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猪价下跌可能持续到“端午节”。今年元月以来生猪价格下降3元/公斤了,仔猪价格也开始下降了,好在玉米价格继续上涨,饲料价格一时半会不会下降,所以,生猪价格不会剧烈震荡下降的。消费决定了生猪价格走势,猪肉市场可能还要到“清明节”之后才能回升。
一、腊肉可能吃到“清明节”,2月3月猪肉消费疲软
春节还没有过完,居民腊肉存货较多,可能吃到“清明节”,市场猪肉消费疲软,生猪需求量没有腊月那么大了。2月——3月底生猪价格可能持续走低,仔猪价格也开始下降了,今年养猪“暴利期”可能结束了。没有市场需求,话语权又回到“求”方,屠企肯定是要压价的,猪肉价格已经下跌了,猪价岂有不下降的道理?不过每年春节后供求双方都会展开博弈,生猪价格都会波动。养殖户近期要把握好出栏节奏,能多养几天还是多养几天,春节后屠企全面复工后,生猪价格行情可能会好转一点。肉居民还是省不掉的,预计“清明”之后,猪肉消费会回暖,生猪价格会趋于稳定。
二、玉米价格继续上涨,饲养成本难以下降,生猪价格可能会继续维持在15.00元左右
目前的生猪价格与去年同期价格基本上持平,去年春节后生猪价格也回落至30元/公斤,但由于生猪产能跟不上,“端午节”后生猪价格反弹上涨。今年玉米价格大涨,春节后再次冲上1.50元/斤,短期内饲料价格难以下跌,每头猪养殖成本仍然在2000元以上,加上仔猪成本,每头猪出栏成本3000元左右,这就决定了生猪价格不可能一跌不起的。生猪存栏40650万头,能繁母猪存栏4161万头,产能恢复92,1%了,我们不能奢望生猪回到去年那个价格水平,下降可能是趋势,但不会持续性下降。今年养猪应该追求规模效益,追求出栏批次效益。因为随着生猪产能恢复正常年份水平,生猪“暴利期”会结束的,一旦产能过剩,生猪价格有可能跌破成本价。
当前养殖户要加强补栏扩饲,春季疫苗接种工作,春节后,是生猪补栏季节,养殖户还是在仔猪出栏上追求利益最大化,让中小养殖场投入生猪养殖。规模养殖场都有能繁后备母猪,3月仔猪需求量会大幅上升,规模养殖场可能用仔猪来弥补生猪出拦价格下降。
1、猪肉17块一斤
2、玉米4-5块一斤
3、小麦,2到3块一斤
4、鸡蛋,到6块一斤
就很庆幸今年猪的价格终于降下来了,和往常差不多,我们能有幸再次吃上猪肉!
我记得猪肉价格很高的那会儿,我们都是买的鸡胸肉,半年后才买了一次猪肉,日子过得非常的贫苦呀!
俄乌打仗,西方国家各种制裁,世界经济形势必然受到一些影响,油价现在开始调整了,粮食的价格虽然也会有一点轻浮的变动,但是最还好,变动不大,再变动就只有回家种地了[捂脸][捂脸][捂脸]
[捂脸]
[泪奔]
2022.12.20猪价弱势调整,要触底反弹吗?
我认为要触底反弹,但是回升幅度不大。
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猪肉以后,由于养猪人恐慌心理加剧,肥猪大量出栏,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的回落,回升时间少,下降时间多,从每斤14元左右持续下跌到现在的10元左右,部分地区猪价跌入“8字头”。现在已经是12月份下旬,2022.12.20猪价弱势调整,要触底反弹吗?我认为猪价这一波下跌已经触底,肥猪价将有一个触底反弹的机会,这个机会就是元旦节和春节,我认为在这两个节日期间肥猪就会将有一次反弹,大概率每斤肥猪价能够回升到10—12元,为什么呢?
多年来形成了“猪肉价格逢节必涨”的规律,这是由于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逢年过节和年底腊月份人们有加工制作腊肉的习惯,猪肉需求量会大幅度增加,因此屠宰企业和农贸市场的猪肉零售商常常在这个时间段共同哄抬物价,提高猪肉的销售价格,形成了猪肉价格逢节必涨的状况,猪肉销售价格上涨幅度很大。猪肉消费量的增加带动了猪价的回升。一般情况下元旦到春节前的猪肉是要涨价的,因为人们在春节前就要准备丰盛的年货,其次人们辛苦一年,都希望好好享受一下,手中或多或少都有点钱了,手就有些散了,特别在大年三十这一天,购买肉食品和蔬菜希望购买到新鲜的食品,于是不论价格,这一天购买年货与抢购没有什么差异,不怕价格贵,害怕的是买不到,不抓紧购买,晚了就什么都买不到了。多年来,春节期间的肉食品是一年中价格最高的季节,春节期间是一年中肥猪出栏最多的季节,能够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在春节前基本全部出栏,春节过后就不值钱了。虽然今年普通百姓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连续三年的影响,特别是今年疫情比较严重,几乎各个地方都反反复复发生过疫情,发生了疫情,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禁止人们聚集和外出,这样就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今年各个行业的经营效果都不景气,连续三年的疫情,旅游业和餐饮业长期处于停业状况,由于疫情的影响,利润下滑,员工收入下降,造成普通百姓购买力下降。没有消费量,猪价是有价无市。但是人们在春节期间有购置年货的习惯,无论穷人还是富人都要购买一定数量的猪肉,猪肉消费量有一个比较大的反弹,消费量增加,价格就会上涨,因此我认为在12月25号后猪价将明显回升,部分是加工腌腊食品,大部分是元旦用和年货。但是由于现在各个养殖场存栏的肥猪数量是充足的,只要猪价一反弹,马上就会集中大量出栏肥猪,猪价很快就会下跌,猪价的反弹就成为昙花一现。
猪价“三连跌”!多地进入11元区,究竟发生了啥?
自从中央第七批储备猪肉投放后,国内肥猪价一直持续下跌,从每斤15元左右下降到12元左右,多地进入11元区,这主要是由于投放中央储备猪肉,猪价持续下跌引起了养猪人的恐慌,担心猪价一跌很难回升,匆忙将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出栏,停止二次育肥,造成短时间上市肥猪量大增,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俗话说:“久涨必久跌”,猪价持续下跌的因素大多数都是由于养猪人自己造成的。
2019年6月份后,国内猪肉价格发生了暴涨,每斤猪肉价从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养猪人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为了促进生猪生产,满足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政府出台了发展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在2019年养猪红利时期,大量的界外企业涌入养猪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规模养殖企业就超过18万家,这些企业采取工业化管理,大量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短时间内生猪产能出现过剩,大量肥猪出栏,而社会消费量没有明显增加,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跌,从2021年年初肥猪价格开始持续下跌,今年3月份国内肥猪价已经下跌到每斤5.50元左右。养猪人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2月28日—3月4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89∶1,连续两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平均每斤肥猪价跌破5.50元,养猪人深度亏损。为维持生猪生产正常发展,必须采取收储措施来调控肥猪价格,减少过多的上市肥猪,使猪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因此3月3日启动了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政府启动持续启动了十一轮收储,肥猪收储,由于连续启动收储,使市场出栏的肥猪数量大幅度减少,逐步达到供求平衡,猪价回升,到6月底国内大多数地方的肥料猪价格已经达到生产成本线以上。9月份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后,许多养殖场为了抬高猪价,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人为形成了肥猪的断档期,人为造成市场缺乏肥猪,猪价持续上涨,这段时间猪价只有上涨的,没有出现下跌,从9月初的每斤10.50元左右持续上涨到10月中旬的14元左右。猪肉从每斤12元左右上涨超过22元,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从9月底以来政府连续六次投放中央储备猪肉,都没有控制住快速上涨的猪价。前几天,中央第七批储备猪肉投放后,国内猪价一直持续下跌,从每斤15元左右下降到12元左右,由于投放中央储备猪肉,猪价的下跌带动了养猪人的肥猪大量出栏,猪价下跌引起了养猪人的恐惧,担心猪价一跌很难回升,担心到手的收入会泡汤,因此趁现在猪价还高时匆忙大量将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赶快出栏,同时停止二次育肥,造成短时间上市肥猪量大增,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生猪生长规律是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油,超过200斤的肥猪主要是长肥膘,而一般长1公斤肥膘的饲料可以长2.5公斤的瘦肉,越喂越亏本,因此经过二次育肥肥猪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二头经过二次育肥的肥猪出肉量相当于正常出栏的三头肥猪,无形中上市的猪肉量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猪肉价格就会下跌。近期饲料价格的持续涨价,造成生猪饲养成本的增加,市场猪价的不稳定性和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再压栏会得不偿失,因此养猪人大量出栏肥猪,造成猪价持续下跌。
近几年以来逐渐形成了“猪肉逢节必降”的规律,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每逢过节,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们就要共同哄抬猪肉价格,常年形成了“猪肉逢节必涨”的规律,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调控市场猪肉价格是采用收储和放储来实现的。如果猪价上涨过快过高,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政府就通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多年的调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政府出手干预,肥猪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时通过收储可以使猪价快速回升,猪肉价高时可以通过投放储备猪肉来调控,使高价猪肉得到下跌。
2022年的猪价一定会上涨的,因为目前的猪价极为不正常,养猪的成本血亏,主要是生猪出栏量太大了,造成以价换量,以目前的饲料价格和养猪成本,猪肉价格15元一斤较为合理,但由于目前价格腰斩,养猪户不得不减少存栏数,因此明年的猪价必然上涨。
-
多家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整体仍
10月下旬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同时,下调幅度从10个…
-
叮咚买菜正式入驻淘宝买菜,联手给消费
11月9日消息,天猫双11期间,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将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为消费者们带来优质、更低价的商品。据介绍,这是…
-
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今天上午,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Pro+和Mate X5两款手机。尽管没有任何宣发,但Mate X5作为理财神器的继任者,仍然展现了…
-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该款手机于昨日开始预订,订金为1000元,最终价格尚未公布。Mate X5采用横向大折叠设计,内屏为7.85英…
-
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
你们好,最近小元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