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外交学者网站5月15日报道称,美国海军延宕已久的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首舰“福特”号(CVN-78)于本月开始验收试验。福特级航母是美国最新一级的航母,这艘新航母定于5月29日前驶向大海接受验收试验。上个月,该航母成功地完成了船厂海试。福特级航母的一大技术亮点在于其装备了通用原子能公司的新型电磁飞机弹射系统。
美国海军最新型航母“福特”号进行海试
然而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了对电磁弹射系统的批评之声,他认为美国海军应该放弃电磁弹射器,而重新使用“便宜而可靠”的蒸汽动力弹射和回收系统。众所周知,自蒸汽弹射技术登上航母以来,其发展至今已近性能挖掘极限,电磁弹射才是代表未来的新技术方向,特朗普此时对电磁弹射系统毫不留情的批评显然有些令人匪夷所思。
登上航母视察的美国总统特朗普,他对电磁弹射器提出了批评
那么,电磁弹射系统为何遭特朗普怒怼?未来的中国国产弹射型航母是否应摒弃电磁弹射?请看花熊的分析:
不可靠是假,想省钱是真——特朗普或用“F-35模式”对供货商砍价
特朗普怼美国海军为福特级航母选用电磁弹射器的最“靠谱”理由是,当前电磁弹射器的可靠性远低于成熟的蒸汽弹射器。在去年6月针对“福特”号的一份报告中就曾提到,其电磁弹射器平均弹射400次就会出现一次严重故障,但是原计划是4166次弹射才会出现一次严重故障,可以说远远不能达标。
美国海军航母的日出动架次是全世界最高的
平心而论,400次这个数字确实难以令人接受。10年前的1997年,美国海军“尼米兹”号航母在一次为期四天的大型演习中,共出动战机771架次,平均每天起飞近200架次。阿富汗战争期间,尼米兹级日均起飞90至100架次战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期间,日出动量在120架次左右,单日最大出动高达230架次……
正在对电磁弹射系统进行维护的美军技术人员
显然,从以上案例来看的话,平均弹射400次就出现一次严重故障的电磁弹射器的的确确难以说得过去。对于美国航母来说,大吨位保证的就是大载机量,而大载机量就是为保证大强度的出动率,如果电磁弹射成了“阿喀琉斯之踵”,那确实不如继续用蒸汽弹射来得划算。
但是,这是否意味着特朗普的“一针见血”将使得美军下一代航母重回蒸汽弹射呢?花熊以为其可能性不大。
福特级航母的二三号舰也都确定使用并订购了电磁弹射器
第一,不仅是福特级首舰“福特”号,该级的二三号舰也都早已确定使用电磁弹射器,并同供货商签署了合同。此时违约,意味着美军起码要向身为供货商的通用原子能公司支付起码2倍(甚至可能不止)的违约金,这并非一笔小数目。
第二,如果说违约金在财大气粗的美军眼中不算啥,那对已经设计好的航母进行大刀阔斧的修改乃至重建,以重新回归蒸汽弹射之路,那这个代价可就不是“一星半点”的了。人力、物力、财力……这些成本虽比不上新造一艘航母来得多,但肯定要比弹射器违约金多得多。不仅如此,自下水后已拖延4年的“福特”号恐怕还要因此再拖上几年才能交付,美国海军等得了么?
美国海军恐怕很难接受一艘战斗力并无大幅度提升的新航母
第三,就算美国海军能等,但其会接受一艘因依旧使用传统蒸汽弹射器,使得在出动量和出动率上同现有装备相比并无明显优势的航母吗?若没有与现有的“尼米兹”级航母拉开代差优势,那美国海军又有何必要下了这么大的力气研发新一代航母呢?
很显然,美国海军不可能看不到这三点,而美国海军能看到的,总统特朗普更不会看不出来。那特朗普此番高调地向福特级航母和电磁弹射器“开火”,他究竟是为了啥呢?在花熊看来,特朗普的一番话透露出来的意思就是俩字——嫌贵。
特朗普或以商人思维看待电磁弹射系统
作为一种新型装备,电磁弹射器在为成为成熟装备前,肯定会暴露出种种问题。美国海军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注定需要在忍受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对其加以解决。从电磁弹射器的理论设计和实验情况来看,其大方向并没有问题,需要的是在日后长期使用中的探索、磨合与改进,以逐渐提高可靠性。
在遭下马威胁后,F-35战机成功“降价”
但是,美国总统特朗普毕竟是商人出身,其看待与思考问题的角度或更偏向商道和利益计算。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今日的美国海军一线主战舰艇虽然大都诞生于冷战时期,但其先进程度依然可稳坐世界第一的宝座,且这一地位还将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保持下去。如此,特朗普很可能认为在美国海军已具备相当的先进性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必要在电磁弹射器领域走下去。换句话说,这部分军费完全可以省下来或投入到其他方向。
特朗普此前也曾批评“空军一号”专机太贵
如同特朗普此前痛批F-35战机价格太贵,甚至曾威胁放弃F-35战机项目一样。从最后结果来看,他也并未砍掉F-35,而是在看到F-35价格下降后欣然接受了这一结果。很显然,特朗普这是在同装备供货商“砍价”,而非真心“一刀两断”。花熊以为,此次福特级航母和电磁弹射器或也是如此,特朗普只不过是在以“F-35模式”向通用原子能公司砍价而已。
谨防战略误判——中国海军切勿“人云亦云”,应继续探索电磁弹射技术
说完了美国,再转过头看看中国海军。自首艘国产航母下水后,我们一方面对其持续关注,另一方面也开始期待着下一艘国产航母的现身。如同花熊在《军迷趴:刚下水就"挨批" 谁说国产航母是鸡肋?》一文中提到的,国产航母最大的“战力瓶颈”依然在于起飞方式,其必将成为下一艘国产航母最大的“主攻方向”。否则,不论是单次最大起飞数量、持续起飞架次和航母甲板舰载机系留数量,我们都难以赶上世界一流水平。
前不久刚刚下水的中国国产航母
在花熊看来,此次特朗普放话批评电磁弹射器,其在抱怨价格太贵,并同供货商砍价的同时,未必没有另外一些“小算盘”,即试图干扰其他正在发展航母的国家做出的决策。
美国是世界头号军事强国,美国海军更是当仁不让的世界第一。从这个角度来说,其他任何国家若想发展航母,都不可能不大力参考美国海军的经验与教训。如此,若美国若放出风痛批电磁弹射技术的种种缺陷,其难免不会令他国的决心受到某种程度的动摇。
准备起飞的歼-15舰载机
也就是说,倘若此次特朗普真的有放“烟幕弹”的嫌疑,那正在发展大型航母,尤其是正在对电磁弹射器进行探索和试验的中国,无疑将是最受其言论冲击的国家。在这一问题上,中国海军应冷静看待,分析清楚自己需要什么、想要什么、未来技术走向与趋势、自身技术发展程度、投入与产出的消费比……等一系列问题。如果有了确定的答案,就不应轻易受外部影响,从而乱了自己的阵脚。(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