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纠正个错误,汉语不是来自于甲骨文象形字,在有甲骨文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有了较为完善的语言。题主应该是想说中文来自甲骨文象形字。
“语言”和“文字”要分开看我们平时所说的“语文”,“语”代表语言,“文”代表文字,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语言是我们用嘴发出来的声音,是“听”和“说”的内容。汉族人的语言叫汉语,但汉语并不是一个精确的概念,因为汉语内部还存在差别较大的方言。比如,广东话、闽南话这样的大方言,以及河南话、东北话这样的小方言。所以严格意义上,不存在“讲汉语”这种说法,要精确到具体的方言,比如“讲普通话”,“讲粤语”。但由于普通话的特殊地位,在一些场合它可以代表汉语。
文字是用来记录语言的工具,是“读”和“写”的内容。用来记录汉语的文字叫中文,中文又分简体中文和正体中文。(日本人也用汉字,书写日语的汉字虽然也姓“汉”,但它不是中文,而是日文。)在中国大陆,“中文”一般指的是用来书写普通话的简体中文。文字和语言是不同的概念,所以严格意义上不存在“说中文”和“写汉语”的说法,但很多人习惯这么讲。
正如汉语的“语言”和“文字”的区别,英语也有“语言”和“文字”。只不过英语的文字是表音的,落在纸上还是这个东西,所以在英语中并不太区分语言和文字,都用English来表示了。题主问“英语”是怎么来的,八成是想问书写英语拉丁文字是怎么来的,我下面把英语语言和文字的来历都简单叨咕一下。
英语语言的来历大部分的欧洲语言和印度、伊朗等亚洲国家的语言都属于印欧语系。事实上,遗传学研究证明,这些人拥有共同的祖先,也就是距今6000年前生活在高加索一带的原始印欧人。原始印欧人不断扩张、分化为很多民族,其中就有建立希腊文明的希腊人,建立罗马文明的拉丁人,英、德的祖先日耳曼人,印度、伊朗人的祖先雅利安人等等。
日耳曼人的一支,也就是安格鲁萨克逊人,把自己的语言带到了不列颠群岛。因为希腊和罗马都是欧洲相对较早的文明,所以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语言中有很来自多希腊语和拉丁语的词汇。比如philosophy,就是一个典型的希腊词(ph典型希腊语音素),直译过来就是“爱智慧”。
后来,诺曼人征服了英国,大量法语词涌入英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动物和它们的肉在英语中不一样的原因,英语词汇称呼动物,法语词汇称呼肉。法语是地道的拉丁语族语言,导致目前英语相对于亲兄弟德语而言,有大量拉丁语词汇。后来英国人造新词基本不使用日耳曼词,而是使用拉丁词,可能在他们看来拉丁词比较高端吧。就像日本人明治时期造的新词,基本都使用汉字,而不是直接音译或用日语固有词。英国人这么一搞,英语词汇就增加不少,给学习英语的各国少年徒增烦恼。但与此同时,英语的语法被大幅度简化,相当于上帝又给学英语的孩子开了一扇迷你窗。
英语文字的来历现在开始正式回答题主的问题(偷笑)。英语使用的是拉丁字母,是一种表音文字。全世界除了中日朝韩的文字以外,其余的文字都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腓尼基字母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表。
腓尼基字母本身也是象形的,比如第四个字母(一个三角形),就是一个门的形状。而这个字母的名字“Dalet”,在腓尼基的语言中就是门的意思。因为“Dalet”的首音是“D”,所以就用这个字母表示所有“D”音。希腊字母中的“Δδ”和英语字母中的“Dd”就是由它演变而来的。22个象形字母表示22个辅音,这样就可以拼写腓尼基语言中的全部单词。
希腊人是欧洲最早进入文明的民族。希腊人的祖先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进行修改,加入了表示元音的字母,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希腊字母表。加入元音因素,就意味着看到一个单词更容易把它读出来。后来罗马人取代希腊,建立罗马帝国,他们在希腊字母的基础上改编出一套拉丁字母表,用来书写拉丁文。拉丁字母不但在形状上异于希腊字母,由于拉丁语和希腊语的语音差别,个别字母也做了增减。比如希腊字母中的 “Σσ” 演变成 “Ss” , “Θθ” 消失, “Υυ” 分化出 “Yy,Uu,Vv,Ww” 。除拉丁字母外,以俄语字母为代表的西里尔字母也是由希腊字母演变而来的。
西罗马灭亡后,日耳曼人“入主中原”,在文字上也借用了当时文化程度远高于他们的罗马人的字母。罗马人的拉丁书写系统相对完善,可以表示几乎所有的发音。所以目前日耳曼语族和拉丁语族的语言均采用罗马字母书写,包括英语。字母的形状完全相同,除了少数字母的上边或下边会出现不同的标记符号。
总结简单地总结英语的来历。语言方面,它是原始印欧语的一支——日耳曼语分化而来,历史上严重受拉丁语族的法语影响。词汇上有大量希腊语和拉丁语词汇,语法相对于其它日耳曼语言高度简化。文字方面是最早的腓尼基字母,经希腊字母演变为罗马字母,英语完全照搬罗马字母。
通古斯人是不是满族的祖先?
所谓的通古斯人,这其实是个族群名词,它有狭义、广义两种含义。
狭义来讲,通古斯人指代的是生活在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外东北,以及中西伯利亚的通古斯河一带的族群,最早其实是雅库特人对鄂温克人的称呼。狭义的通古斯人≈鄂温克人。
广义来讲,凡是发音习惯与通古斯人语族相近的,都泛指为“通古斯人”。
这含义,其实就是讲“通古斯语”的族群。这个定义范围就比较宽广了,它包含的民族有:满族、锡伯族、赫哲人、鄂伦春人、鄂温克人、奥罗奇人、那乃人、乌德盖人、乌尔奇人、鄂罗克人、埃文人……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目前生活或者曾经生活在中国东北至西伯利亚一带,他们所形成的就是通古斯族群。
看到没,所谓通古斯人,无论狭义的鄂温克人还是广义的通古斯族群,其实都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人种定义。
再打个比方,世界上使用英语的人种很多,都能叫做“英国人”吗?
咱们说回满语,不可否认,它的发音确实属于广义的“满—通古斯”语族,原因也很简单,很久很久以前,满族人的祖先,的确来源于东北的白山黑水,甚至也曾在通古斯河一带待过,很自然的,他们染上“通古斯方言”,纯属正常。
但是后来,满族人不断南迁,最后甚至入主中原,一统江湖将近300年。
而也正是入主中原的那些年,满族的文化、文明已经完全融入了中华文化的主体,成了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这与其发源的通古斯文明,已经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满族≠通古斯人,他们之间,顶多能扯上一句“五百年前是邻居”。
完颜女真:最早的出走者
既然满族人不是通古斯人,那么我们印象中,努尔哈赤的“后金”和完颜女真的“金”是沿袭的关系又是否站得住脚呢?
先说说完颜女真。
完颜女真的历史渊源其实很长,他们的踪迹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古籍中的肃慎(鹰的意思)人;汉朝之后,肃慎人又被称为挹娄(读:yì lóu,鹿的意思);到了公元5世纪的晋代,他们又改名了,叫:勿吉(意为丛林)和靺鞨(读:mò hé,林中人的意思)。
至于他们为啥这样频繁改名,那是因为,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其实都是部落名称,哪个部落强大,整个族群就当他们是老大!
直到隋唐时期,靺鞨人大祚荣实力膨胀,建国号为震国,后来更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从此一个繁荣二百余年的渤海国,诞生了。震国和渤海国,正是女真人建国的开始。
而也正是在这一时期,肃慎讹传成了“女真”,并从此被“注册商标”,永久使用。
再后来,渤海国又被突然兴起的契丹给灭了,女真人重又回到了一盘散沙的部落时代。
这些部落中被契丹人直接统辖的,叫做熟女真,而没有编入辽国户籍的,就叫生女真。(注:后来的金太祖完颜阿古打,就是生女真。)
部落状态的女真人,根本不算是个统一的民族,而是大大小小30多个部落,大家今天你揍我,明天我打你,与其说是同一民族的“兄弟”,不如说是互相抢地盘的“恶邻”。
这种互相掐架的状态一直持续了快200年,直到后来,经过完颜盈歌、完颜乌古乃、完颜阿骨打等人的努力,才终于又形成了统一的女真部落——完颜部,并最终掀翻了庞大的辽帝国(当然,这也是赶上了好时候)。
完颜女真估计自己也想不到,所以急于和那些穷亲戚撇清关系,灭掉北宋后不断南迁,醉心于北宋那些复杂的礼仪文化,这和有些暴发户有钱后一样。
尤其是到了海陵王完颜亮这一代,他不但直接把集团总部搬到了幽州(北京),而且连祖陵都搬了过来——你们这帮“孝子贤孙们”,以后哭丧也得在北京哭!而这,基本上和白山黑水就彻底说“拜拜”了。
从此以后,完颜女真和东北的女真故地,从文化到血缘,都已经没啥关系了。只不过,在女真故地,完颜部落“光荣创业”的故事,却从此“永”流传。
其他女真也梦想有朝一日,能进入中原,过过皇帝的瘾。
胡里改人和建州女真
值得一提的是,自从“光荣创业、融资上市”的完颜女真离开出走之后,女真故地迎来了新的主人——胡里改人,他们正是完颜女真出走后的最大“赢家”。
所谓胡里改人,原本其实是生活在黑龙江、乌苏里江一带的边缘部落,他们跟骤然兴起的女真人相比就是野蛮人,因为完颜女真根本没正眼瞧过他们。
据《金史乌春传》记载,金女真把胡里改人比做狗彘(猪)。所以,历史上的完颜女真人,根本就没有把胡里改人当成女真“同胞”。
但是,完颜女真出走以后,这片女真故地,那可就是胡里改人的天下了。
说是他们的天下,他们受欺负并不少,除了成吉思汗的子孙经常蹂躏他们,后来新兴的朝鲜李氏王朝也时不时揍他们一下。
努尔哈赤的祖宗猛哥帖木儿,甚至还接受过朝鲜国王李芳远的官职,成了明朝小弟的小弟,好在明朝这位大哥够意思,朱棣不仅把猛哥帖木儿和他的部众解救了出来,允许他们回到中国东北故地居住,还封他为建州左卫都督。
从此,“建州女真”便成了他所在部落的名字,若干年以后,努尔哈赤就诞生在这里。
建州女真和满族
努尔哈赤的故事,咱就不多说了,知道点清史的,都能划拉划拉他的“伟大创业史”。总之,他这辈子几乎都在砍人和被砍之间艰难创业。
但是到了公元1616年,57岁的努尔哈赤打拼出了一片天地,毅然决定发行IPO——他在赫拉阿图(今辽宁新宾县)建国了,国号是“金”,当然咱们都叫它——后金。
其实,努尔哈赤自己也知道——咱是胡里改人的后裔,跟完颜女真压根就没几毛钱关系。
但要对全是文盲的女真部落(连文字都没有,必须是文盲)解释“建国”,那太难了。就这帮泥腿子想建国,他们肯定得问——“建国”是个啥?
为此,努尔哈赤干脆直接扯了一面大旗——“金”,意思很明显,“祖宗”干过的事,咱再重复一遍就行了!
不过,努尔哈赤可能自己也没想过,他打造的这块“金字招牌”,不但行情持续看涨,而且最后重组上市、一统江湖。所以他们的民族仍然是建州女真。
但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是有野心的。
他认为,女真的本义就是打鱼狩猎,描述了民族的性格,现在他既然要入主中原,做全中国的皇帝,如果继续沿用女真族的名称,那就等于打鱼狩猎的民族将统治中国,会让人感觉很掉价,所以皇太极感觉一定要改族名。
再说女真各个部落之间盘根错节,皇权经常受到威胁,为了重新洗牌,皇太极认为可以趁着改族名的机会,重新梳理下八旗制度,这样能够党同伐异。
还有一点就很迷信了。明朝属于火命,女真改为满洲后,就有两个“水”,水能灭火,所以他把国号由后金改为清,民族改为“满洲”,也就是“满族”的由来了。
可见,今天的满族,与历史上的建州女真、胡里改人是一脉相承的传承关系,也属于广义的通古斯语族,但不是通古斯人,与完颜女真,更是没半毛钱关系。
兄妹结婚在中国历史上由来已久,最早的当数神话故事中的伏羲和女娲,他们就是兄妹结婚。
那么为什么在古代,表兄妹可以结婚,而堂兄妹不行呢?
家人和外人在古代,堂兄妹属于家人,而表兄妹属于外人。
家人之间怎么可以结婚呢?而外人之间当然可以结婚。
在古时候,很多家族都是聚居在一处,作为同一家人的堂兄妹,从小就在一起长大,彼此只有亲情,很少有男女之情。
而表兄妹分属两个家族,逢年过节走动一下,相对来说,就没那么亲近,男女之间更容易产生爱情。
同姓不可通婚古时候,很多朝代,都禁止同姓之间通婚。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当时的人们发现近亲结婚其实不好,新生儿的健康率相对较低。
古时候医学技术不如现代发达,那时候新生儿的成长率远低于现代。
因此,古人很重视新生儿的健康。
人们逐渐发现,近亲结婚在这方面较多不利因素。
因此,在很多朝代都颁布了同姓之间不能通婚的政令。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有些同姓兄妹为了能够结婚,便让一方随母亲姓,这样便避开了同姓不能通婚的禁令。
今天的我们,看到这样一段历史,不知道说什么好。
兄妹通婚是为何既然近亲通婚有这么多的弊处,那么古人为什么还要推崇近亲通婚呢?
主要是为了家族财富。
古代,尤其是大的家族,都是聚居在一处,财富、权势也是集中在一处。
如果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到了通婚的年龄,这时候,家族往往会出于利益考虑,采取家族内部通婚。
这样,婚后,家族的财富仍然集中在一处,而不发生任何转移。
假如是和外姓通婚,那么财富不可避免的有所外流,搞不好便会由此开启一个家族的衰败。
因此,古时候,越是大的家族、有财富的家族,越是推崇族内近亲通婚。
而表兄妹虽然分属两族,但彼此知根知底,表兄妹通婚也有利于团结两个家族,为各自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
这就是古代的婚姻,毕竟,在那个年代,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决定婚姻的关键。
原创作品,请勿抄袭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描述:地方,方言不同,有地方叫包米,还有叫柈子,江西大部分都叫玉米,
玉米没成熟之前叫什么?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玉米没成熟之前叫青玉米,玉米在没成熟之前玉米粒已经饱满但玉米粒还没硬实。这时的青玉米棒掰下来煮熟是很好吃的,尤其是粘玉米更好吃,烧着吃或烤着吃更好吃,这就看每个人的爱好了,有的喜欢吃煮的,有的想吃烧的或烤的。
-
多家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整体仍
10月下旬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同时,下调幅度从10个…
-
叮咚买菜正式入驻淘宝买菜,联手给消费
11月9日消息,天猫双11期间,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将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为消费者们带来优质、更低价的商品。据介绍,这是…
-
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今天上午,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Pro+和Mate X5两款手机。尽管没有任何宣发,但Mate X5作为理财神器的继任者,仍然展现了…
-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该款手机于昨日开始预订,订金为1000元,最终价格尚未公布。Mate X5采用横向大折叠设计,内屏为7.85英…
-
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
你们好,最近小元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