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综合小编来为大家讲解下寒食节的节日意义,寒食的节日意义是什么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寒食的节日意义是什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寒食的节日意义是什么
3、寒食节从春秋起,距今已有二千六百多年的历史。历经各朝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虽经东汉周举、三国曹操、后赵石勒、北魏孝文帝等多次禁断,却屡禁屡兴,蔓延全国,深入民心。唐玄宗顺应民意,颁诏将寒食节拜扫展墓编入《开元礼》中,并定为全国法定长假。
4、寒食节蕴含的介之推忧国忧民、忠君爱国、清明廉洁的政治抱负和“功不言禄”、功成身退的奉献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准则,是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的纽带。介之推所追求的政治清明,是千百年来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愿望,至今依然有现实意义。
5、寒食文化以忠孝为核心的内涵以及由忠孝延伸而来的诚信,是介子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核心,民族根祖文化的基础,也是维系民族、家庭团结的道德力量。当今,更是聚民心,凝国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活动方式和精神理念。
6、同时,寒食节2640多年的演变,是对我国古代社会多个阶层意识形态的反映,是当代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学的重要线索之一。
7、四海通寒食,千古为一人。寒食节为纪念乡贤介子推而设,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源于寒食节,她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类祭奠祖先、缅怀贤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
8、介休绵山作为清明寒食文化的发源地,通过举办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的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节,旨在传承介子推忠烈爱国、效劳敬亲、功不言禄的美德;弘扬诚信忠孝、坚守气节、甘于奉贤的文化;鉴定艰苦创业、矢志不渝的信念。
9、寒食节是什么节
10、寒食节亦称“禁烟节”“冷节”“百五节”,是沿袭了远古的改火旧习。每到初春季节,气候干燥,不仅人们保存的火种容易引起火灾,而且春雷发生也易引起山火。
11、古人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即是“禁火”,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谓之“改火”或“请新火”。禁火与改火之间有间隔的时间,史料有三日、五日、七日等不同说法,而在太原等地较为特别要禁火一个月。
12、而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
13、寒食节的来历
14、远古时期
15、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各家所祀之火,每年又要止熄一次。然后再重新燃起新火,称为改火。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祖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相沿成俗,便形成了后来的禁火节。
16、春秋时代
17、禁火节,后来又转化为寒食节,用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义士介子推。传说晋文公流亡期间,介子推曾经割股为他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后,分封群臣时却忘记了介子推。介子推不愿夸功争宠,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藏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想逼介子推露,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树下。为了纪念这位忠臣义士,于是在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18、魏晋时期
19、汉时,山西民间要禁火一个月表示纪念。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曾下令取消这个习俗。《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话,“闻太原、上党、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子推”,“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三国归晋以后,由于与春秋时晋国的“晋”同音同字,因而对晋地掌故特别垂青,纪念介子推的禁火寒食习俗又恢复起来。不过时间缩短为三天。同时,把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推而广之,扩展到了全国各地,于是寒食节成了全国性的节日,寒食节禁火寒食成了汉民族的共同风俗习惯。
20、寒食节来历传说
21、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原来跟着他一道出逃的臣子,大多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其中就有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烤熟了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22、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介子推看不惯这样的场面,悄然离开。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然而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里时,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人上山搜索,结果还是没有找到。
23、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必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从之。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众人上山才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准备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洞,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24、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25、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26、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27、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28、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并在山上建立祠堂。晋文公还命令把绵山改为“介山”,以示纪念。
29、后来,晋文公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以祭奠介子推。
30、寒食节吃什么冷食
31、“醋酪”
32、和杏仁在未吃时分开储存。《齐民要术·醋酪》则较为详细地说明了醋酪的制法:“与煮黑场同”,这种醋酪实际是用煮怡糖的方法完成第一步,然后再连糖带渣一起煮成粥,冷却后即成醋酪。《齐民要术》中还有一种“杏酪粥”。做法是先将杏仁去皮捣碎,加水过滤得杏仁汁,煮沸,再加人大麦仁,煮得极烂,不稀不稠,盛在瓦钵内冷却,其“色白如凝脂,米粒有类青玉”,能保存一个多月。
33、杏花
34、子推燕
35、山东胶东地区则有在清明这天蒸面燕的习俗。面燕,古代称为“子推燕”,据说就是为纪念介之推而做的。栖霞的面燕,古朴自然;莱州的面燕,则精巧多样,每个面燕都绘有五彩斑斓的彩画,口中衔一小块红布条,使整个燕子显得栩栩如生。人们往往以制作面燕水平的高低来作为评价一个妇女巧拙的标准。在荣成,清明这天各地都有捏面燕的习俗,是妇女们大显身手的好时机,而对孩子们来说,清明更是个求之不得的节日。过去,由于一年之中吃白面的机会很少,而清明这天不但可以吃白面饽饽,而且母亲们还会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斗儿。
36、杏花
37、寒具
38、一种耐贮存、适于冷食又酥香脆美的“寒具”在魏晋时出现,成为上层社会寒食节的节日美食。北魏贾思怨《齐民要术》对其制法作了介绍,其中说,“环饼一名‘寒具’……以蜜调水和面”,然后油炸,是极为酥脆精美的食品。《齐民要术》称它“人口即碎,脆如凌雪”,所以有人将它取名为“撒子”。宋人庄季裕在《鸡肋编》云:
39、“馓子,又名环饼,即古之寒具。”唐人制作寒具时还喜欢沾上一些黑芝麻,使之更香,并取名为“巨胜奴”,“巨胜”即黑芝麻。
40、杏花
41、巧巧饭
42、有些地方,姑娘们在寒食节这天要做“巧巧饭”,由于断火的缘故,巧巧饭不能在家里,只能在村外做。姑娘们自由组合,三个一伙、五个一组地一起做。大家带好凑起来的挂面、鸡蛋、米面等以及相关炊具来到村外,有的拾柴,有的垒灶,然后便开始做巧巧饭。做好以后往锅里扔一些用高粱秸等做成的女工用品,然后开始就餐。据说谁要是能吃到女工用品,谁就会心灵手巧。做饭的地点一般会选在小河边,以便于取水,因此这一习俗又被称为“做河饭”。
本文寒食节的节日意义,寒食的节日意义是什么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多家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整体仍
10月下旬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同时,下调幅度从10个…
-
叮咚买菜正式入驻淘宝买菜,联手给消费
11月9日消息,天猫双11期间,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将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为消费者们带来优质、更低价的商品。据介绍,这是…
-
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今天上午,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Pro+和Mate X5两款手机。尽管没有任何宣发,但Mate X5作为理财神器的继任者,仍然展现了…
-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该款手机于昨日开始预订,订金为1000元,最终价格尚未公布。Mate X5采用横向大折叠设计,内屏为7.85英…
-
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
你们好,最近小元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