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非常冷门的问题,因为美军中的副职存在感不强,经常被各类军事文献给忽略掉了。如果是二战史资深爱好者的话,应该记得在诺曼底登陆中摔死的第101空降师副师长唐·普拉特,以及在西西里战役中被自己人炮火干掉的第82空降师副师长查尔斯·基兰斯,这俩倒霉蛋的军衔都是一致的:陆军准将,也都是李奇微曾经的同僚,因为这两个师后来合编为第18空降军。
(范佛里特晋升上将)
所以美军的军衔是很有鲜明特点的,在法定的永久军衔以外(这个之前讨论过),战争期间主要实行职务军衔制度(临时军衔),并且为了使职务等级清晰、平时方便管理、战时易于指挥,固定编制(军级以下)的职务军衔设置是非常明确的“一职一衔”,也就是说担任什么职务就应该授什么样的职务军衔,绝不乱搞。这一点跟蒋军是有明显区别的,蒋军在大陆期间,中将的职务可以从师长一直延伸到战区副司令长官。
具体来说,二战期间美军的副师长为一星准将衔、师长为二星少将衔、副军长为少将衔、军长为三星中将衔,再往下也比较清楚,团长(空军的联队长)为上校衔、副团长中校衔、营长为中校衔、副营长为少校衔、连长为上尉衔、副连长为中尉衔、排长是少尉衔,规则和原理可以类推。不过要注意,集团军和“集团军群”都属于非固定级别编制,尤其是第八集团军在50年代属于“野战集团军”,跟现在的集团军还不太一样。
(沃克中将)
所以首先要明白,美国陆军的“野战集团军”编制其实弹性很大的,它是一个既可以遂行战略任务、也可以执行战役任务的兵团,平时只是一级指挥机构,不辖实兵或只辖少量的实兵,只有到了战时才由上级调拨给它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军或师级部队。理论上一个集团军在战时会下辖两到三个军,但如果任务需要的话,某战区内一个军或者若干个师之上也可以设置集团军司令部。
比如美国第八集团军1950年奉命驰援半岛战场时,“虎头狗”沃克中将紧急在大丘开设第八集团军司令部,而该集团军编成内当时仅有二个美军师40000余人,然后其他部队则由麦克阿瑟总司令部和参联会统筹调拨给它,不久以后,美国陆军第1军和第9军司令部恢复现役调往半岛,纳入到第八集团军作战序列之内。
(李奇微中将)
因此在志愿军入朝前,第八集团军已经下辖两个军四个师,番号分别是步兵第2师、第24师、第25师和骑兵第1师,总兵力已达15万余人,其中集团军属的特种兵科和支援部队数量较多。但这还是战役级兵团的级别。而到了1953年停战协议签署时,美第八集团军已经扩充到三个军、八个师另附两个团(东线原第10军也纳入其指挥系统),总兵力突破38万人(二战后期第12集团军群才40万人),已经成为美军在半岛的唯一战略级兵团。
明白了这一层,才能够准确理解美军“野战集团军”军事主官和副职的军衔属性,通常来说,当集团军仅仅是“战役级”兵团时,司令官标配为陆军中将,比如沃克、李奇微、范佛里特到任第八集团军时,都还是陆军中将衔。但是当集团军扩充为“战略级”兵团时,司令官的衔级就要升高一格了,比如朝鲜战争期间最后一任第八集团军司令泰勒,来的时候确实是中将,但是到了1953年金城战役期间,已经晋升为四星上将!
(沃克和参谋长)
那么副司令肯定要比司令官的军衔低一格,因此在普通的野战集团军司令部里,标配是中将司令官、少将副司令、少将参谋长。比如巴顿在北非担任第7集团军司令期间,他的副司令就是埃斯少将,哪怕是巴顿调走或者在任内出现伤亡,埃斯都不足以接替他的职务,因为军衔刚刚是少将。我们都了解沃克翻车而死然后李奇微接任的历史,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李奇微从华盛顿动身万里迢迢东来之际,第八集团军曾经有两天的“代理司令”,那就是美第1军军长米尔本中将。
显然,此时的第八集团军肯定没有中将副司令,否则不应该由米尔本军长来代理,直接把副司令转正就可以了。查到过一张李奇微担任司令时期的第八集团军高级军官合照,副司令是柯尔特少将,他不具备直接晋升为集团军司令的条件,只可惜,没有查到这名少将的相关资料,但是钢盔上的星星数量很容易辨认出来。
没有担任过中将军长的军官,通常是不可能获得集团军军事主官职务的,这是美军惯例。比如欧洲战场上的美国第一集团军司令霍奇斯中将,是1944年8月升任该职的,而在此之前的1944年1月到7月,其职务是“第一集团军副司令”,他在1942年担任军长时的军衔已经是中将,只不过在诺曼底登陆期间,委屈做了司令官布莱德雷的副手,老布一升“集团军群总司令”,他顺理成章接手。
再比如我们熟悉的第八集团军在李奇微之后的继任司令范佛里特,是1947年出任驻欧美军第一集团军司令的,而他在1945年初就已经是第3军的中将军长。第一集团军是诺曼底登陆期间美军唯一的重兵集团,规模远超后来拆分或者新建的第三、第七等集团军,所以集团军副司令也可以是中将衔,这就是集团军级别的不确定性,不能静态的去解读它。
因此到了半岛战争的尾声阶段,第八集团军已经成为半岛当时唯一的美国大型野战集团军建制,它其实已经等同于一个战区指挥机关,遂行战略任务,当然级别也相应提高了。1953年2月13日,当泰勒中将到任第八集团军时,一并兼任联军地面部队总指挥,也就是说不仅指挥着38万多美军,还指挥着几十万韩军和其他国家的军队,所以晋升四星上将势在必行。
既然司令官是陆军上将了,那么副司令和参谋长的衔级也当然水涨船高,此时第八集团军的副司令和参谋长都换成了中将级军官,这一点从停战谈判的代表团名单里就可以直白地体现出来。当1951年7月停战谈判刚刚开始时,美方代表团里面的第八集团军代表,是参谋长雷迪斯少将,期间谈谈打打,到1953年5月停战协议签定之前:
美国第八集团军参谋长威廉·哈里逊中将,已经接替美国远东海军司令乔埃海军中将,出任联军代表团首席代表。集团军参谋长都换成陆军中将了,副司令当然不可能再是少将了,遗憾的是,没有查到副司令名字,希望掌握资料的同道们给补充和完善上。
(李奇微在战场上)
王者荣耀的标指的是区标、省标。
1、打开王者荣耀后,点击排位赛模式就能看到荣耀战区,点击打开荣耀战区,选择想要评级的英雄便可以进行评级,也会看到自己的荣耀战力。荣耀战区分为3个等级,分别是:区,市,省。
2、王者荣耀的荣耀战力必须通过排位赛或者巅峰赛才可以获得,其他模式一律不会获得,如果原先就已经有很多场排位的战绩,系统也会给出相应的排位分。
3、荣耀战力的排名等于你在这个区域内对某个英雄的熟练度达到第几名,如果你能进入省级的排名,那么你对这个英雄的理解也已经炉火纯青。
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总兵都是什么官职?
清朝官制初期基本延续了明朝制度,只是在后期有所改变。大致分中央行政机构、军事系统、行宪机构、地方行政等几个大类。
单从官制上说,主要有九品十八级,分中央官制和地方官制两类。
从军队系统来看,分八旗和绿营两个系统。八旗又分京营和驻防两部分,京营中侍卫、保护皇帝的,称为亲军,由侍卫处(领侍卫府)领侍卫内大臣和御前大臣分别掌管。而御前大臣,则执掌乾清门侍卫和皇帝出行的随护。
一,将军清朝的将军,是清政府任命的在全国主要地区、边疆要地的最高驻防军事官员,其官秩为从一品,与加尚书衔的地方最高长官总督品级相同,主要由满、蒙人担任。
清朝的将军称号不一,一般是以驻防地命名。在乾隆时期,就有14个将军,他们是:绥远将军、江宁将军、成都将军、西安将军、宁夏将军、荆州将军、杭州将军、福州将军、广州将军、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与伊犁将军。
其中的盛京将军、吉林将军、黑龙江将军、乌里雅苏台将军、伊犁将军五个将军,属于边疆将军,称为边疆五大辖区。
在这五大辖区内,不设巡抚、总督,这些将军们,就是本地区兼管所有军民、钱粮、税收等各项工作的最高军政长官。
这些将军,大多属于常设将军,不会像别的文武官员那样,经常调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一直在这些驻防地守护着。除非朝廷特意调动他们,或者是国内发生了重大变故。
另外,皇帝有时也会给一些战功卓著的官员们授予将军称号,这些人多属皇亲国戚、宗室贵胄。不过,这种将军,属于荣誉性质,就像现在的荣誉证书,没有实际驻防之地。
内地驻防将军与本地行政长官总督、巡抚,还有绿营,各成系统,互不隶属。就是说,他们谁都管不着谁。但是,假如在皇帝面前同时遇到了,都有事向皇帝面奏,这些将军们就有优先权。
总督、巡抚就得在这些将军们后面排队等着。这或许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把他们放在前面,以表示他们地位高贵、尊崇。二是因为,只要是将军们有事面奏皇帝,那肯定是因为军情紧急,自然比地方官员的事情大一些、急一些。
不过,就实际权力来说,将军们永远也比不上那些掌管着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的总督、巡抚。
二,都统都统,作为一个朝代的武官,最早见于东晋,东晋名将温峤曾推荐庾亮担任过都统。清朝的都统,从一品,“掌镇守险要、绥和军民、均齐政刑、修举武备”。是清朝时全国各地“驻防八旗”的最高长官,主管八旗军队,镇守全国各地的军事要地,兼管驻防之地的民政事务。另外,在不设驻防将军之处,都统即为该地方的行政长官。所谓“八旗”,是满族军民相结合的军政组织,具体是指:正黄旗、镶黄旗、正红旗、镶红旗、正白旗、镶白旗、正蓝旗、镶蓝旗。其中的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是旗人中的贵族。其他旗,则是旗人中的平民。每旗又分为满洲军、蒙古军、汉军三旗。比如说,正黄旗就有满洲军正黄旗、蒙古军正黄旗、汉军正黄旗。而“八旗都统”,就是任意一个八旗中的任意一个满洲军、蒙古军、汉军三旗的最高军政长官。除了都统,还有一个官员职位,叫副都统,官秩为正二品。需要指出的是,有人说,凡是有都统的地方,通常会设一个副都统,其实这是一个误会。正确的情况是,在设置驻防八旗都统的地方,并不会设有副都统。副都统,一般是在设有驻防将军之处,才会设有专城副都统(满语:梅勒章京),受驻防地将军节制。清代各处驻防的副都统有:盛京5个:盛京副都统、锦州副都统、熊岳副都统、金州副都统、兴京副都统。
吉林7个:宁古塔副都统、伯都讷副都统、三姓副都统、吉林副都统、阿勒楚喀副都统、拉林副都统、珲春副都统。
黑龙江7个:黑龙江副都统、墨尔根副都统、齐齐哈尔副都统、布特哈副都统、呼兰副都统、呼伦贝尔副都统、通肯副都统。
新疆3个:伊犁副都统、塔尔巴哈台副都统、乌鲁木齐副都统。
内地20个:直隶驻防副都统、密云副都统、山东驻防副都统、太原副都统、察哈尔副都统、归化城副都统、绥远城副都统、江宁副都统、京口副都统、福州副都统、杭州左翼副都统、杭州右翼副都统、荆州左翼副都统、荆州右翼副都统、成都副都统、广州副都统、西安副都统、凉庄副都统、宁夏左翼副都统、宁夏右翼副都统。
“八旗都统”的职权非常大,在他所管辖的旗中,俨然就是一个土皇帝,几乎什么他都可以管。不管你干什么,只要你和这位都统大人有关系,什么都好办;假如你和这位都统大人有仇,那就算你倒霉了。三,提督清朝的提督,全称为提督军务总兵官,官阶从一品,负责统辖一省的陆路或水路的全体官兵。通常为清朝各省绿营的最高主管官,称得上封疆大吏。如果是以职能划分,提督分为陆路提督与水师提督,掌管区域,达一至两省,好几万平方公里,有的甚至几十万平方公里。一般来说,清朝共在各地设置了12位陆路提督。这12位陆路提督是:直隶、福建、湖北、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湖南、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一人。兼辖水陆提督者,江南、浙江各有一人。
其中,还有一种情况,是当地巡抚兼任提督,比如山东、山西、河南、安徽、江西五省。
另外,有人说清朝设置了3名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
实际上,应该是5名水师提督。他们是外海水师提督、内河水师提督、长江水师提督、福建水师提督、广东水师提督各一人。
凡水陆提督统辖所属官兵,各就其职掌、分防要地、或游弋巡哨、修整武备,隶属于所在地总督节制管辖。
顺治十六年(1660年),清廷增设了巡捕中营,仍然由步军统领衙门主官节制,全称“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三营统领”,就是后来人们简称的“九门提督”。提督与总兵是汉人武官在清代能出任的最高职位。晚清平定太平天国以后,因为损耗巨大,国库空虚,给不起那些在战争中立功人员的赏赐,就发明了记名提督。不过这只是个虚职,记个名,没有地方可以走马上任,清军中带记名提督头衔的人,后来大概有几千人。四,总兵明朝初年,镇守边疆地区的统兵官有总兵和副总兵,无定员。总兵官本为差遣的名称,无品级,遇有战事,总兵佩将印出战,战争结束以后缴还,后来慢慢成为常驻武官。明朝的兵制承袭发展了唐、宋、元兵制的特点,建立了卫所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管辖秩序为五军都督府、都司、卫所体系。明朝末年,总兵是明朝的高级将领,全国不过二十人左右,用今天的话说,相当于军区司令员。权力很大。到了清朝的时候,总兵为绿营兵正,受各省巡抚、提督节制,掌理本镇军务,又称“总镇”。其直接统辖的绿营兵称“镇标”。清初的总兵没有品级,系左右都督、同知各衔。乾隆十八年(公元1735),开始定品秩。京师步兵营有左、右翼总兵,为步兵统领佐官。处于各省巡抚、提督节制的总兵,定级为正二品。具体情况看驻防地的重要性而定,统辖兵员多少也相差非常大。有的总兵手下只有几百人,而有的总兵手下则有15000多人。一般来说,清朝在全国各地设有总兵定员83名。其中,陆路总兵约占70名,水路13名,统辖国内十八省614防营约63万兵力。台湾,由于地理位置特殊,20世纪前,台湾总兵受台湾道节制,统辖部队称台湾镇,官衔也叫台湾镇总兵,人数在10000至15000人左右。后来归福建陆路提督和福建水师提督所管辖。
清末,北洋水师也有左、右翼总兵,各统铁甲舰为领翼队长。
晚清的时候,由于朝政腐败,卖官鬻爵,和记名提督一样,也出现了很多记名总兵,据说有两万多人。五,结论总之,清朝的将军、都统、提督,官阶都是从一品,他们驻防地、职责各有区别。如果按照现在的对应职务来看,相当于现在各地的军区司令。
总兵、副都统官阶比他们低一级,都为正二品。类似于现在的警备区司令。
当然不是一回事,“军团”正式编组于抗日战争爆发后的1937年9月,属于一个临时性“军”以上编制,而“兵团”出现在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级别大于军团。
军团出现的始作俑者是保定八期的罗卓英,在淞沪会战打响时,罗卓英正任第18军军长,率部自粤北赶赴上海参战。在会战进行中,随着调来的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军政部开始增加和扩大编制。
(第16军团长罗卓英)
原任师长的一批黄埔一期毕业生纷纷火线提拔为军长,着手合并各师组建新军,比如第58师俞济时升第74军军长、第36师宋希濂升任第72军军长、第87师王敬久、第88师孙元良等也晋升军长,虽然有的军还只辖一个师,但是级别已经上去了。
这下军政部次长、第15集团军总司令陈诚不干了,开始为罗卓英等保定生抱委屈,毕竟资历是有区别的,现在军中级别却拉平了。
(第32军团长关麟征)
陈诚面子大,但当时淞沪战场只有陈诚和张治中两个大型集团军(第9和第15),罗卓英暂时还不够格,军政部主管厅灵机一动,在军以上开始建立了“军团”一级,罗卓英于是荣升第16军团长。刚开始时下面只管着第18军,逐渐增加兵力后,正式改编为第19集团军,这个总司令罗卓英担任了很久,到成立第九战区后仍然兼着。
如此到1938年期间,国军部队共组建了38个军团(1937年25个,1938年13个),军团长主要是保定生和留日士官生这一资历,以及少量黄埔一期生,胡宗南是黄埔生第一个“军团长”。当然军团所辖兵力也不尽相同,比如汤恩伯第20军团参加台儿庄会战时拥有两个军七个师约8万人,而同一战场的庞炳勋第3军团只有一个军13000余人。
(第1军团长孙连仲)
与此同时,军政部正在酝酿统一编组全国军队的战时“集团军”建制,而后大多数军团逐步改编为集团军,比如汤恩伯第20军团改编为“第31集团军”,胡宗南第17军团改编为“第34集团军”,由于这个改编是分批进行的,所以一度出现了军团和集团军并存的情况,比较混乱,抗日战争时期军政部一共组建了40个集团军。
武汉会战期间出现的“兵团”建制,是高于军团的临时性大型野战兵团,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薛岳曾任武汉卫戍区第一兵团司令、张发奎任第二兵团司令。以张发奎第二兵团为例,下辖三个集团军和两个军团,分别是李延年的第11军团和关麟征的第32军团,各辖两个军;同时还有王陵基第30集团军(川军)、孙桐萱第3集团军(韩复榘所留部队)和汤恩伯第31集团军。
这就是军团和集团军同时存在的特殊时期,都是兵团的下级单位。(第27军团长张自忠)
武汉会战结束后,蒋介石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检讨了中国军队编制混乱、指挥层级过多的弊端,决定裁掉兵团、军团和旅级建制,变成了军委会指挥战区、战区直辖集团军、集团军直辖军、军直辖师的体制,但这一调整工作是需要些时间完成的,因此直到1939年初,“军团”和“兵团”的番号才全部取消。
抗战胜利后“集团军”番号被全部取消,因为这是战时编制,这也是八路军后来不太接受“第18集团军”番号的原因之一。(第18军团长吴奇伟)
解放战争初期,双方都没有“兵团”这一建制,仗越打越大,国民党方面开始组建若干临时性兵团,但没有统一序列,比如汤恩伯进攻苏北苏中的“第一兵团”,原来叫第一绥靖区,下辖整编张灵甫第74师、李天霞整编第83师和黄百韬整编第25师等部,略等于抗战时期的“集团军”编制。
包括胡琏兵团(整11师为基干)、邱清泉兵团(整5师为基干)等,都是没有统一序列番号的临时性兵团,结果后面正式组建第12兵团时,胡琏的兵团司令却飞了。解放军后来也组建了纵队以上的临时性兵团,比如陈赓率领的“陈谢兵团”就下辖两个纵队外加一个起义的38军,华东野战军也组建了许世友“山东兵团”、韦国清“苏北兵团”等等。
(第9军团长李品仙)
直到1948年5月,国军发现一二个军已经不敢单独活动了,于是开始组建正式的野战机动兵团,在江北所有战区一共组建了22个,淮海战役期间就已经是兵团级对决了,比如黄百韬第7兵团、邱清泉第2兵团、李弥第13兵团、黄维第12兵团等等,下辖两个以上数量不等的军。
淮海战役结束后,1949年初人民解放军也进行了全国整编,五大野战军开始正式组建“兵团”,兵团下辖三到四个由纵队改编的军,首批一共组建了16个兵团,其中第一野战军两个、第二野战军三个、第三野战军四个、第四野战军四个、华北野战军三个。解放战争后期,又将起义部队(董其武、陈明仁、陶峙岳)改编成3个兵团,共计19个。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在方面军之下也设立了“军团”一级,比如林彪就是红一军团长,考虑到与兵团没有比较性,就不详解了。(第17军团长胡宗南)
这个电视剧我没看,听说评价很差,不费那时间了。
既然狼哥邀请,我就来聊聊“军门”这件事。
军门,直观理解的话,就是军营的大门。不过,军营大门少有直接叫军门的,反而更多时候叫做“辕门”。因为古人新军扎营时会在军营前用两个打车竖起来当大门,两辆车的车辕高高竖起,就是辕门了。
关于辕门,最有名的两个故事是辕门射戟和辕门斩子。辕门射戟是吕布做的,吕布和刘备袁术高三角恋,刘备和袁术要干仗,吕布调和矛盾,用表演了辕门射戟,让两家暂时放下纷争。辕门斩子则是发生在是杨家将故事。杨宗保阵前娶亲,和敌对方的穆桂英结为夫妻,这是违反礼法的自由恋爱,也有叛国通敌之嫌疑,于是杨六郎要把他押出辕门外斩首示众,幸好佘老太君出场,杨宗保才保住小命。
到清代,军门成了专属于提督的一种尊称。提督,大概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战区司令或者大军区司令,是掌握较大军事力量的军事长官,比军长集团军司令还大不少。
清朝总共设立了12个陆军提督和3个水师提督。
陆军提督中最有名的莫过于九门提督,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这个九门提督,不管老九门那些盗墓挖宝的破事,他管着北京内城九座城门(正阳门、崇文门、宣武门、安定门、德胜门、东直门、西直门、朝阳门、阜成门)内外的守卫和门禁,还负责巡夜、救火、编查保甲、禁令、缉捕、断狱等。就是说,在北京这个四九城中,九门提督就是太平洋警察,所有的事都归他管。
九门提督到底多厉害,从九子夺嫡中就能看出来。当时九门提督是隆科多,雍正为了当皇帝,不惜自降身份叫他舅舅。也正是在隆科多的辅助下,雍正顺利当上皇帝稳定了政权。
清末的戊戌维新中,荣禄担任九门提督。当时谭嗣同按照康有为要求,策动袁世凯发动整政变,杀荣禄囚慈禧,袁世凯没敢妄动,因为管着整个北京治安和防务的正是荣禄自己。
九门提督相当于北京卫戍区司令部司令兼公安局局长,甚至管北京军区和公安部国安部的事,可谓位高权重。
当然,很多人看了甲午海战等影视剧,一见“军门”就想到丁汝昌。的确,当时清朝有三支水师,分别是北洋福建和广东。丁汝昌正是三大水师中最强大的北洋水师的提督。所以被叫做丁军门。
清朝灭亡后,提督、总兵、游击这些军队官职基本废止不用了,所以军门这个称呼就被丢在了爪哇岛。如果非要类比的话,提督算是方面军总司令或者战区司令,放在民国至少要指挥20万以上的军队。
电视剧《天衣无缝》的贵军门,很明显不可能是指挥数十万大军的高级指挥官,也许是编剧脑子进水了,给他用上了“军门”这个拉风的称号。难道这个编剧真的以为军门就是给军营看大门的吗?
网友们说,《天衣无缝》这个电视剧,1935年长征都结束了还有中央苏区,国民党内部的军统和国防部都没有成立,完全是胡编乱造。与其说他是《天衣无缝》,不如叫他“千疮百孔”。
-
多家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整体仍
10月下旬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同时,下调幅度从10个…
-
叮咚买菜正式入驻淘宝买菜,联手给消费
11月9日消息,天猫双11期间,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将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为消费者们带来优质、更低价的商品。据介绍,这是…
-
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今天上午,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Pro+和Mate X5两款手机。尽管没有任何宣发,但Mate X5作为理财神器的继任者,仍然展现了…
-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该款手机于昨日开始预订,订金为1000元,最终价格尚未公布。Mate X5采用横向大折叠设计,内屏为7.85英…
-
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
你们好,最近小元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