等古代农业新型运营主体,增强农产品产销对接,进步农产品商品化水平;围绕优势主导产业,积极开发休闲观光、文明传承、生态维护等农业多种功用,放慢培育一批特征分明、类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专业村镇。
经过以上举措,推进农业专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消费,促进特征优势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电子商务、乡村旅游业和休闲农业等片面开展。力争到“十三五”末,全省一村一品专业村镇到达1000个以上,掩盖的产业范畴不时拓展,辐射带动效应愈加明显,吸引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管理等要素向主导产品聚集,主导产业产值占专业村农业产值的比重到达65%以上。一村一品掩盖的种类不时增多,专业村镇根本完成规范化消费,其中:经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比重到达80%以上,经过绿色食品认证的比重到达50%以上,打造一批具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村一品开展带动农民致富效果明显,专业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支出高于所在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支出20%以上,专业村所在乡镇农民人均可支配支出高于本县郊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支出15%以上。(记者 孙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