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独立”级濒海战斗舰,采用三体结构
美海军的这一转型是在近年来“重返深海大洋”战略的一部分,该战略旨在增强其在大洋上进行正规海战的能力。若濒海战斗舰将此要求进行改进,并着重于加强火力,这似乎与其最初的设计定位出现了很大出入。
发射“海红旗-16”防空导弹的解放军054A型护卫舰
那么,濒海战斗舰的思路究竟有何问题,以至于美海军对其提出近乎“颠覆性”的改进?请看花熊的分析:
从海军舰艇的功能定位角度来说,美国在立项研发濒海战斗舰时就并未考虑让其在大洋上与敌方打一场正规海战。最初赋予LCS的功能就只是一种满足低烈度作战环境下的舰艇,如快速部署、近岸巡逻、与敌方小型舰艇交战、反水雷和浅水反潜等。
美海军舰员正在对MK-41垂直发射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
而现在,美国海军对其即将展开大刀阔斧的修改,力争火力不亚于中国的054A远洋护卫舰,尤其要求要具备“区域防空”能力,档次可谓上了不止一个台阶。毫无疑问的是,美国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造舰技术、舰用武器和其他子系统,LM2500系列燃气轮机、MK-41垂直发射装置、标准-2/3防空导弹、AN/SQR-19型拖曳声纳、Mk75型舰炮、“海拉姆”近程防空导弹……随便拎出个成熟的货架产品都是世界一流的。
“自由”级濒海战斗舰
但既然如此,我们就要问了,美国为啥不在濒海战斗舰研制之初就将其设计成一种火力强大且功能完善的军舰?非要在首舰“自由”号已经服役了块10年的今天,才突然嚷嚷着火力不够呢?
在花熊看来,美海军可能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即“贪心”。
身为一线舰艇的美军“伯克”级驱逐舰,是为面对高烈度战斗而生的强大舰艇
纵观美国濒海战斗舰项目,其始终都有一个极为美好的“愿望”(或者说是努力目标),即廉价。当然,对于任何国家和军队来说,武器价格的低廉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追求目标,因为军队永远要受到国家预算的限制。对于美国来说,濒海战斗舰的价格应比进行正规海战的军舰便宜才对,因为其面向的仅是低烈度任务。所以说,这种“廉价”是建立在濒海战斗舰的性能配置低于正规军舰的基础上,即其是一种相对低端的军舰。
建造中的“自由”级舰
然而,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美国濒海战斗舰的成本大大超过预期,单价近3亿美元,激增至原先目标的3倍多。而实际功能呢?明眼人一看便知,其综合作战能力明显低于一艘造价和吨位都与自己差不了多少的中国054A护卫舰。其中的问题就在于美国海军的“贪心”,使得一型本应被定位在低端水平的军舰,反而变得“高端”了起来。
想必有人会感到不解,上文中刚说到濒海战斗舰的综合战力不如054A,那何来“高端”一说?其实,这是相对而言,即对参照物选取的不同。
执行巡逻任务的美国海岸警卫队快艇,结构简单且成本低廉
濒海战斗舰所取代的对象是传统的轻型护卫舰、扫雷舰和巡逻舰等二三线舰种,并同时具备反海盗、反走私和向近岸地区输送特种部队的功能。以美国的造舰工艺和技术来看,用一型舰体将这几种功能合并在一起并非什么难事,但就是这种对性能的贪大求全,反而让濒海战斗舰成了中看不中用的东西。也就是说,濒海战斗舰相比起那些二三线舰种来说,有点“高端”过头了。
低廉、小巧且实用的美军“复仇者”级扫雷舰
无论是哪个国家,都希望能开发出一种价格相对“低端”,而性能又无限接近“高端”的武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追求目标,却也是一个本就不可能完美调和的矛盾体。一般来说,价格高的武器不一定综合性能就高(比如本文谈到的濒海战斗舰),但价格低的武器必然不可能有傲视群雄的性能。所以,既然价格和性能是相背而行的,那设计者在装备定位和立项阶段就应做好取舍工作,以求在“相对”低端的价格限制范围内,追寻“相对”高端的性能。说白了,就是让每一分钱都发挥最大作用。
舰载直升机降落在“独立”号濒海战斗舰尾部宽大的甲板上
回过头来看LCS舰。美国濒海战斗舰有两大舰型,“自由”级和“独立”级。这两型战舰基本上都实现了当初美国对LCS的功能定位,即可通过模块化的换装,实现功能的变化,以在轻型护卫舰、扫雷舰、巡逻舰等角色的转换。但也就是为了能实现所有功能,两型军舰在设计时不得不预留了大量空间,以便为功能变换留下改装余地,而很多多余空间和设备的存在本身是一种“浪费”。
装备反舰模块后,濒海战斗舰的对空火力和反潜火力都显不足
举例来说,在执行扫雷任务时,这两型军舰根本用不着能到40节以上高航速的高性能燃气轮机,也无需使用到反潜直升机和宽大的直升机平台,甚至没必要实现舰体外形的隐身化,这些性能对于扫雷来说都无关紧要。至于反海盗和反走私,其既不需要装备反舰导弹和反潜鱼雷模块,也不需要昂贵的声呐系统,装上这些纯属是“大炮打蚊子”……
下水仪式上的“自由”号
毫不客气地讲,濒海战斗舰所能承担的任何一项任务,用单一功能的极低端舰船都能满足,而“贪大求全”的濒海战斗舰在执行某项任务时,它的其他功能以及预留空间和设备都处于闲置状态,如同空载行驶的长途货运卡车。但是,即使是空载的卡车,跑一趟下来也得分文不少地掏汽油钱、车辆磨损保养费和高速公路收费等费用……因此,那些用不着的功能和设备就成了无意义的“奢华”存在,在无形中推动了建造和使用时的成本上升,也使得原本定位于“低端”的濒海战斗舰在与传统扫雷舰、巡逻舰和轻型护卫舰相比中,不自觉地“高端”了起来。
美国一路飙升的军费开支
打个生动点的比方,现在美国海军装备的濒海战斗舰宛如一辆“全功能汽车”。这辆车有跑车的速度和快感、也有陆地公务舱的载员量与舒适度、更有SUV的越野能力……如果这台车只卖出低档家用轿车的水平的话,那无异于是一款“梦幻般”的装备,想必全世界任何国家的海军都会对其爱得狂热。
但反过来看,功能的过分完善与强大已早早地决定了一点,即它的价格绝不可能便宜得了,这是无法逆转的客观规律,如同“甘蔗没有两头甜”一样。濒海战斗舰的问题正在与此,美国海军在本应处于“低端”水平的战舰上,规划和堆砌了太多功能,且各种功能间并无相辅相成的关系,这才使得该型舰的价格不断攀升。
濒海战斗舰被美国海军“什么都要最好最全的”想法给害了
在执行低端任务时,其不见得比二三线舰艇干得好,且使用成本还高;在执行高端任务时,其又不具备打正规海战的能力,但价钱却一点不比一线的多用途护卫舰低……这就很尴尬了。
所以,此次美军痛感濒海战斗舰火力不足,要求增添“区域防空”能力,不低于中国054A护卫舰。花了大钱转了一个圈,还是老老实实地回到了传统护卫舰的思路上,让战力好歹对得起3亿美元以上的单价。对此花熊只想说,美国海军你早干啥去了?(花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