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16日,新京报独家曝光独流镇调料造假案引起全国关注。
时隔3个月,天津静海区区委书记冀国强表示,当地将2017年视为加强食品安全关键年,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化食药安全风险会商制度,力争及时发现、解决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对涉嫌食药犯罪的线索及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建立食药安全协管员队伍补贴和奖励机制;设立举报奖励基金,最高奖励30万元。
据了解,独流镇党委、政府目前已与食品生产企业和小超市、小卖部、小餐馆经营者签订《不生产、经销或使用假冒调料承诺书》,将食品药品安全纳入村街干部考核指标。
此前,新京报独家报道后,天津静海区市场监管局、公安分局、属地乡镇等组成联合执法队伍,对独流镇28个村街逐户进行排查,共查处7个造假窝点,查扣各类假冒品牌调料近10吨。静海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王丹介绍,经委托法定检验机构检验,仿冒产品中有多项指标不符合国家质量标准,但未检出有毒物质。
事件发生后,天津市委、市政府决定,对15名责任人予以问责,其中给予党纪政纪处分的1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