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月22日电(记者黎华玲)“周转房让本土人安心留上去。没有了后顾之忧,任务更投入。”周末,重庆市江津区西湖镇卫生院医生刘丹快乐地布置着本人的新家,预备迎接新春佳节。
据理解,为处理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住房难”成绩,2017年江津区先后投入1040万元在该区的蔡家、永兴、西湖、吴滩等镇街,建成208套基层卫生院周转房,保证职工住房,波动了基层医疗队伍。其中,刘丹所在的西湖卫生院建了21套周转房。
去年底,刘丹和同事快乐地搬进周转房。刘丹以为,周转房让她这样的外地人愈加安心肠扎根乡镇卫生院,为外地老百姓的安康护航。
近年来,随着群众安康需求添加,群众对卫生人才队伍建立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基层卫生院队伍不波动,条件差、无住房,是留不住人才的重要缘由。
为破解这一难题,江津区卫生计生委对各镇街卫生计生院职工住房状况停止调查摸底,并与区财政局、区发改委、区疆土房管局、区规划局等部门协调。从2017年起,江津区按“先急后缓,先山区后平坝,分步施行”的准绳,将基层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立归入全区民生实事,并着手施行基层卫生院周转房的建立改造任务。
据引见,基层卫生院职工周转房建立次要应用闲置房屋停止改造,不只降低了房屋建立本钱,更在无效处理基层卫生院医务人员“住房难”的同时,盘活了闲置固定资产,使其增值保值。
据引见,2018年至2020年,江津区将按方案建立350余套基层卫生院周转房,到“十三五”末,可根本处理基层卫生院职工住房困难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