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财经 > 财经

血压高怎么降压最快(血压偏高跑步真的能降血压吗)

作者:张龙林
2023年02月19日 03:09
财经

高血压患者在规律服药的同时,也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在生活方式干预中,运动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控制血压,同时也能够起到一定预防高血压发生的功效。我们建议高血压患者病情稳定时,均应进行规律的运动。在众多运动中,跑步是深受大家欢迎的运动方式,我们建议大家以慢跑为主,讲求循序渐进,以自己无不适为宜,要避免过于剧烈和快速的跑步,以免引起血压波动,反而不利于病情控制。跑步的强度以自己微微出汗、运动中和运动后无特殊不适为宜,建议运动中心率控制在(220-年龄)的60~70%以内。我们在跑步前要充分评估病情,对于今日血压波动大、血压水平超过180/120mmHg或并发有心功能不全等基础问题的高血压患者,应先积极治疗基础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运动。建议大家在午后或傍晚进行跑步,避免在清晨(血压高峰,易发心脑血管意外)和寒冷、阴雨天气外出跑步。跑步前要做好热身,跑步过程中注意保暖和补充水分。高血压患者也可选择步行、健身操、太极拳、骑自行车、游泳等其他有氧运动,运动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我们建议大家每周运动5~7天,每次半小时以上为宜。我们在规律运动的同时,也要注意低盐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服药,并注意监测血压和定期复查。

希望大家正确认识,感谢阅读,祝大家身体健康。关注作者,获取更多健康知识。版权©所有,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现在高血压太常见了,经常见到有些刚刚三四十岁,甚至是二十几岁的高血压患者跑来问,我不想太早吃降压药,有没有不用吃药的降压方法。其实,目前有效的降压方法就两种,一般来说二者缺一不可,即为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其中,药物治疗是根本,生活方式干预是基础。不过,不排除对有些特殊患者,可以不用吃药。

血压高的人不吃药经过艰苦锻炼能恢复正常吗?

高血压单纯通过运动能不能把血压降下来,说实话有这个可能,但是可能性不大。本身生活方式干预就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不单单包括运动这一项,再说了即便你确实全面地实施了各项生活干预措施,也没办法等同于药物治疗的降压效果。所以说,想要单纯靠运动来使得血压达标,可能有点困难。

不过,有困难不代表完全不可能,现实生活中还是有通过运动来控制血压达标的高血压患者存在的。比如说曾经就有一位34岁的年轻患者,因为不想吃药,下定决心办了张健身卡,然后每天坚持去健身房锻炼两小时,通过两个月的时间成功把血压降下来了。

运动能降血压,但是要注意几点!

运动疗法是有效的辅助降压方式,这是公认的事实。目前已经有多项研究证实,运动能降血压,甚至有研究说,运动的效果堪比降压药。不过,不管有说运动的降压效果有多好,从来没有证实过运动能代替降压药,这也是事实。

第一点:要先清楚个人的具体情况。

单纯的运动疗法更适合1级高血压患者,这类患者还比较年轻,血压升高不是很严重,刚刚处于高血压的临界值,这时候如果能加强锻炼,坚持正确的运动方案,血压是可以恢复正常的,若能继续维持血压的长期稳定,可以不用吃药。但是,对于已经在吃药的高血压患者来说,千万不能停药,然后寄希望于通过艰苦的锻炼来降血压,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第二点:运动降血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即便通过艰苦的锻炼使血压恢复正常后,并不是说以后就可以不用运动了。运动需要持续进行,而且饮食、作息、烟酒等处方都是今后必须长期坚持的,这是控制血压长期平稳的关键。所以对于血压正常后的患者,仍需密切监测血压的波动,若发现异常升高,预示生活方式干预已经满足不了降压的需求,这时候就需要开始用药治疗了。

第三点:运动降血压并不是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除了需要坚持长期规律的运动外,降血压的运动方案也必须是科学可行、有效安全的。换言之,并不是说你艰苦锻炼就行的,过度的锻炼反而得不偿失。运动能降血压,也能升高血压,还会增加心脏负荷,诱发一些不良的事件。所以,想要通过运动降血压,一定要制定科学的运动方案。建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是咨询专业的医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方案,才能有效。一般来说,有效的运动应该是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力量训练为辅,具体怎么选择,一定要根据个人兴趣,量力而行。

我是王药师,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高血压,是一种全身系统性疾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

据调查显示,我国高血压发病呈年轻化趋势,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仅为51.6%。

还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25-34岁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已超过20%。

而年轻人患高血压多数为原发性高血压,其特点是起病隐匿,发展缓慢,血压呈轻、中度升高,易漏诊。

高血压者,3种水果尽量少吃:

1、榴莲

榴莲被称为是“水果之王”,并且是含有极高的热量和脂肪的水果,甚至可与主食相比较。

而长期大量的食用,容易引起脂肪的堆积,榴莲也是含糖高的食物,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血压波动,加速血栓的形成。

2、西瓜

西瓜,可清凉解暑,但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最好少食用。

习惯虽然不属于高糖,高热量的食物,但是夏天人们会过量的食用西瓜,尤其是冰镇的,直接进入人体,使血管突然的收缩,影响血压稳定。

3、西柚

西柚本身是非常健康的水果,也是对身体有益的,可稳定血糖的作用功效。

但对于高血压患者,西柚则会起到反作用,研究发现,在食用降压药的时候,饮用100毫升的西柚汁,会引起血压急剧的下降,引起不良的后果。

血压高的人,谨记:少三事,控三处!稳定血压更健康

【少三事】

1、少熬夜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身体会分泌压力激素,使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加。

长此以往,会升高血压和心率水平,增大心血管系统的压力。

研究分析,平均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其患高血压的几率,比睡眠充足的人,高1倍之多。

2、少抽烟

吸烟,会增加血液流动,促使人们兴奋,头部出现"漂浮"的感觉。

这样更容易出现高血压,进而诱发高血压并发症,引发冠心病、脑出血等。

且烟雾中含有一氧化碳,会造成血管壁内皮细胞缺氧,因而会引起脑血管和脑组织缺氧,使血管弹性降低,动脉发生硬化,加速脑血管疾病发生。

3、少忽视

高血压是一个需要长期管理、定期监测的疾病,而许多高血压患者,会有不头晕就不服药的情况,也不肯定期监测血压,甚至自行停药。

这种习惯可能会让血压更难控制,甚至引发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每天监测血压,有助于了解自身血压情况,及时控制高血压的发展。

【控三处】

1、控盐量

调查显示,我国居民食盐摄入量,远高于西方国家,北方人群食盐摄入量每人每天12-18克,南方为7-8克。

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人每天盐分摄入,不得超过6克,高血压患者不得超过4克。

长期摄入过量盐分,会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2、控体重

肥胖是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研究发现,在高血压的患者中,有60%以上的人,都是体重超标的人。

所以,想要控制血压,必须“管住嘴,迈开腿”,控制好体重,血压自然平稳。

3、控情绪

情绪的波动,也会影响血压的高低。

像生气、紧张压力等不良情绪会直接导致血压升高。

保持稳定的情绪是关键,患有高血压的人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尽量不要让情绪大起大落。

血压高的人,日常坚持4件事!

1、每天补充,α-亚麻酸

来源:秋苏籽油、秋麻籽油等。

α-亚麻酸是一种自身无法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人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中国营养学会推荐,α-亚麻酸每日推荐的摄取量为1600-1800毫克。

其中,秋苏籽油是目前发现的食物中,含有α-亚麻酸最高的食物。

研究发现,α-亚麻酸进入体内会被分解为EPA和DHA,其中EPA被称为“血管清道夫”,可降低血液中坏的胆固醇的含量,达到调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同时,α-亚麻酸能使血管有弹性,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速度,保护血管。

2、每天坚持,运动

运动可促进身体血液循环,提高身体新陈代谢,还可加强心肺功能。

坚持运动,还利于控制体重,减少肥胖及其它慢性疾病的风险。

临床上,肥胖者患高血压的发病率较高。肥胖会使脂肪含量增加,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容量增加、血管阻力增加,促使血压升高。

3、每天喝点,白谷丁桑叶茶

白谷丁泡水,具有一定的降压效果,对心血管健康,十分有益。

《神农本草经》中将桑叶称为“神仙叶”,其含有的芸香苷、槲皮素,能增加离体及在体蛙心的收缩力与输出量,并减少心率。芸香苷使血管收缩,槲皮素可扩张冠状血管,有降血压之效。

两者搭配泡水喝,对于降压,保护心血管健康,大有益处。

4、每天按揉,穴位

血压高时,可以按揉脚趾上的大敦穴来降压。

位置:位于足大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约2毫米处。

取穴时,正坐垂足,屈曲左膝,把左脚抬起放在座椅上,用左手轻轻握住左脚的脚趾,四指在下,大拇指在上,大拇指弯曲,用指甲尖垂直掐按穴位,有刺痛的感觉。

血压偏高要多吃萝卜、芹菜。应该选择一些清淡,利湿类食物,具体可以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可以选择一些药物治疗,饮食尽量控制一些高盐饮食,尽量控制一些高胆固醇类食物,平时尽量控制一些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

高血压被称为“沉寂的杀手”,当您连续三次在不同的诊室均被测量血压高于正常值时,那么就会被诊断为高血压。初次诊断为高血压,大家都希望血压快速降至正常;又或者已经在药物作用下血压控制良好,突发事件的刺激使血压快速上升,也会急切的希望血压降下来,那么这些想法可取吗,是否存在风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

谈到高血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

不同的国家对于高血压的定义不尽相同,在我们国家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中的高血压的定义及分类如下表所示:

注:SBP为收缩压,DBP为舒张压;

在我们国家血压高于140/90mmHg时会被诊断为高血压,需要启动降压治疗。

高血压的危害---五宗罪

高血压有五宗罪,包括:心、脑、肾、眼睛、大血管等靶器官的损害,因此控制血压才是硬道理。如此说来,是不是应该快速降压呢,降压的速度和幅度怎么控制呢?

首先答案是明确的,不能急于求成,快速降压,无论是初始诊断为高血压还是既往控制良好又突发升高的情况,均不能追求过快降压。

初始诊断为高血压:

尽早启动降压治疗,根据高出目标降压值的幅度,制定计划,循序渐进, 4周内或12周内将血压逐渐降至目标水平,2-4周内不能达标的话,要考虑调整药物,因为有些药物需要在使用2-4周才能达到最大的降压效果,所以不要自行加量。

既往血压平稳突发血压快速升高,可能有两种情况:

① 高血压急症:

指血压短时间内严重升高(通常收缩压(SBP)>180mmHg和(或)舒张压(DBP)>120mmHg)并伴发进行性靶器官的损害,比如突然视物模糊、头痛、恶心呕吐、意识模糊、一侧身体或者一侧手臂或腿部无力或麻木、呼吸困难、说话困难、尿液呈棕色或带血、腰部或身体侧面疼痛,如果您有上述任何症状,尤其是在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的情况下,应立即联系医护人员。这种情况下的降压需要在医院治疗。医生会给予药物以迅速降低您的血压,这些药物一般通过静脉导管给予。因需要在医院治疗不做详述。重点强调的是此时需要立即就医。

② 高血压亚急症:

我们更常见的是血压在“重度”范围内(即≥180/≥110mmHg)但患者相对或完全无症状,患者通常有轻微头痛,但没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症状和体征。这种无症状的重度高血压被称为高血压亚急症。

治疗策略 — 所有患者都应在安静的房间里休息,并建议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血压。

若因为情绪紧张:建议您选择一个舒适的环境中休息,任何经历高血压亚急症的患者都应该呆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中。

若因为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建议您重新启用原本的降压药物;

若因为饮食不合理:比如过量的盐的摄入可能会导致高血压亚急症,建议恢复低盐饮食。

降压速度过快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如果血压下降过快或下降到自身调节不能维持充分组织灌注的水平,则可能存在不良事件(如脑卒中、急性肾损伤或心肌梗死)的风险。

所以降压药物的使用原则中强调个体化治疗,研究表明,每种降压药降低血压的效果大致相等,但其效果存在较大的患者间差异(基因多态性),许多患者对这类药物效果好,但对另一类药物效果可能不好,所以不要盲目相信哪种降压药物好,只有适合自己病情的,能把血压平稳控制,且能耐受的降压药就是最好的。因此,对于高血压我们一直强调的都是平稳降压,不要过山车式降压,过快降压可能会导致一些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上升。

图为过山车式血压

看病找医生,吃药问药师,“问药师“是由知名药师冀连梅老师联合海内外精英药师组建的药师团队,致力于为公众提供询证实用的用药咨询服务和科普宣传。

欢迎在评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如果您有具体的用药问题,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问药师”上向专业药师一对一在线咨询。

(由“问药师”团队张清华药师供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