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财经 > 财经

毫无违和感意思是什么(汉字有什么优点)

作者:张熙林
2023年01月13日 15:09
财经

「文字三段论」曾经是中外语言学界普遍认可的「普适规律」:

形意文字——意音文字——拼音文字。

汉字作为一种「意音文字」,长期以来是被作为一种落后文字来看待的,「拼音文字」被认为是先进的文字。

这是上个世纪最普遍的看法。所以,上个世纪的知识分子「救亡图存」之道,首先,就是从我们的语言文字进行「开刀」。

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国音运动、切音字运动、简化字运动,各路仁人志士,百家争鸣,方法不同,但大家都是想挽救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

许慎对文字的总结是非常到位,文字乃「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垂后,后人识古」。

人类区别于动物最根本的不是语言,而是文字,文字突破了语言的局限,能够跨越时空,传到远处,留给未来,可以说文字是人类的科技树之根。

如果文字落后,就决定了起点的落后,导致整个民族的落后,所以,才有那么多先辈投入毕生的精力到这场「革命」当中。

我们今天要以「理解之同情」的心态,充分考虑时代的局限性进行审视,不要开「上帝视角」认为你比他们高明。本文也没有丝毫此意,我只是根据文献,有什么说什么。

鼎鼎大名的周有光先生,在《汉字改革概论》一书中就说,更是斩钉截铁的说:世界文字会殊途同归,迟早要变成拼音文字,不会因为语言特点和社会习惯而又例外:

周有光先生早年著作《汉字改革概论》一书中的书影截图:

引自: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页1-3

新中国的文字改革争议不在简化字,简化字是毫无争议的,而是长远目标:汉字拼音化。主要争议就是在这一点上,这个争议主要在知识分子中间。

当时中国政府没有想要「汉字拼音化」,「汉语拼音」不是为汉字拼音化做准备,网上一些人喜欢道听途说胡说八道。

相反政府当时对这个问题非常谨慎,甚至将「汉字拼音化议题」排除文字改革范围,周总理在文字改革会议上说得非常清楚。

详细可以参考1958年1月10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报告会上所作的《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周总理的讲话非常清楚,汉字前途问题你们(指知识分子)可以争鸣,但不属于文字改革范围:

鼓吹汉字拼音化的有周有光、吴玉章这些人,周、吴两人后来承认把这个问题看简单了。

所以,新中国的文字改革中,完全是周总理负责具体的事物,政府知道汉字拼音化的复杂性,对汉字前途到底是拼音化还是怎么回事,没有急于定调。

毛说过汉字将来可能要拼音化,但他也意识到现阶段是不可能,等于割断历史,应该先搞简化字。

汉字前途问题到底会变成什么样,当年的文字改革是没有说一定拼音化的,这几十年其实一直都没有什么结论,缺乏突破性的进展。直到近几年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文字三段论」并不是普适真理。

香港中文大学的张学新教授通过实验发现:中国人在阅读汉字的时候会产生一种特定类型的脑电波,阅读拼音文字的人没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汉字拼义理论,指出汉字和拼音文字完全属于不同的两个系统。

张学新,男,河南平顶山人。中国科大少年班本科,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博士毕业,耶鲁大学博士后。复旦大学心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个发表在《科学通报》上的论文指出:

阅读汉字和阅读拼音文字有不同的脑加工过程,会产生一种特有的脑电反应,将其命名为【顶中区N200】:

张学新, 方卓, 杜英春, 孔令跃, 张钦, & 邢强. (2012). 顶中区n200:一个中文视觉词汇识别特有的脑电反应. 科学通报, 57(5), 332-347.

张教授在此基础上提出汉字的【拼义理论】:

张学新. (2011). 汉字拼义理论:心理学对汉字本质的新定性.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4).

这个研究曾经非常轰动,我没有相关的学术训练,无法进一步解读这个实验的意义,也不敢瞎说。

-------------------------------------------------------------------

那【顶中区N200】和【拼义理论】目前来看意味着什么?

张教授拼义理论给出的答案是:

「汉语、汉字」二位一体,无法分割,汉语有高效简洁的优势,这必定会带来上下文预示性稍差,所以,汉语无法脱离汉字存在,这是汉字不能拼音化的根本原因。

汉语构词功能最符合人类思维模式,「义基」与「义基」的拼合产生新的意义,不像拼音文字的复杂词,是通过语义简单组合而成。

所以,初步来看,汉字可能无法拼音化。

或者说如果要将汉字拼音化,其实制约的汉字的优点。

我们没有必要诉诸「汉字拼音化」进化成『高级文字』,或者说拼音文字并不是比汉字更高级。

简单的说:汉字拼音化可能让汉字简洁、高效、构词符合人类思维模式的优点荡然无存,得不偿失。

毫无违和感意思是什么(汉字有什么优点)

勇闯天涯的梗是由“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和“雪花啤酒勇闯天涯”产生。勇闯天涯是雪花啤酒的广告词。把这两句组合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又带着调侃般的搞笑。

“勇闯天涯”的梗表达的意思和原句“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类似,但情感更激进:不仅无辜,还在勇闯天涯。表现分崩离析时,更疯狂的状态。“勇闯天涯”的字面意思是勇敢的去世界各地闯荡,去冒险。

米芾 《论草书帖》 纸本 草书 纵24.7厘米 横3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草书练习

草书:点的练习

斜点

尖锋入纸后,向右向下重按铺毫,再将笔向上回锋至腹部出锋。

竖点

最后一横上挑带出笔尖下拉。稍作加重后顺势出锋。

两点水

上点出锋带出下点,转风提笔向右上挑出,与行书类同。

三点水

首点出锋带出,连着写竖,按后折笔上挑,其势一气呵成。

上两点

这两点都是尖锋直入后立即铺毫,回锋,上一点锋回入画中,下一点锋回后出锋带写下一笔。

上三点

此为并列三点,每一点出锋后带写下一笔,其势极为连贯。

上四点

先写一横,然后连写四点,用笔极为果断,最后一点拉长带下。

腰点

此点写在字中部的笔画上,可写得略长些,这纯出自章草。

中三点

中间是横三点,首两点都从腰中出锋带右点,最后一点出锋下挑,其势斜而连绵。

下三点

此三点代表心字,三点虽波浪形连写,中间要有起伏,末点回锋画中。

左右点

此两点是左右分开,但应遥相呼应,左点上挑,右点凝重。

上下点

上下两点相互连贯,上点直写,下点横写,其势含蓄、停顿。

长点

最后一点似捺似点,笔入纸后向右向下拉昂,渐加力,再将笔下顿收锋。

上挑点

此点也为行草书中所特有,代省略之点画。

草书:横的练习

露锋横

最后一笔尖锋入纸,其锋外露,行笔由轻至重再转轻,以尖锋出锋,极爽利。

藏锋横

起笔逆入,将锋藏起,收笔回锋,用笔较重,点画粗壮,使字稳重有力。

带钩横

此横画上凸,行笔有重轻变化,收笔处将锋带出,似写一钩,很是活泼。

重轻横

此横画行笔逆入后,立即铺毫重按然后右行,由重转轻,线条也上凸,使字饱满。

上挑横

第一笔横画向上倾斜,收笔处向上挑出,以便写竖。

波折横

最后一横代表四点,起笔取逆,行笔活泼,然后轻重波折地右行,用笔要勤。

并列横

中间四横并列,首笔最重,最后一笔上挑,极富变化。

逆锋横

发笔呈上一笔的出锋,搭锋后转变成横画,所以又称“塔锋”,变化在发笔处。

反旋横

此笔为草书中所特有,用笔由右向左反旋,出锋处上挑,以增变化。

下凹横

羊字第一横有下凹之势,第二横则上凸,第三横平行,三横虽短,却有三种变化。

草书:竖的变化

悬针竖

最后一竖,笔锋逆入后,即中锋直下,出锋处渐提笔空收,使锋能尖锐、饱满、不漂浮。

垂露竖

起笔逆入后,着力下行,收笔时笔锋回入画中,使头部圆润,如露珠下垂。

弧竖

此竖极有情趣,两头尖,中间弯,似一钩新月,此竖中间要有力。

短竖

人字旁左竖,行笔短促,力量稍重,也象一重点,使左旁点画虽少但是稳固。

露锋竖

此竖起笔直入,露锋明显,象一根两头尖的竹针。

带钩竖

草书用笔动荡极强,此竖出锋处向左钩出,使下部有上托之势。

并列竖

数竖并列在起笔轻重、点画长短、细粗等方面变化,使之参差不齐,不会刻板。

右弯竖

最后一笔应是直的,但将其写成右弯,既有直势,也有横势,使三竖不孤单。

草书:撇的变化

短撇

第一撇短而有力,回锋画中,似一雨点,很是浑厚。

平撇

第一笔属平撇,笔锋逆入后向左平地撇出,出锋锐利,如鸟啄木。

回锋撇

此字一笔完成,至撇时做小顿,调整笔锋后,顺势下撇,出锋尖利。

尖锋撇

此字一笔完成,致撇时作小顿,调正笔锋后,顺势下撇,出锋尖利。

弧撇

此撇尖锋入纸后作弧形撇出,出现锐利,中间甚是厚实。

曲头撇

尖锋入纸后,笔作右弯,再向左撇出,头部很是活跃。

反撇

此撇作反势,实是横画,但写成由右向左下撇出,再接写竖画,更觉顺势。

并列撇

右边两撇并列,一回锋,一出锋,一稍轻一稍重,势极连贯。

曲折撇

此撇长而中间略有曲折、轻重,可见行笔之波动,出锋处又嘎然而止,回锋收锋,很含蓄。

露锋撇

此撇为侧锋用笔,起笔侧入,中间铺毫时将锋调中,其形弧弯。

草书:折的练习

横折

横画行笔转弯处,作提按圆折直下,转折不露角。

左斜折

第一笔逆锋入纸后,向左微斜而下,转折后向右上画去,此折有楷法。

右斜折

侧锋入纸作横画,转折处行笔圆转,向内微斜而下,此折用圆笔中锋。

多折

草书中连续折笔的机会会很多,写时要连中有断,方中见圆,即硬又活,不可板滞。

草书:钩的练习

竖钩

先作竖画,至出钩处,锋略上提,使得力得势后向左钩出。

心钩

下部心钩写法笔顺变化很多,其钩尖锋入纸后,向右方作弧形行笔,至出钩处略作顿挫后向上顺势勾出,钩宜稍长。

戈钩

笔锋逆入后,行笔作斜势下行,中间微弯,但不能太弯,以避软弱,至出锋处微顿得势上钩。

竖弯钩

竖弯后向右横画,渐行渐重,再顺势向上钩出,弯应圆润,钩应厚重。

背抛钩

即右边的横折右弯钩,此笔宜笔势带侧,用腕力打弯,顺势上勾,使钩丰满有力。

横折竖钩

右边先写横画,折后写竖画,其势微弯,再顺势向左平推出钩,用笔自然。

横钩

长横至折角处,提笔调锋后重按,再向左勾出,钩极锋利。

下垂钩

此钩的特点是出钩时,笔顺势下垂出锋,其力由轻至重,其势弯圆,出锋自然。

弧钩

尖锋入纸后,渐铺毫而渐弯曲,其势弧弯,出锋时并不勾出,将锋回入画中。

回锋钩

最后一笔原是竖弯钩然此处并不勾出,似写一横,出锋处将笔重重地回收。

草书:挑的练习

短挑

中间一挑用力在起笔处,得力在出锋处,故应快速有力,短而不浮。

长挑

左挑长而上斜,使之与撇相呼应。

带右挑

此字应是木字旁,但草法也可写成挑手,挑后连着写右边的点画,中间可不必有停顿。

回锋挑

左挑实是两笔,先行笔向左下折锋,由原路向右上挑出,先回锋蓄力后再上挑,力感更强。

草书第二周:旋的练习

2006-11-01 15:45:25 作者: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452 文字大小:【大】【中】【小】

正旋

此字有两个圆圈,关键在画圈时要提按,不使滑过。

正旋

此字之圆圈,用笔由重突然转轻,再由轻转重,中间无停顿。

正旋

此字左边及右半部有旋转,其旋转幅度的大小是不同的。

正旋

此字难度在竖后突然轻出锋再重笔旋转,一瞬间有重、轻重的变化。

正旋

此字旋转与寓字相仿,应注意上圈小下圈大。

正旋

此字旋转仍断而后起,出勾圆转而丰满。

正旋

此字的第二个旋转并不是画圈,而是在同一竖中将笔回复画中,向上转而丰满。

正旋

此字左右两半相同,但写时应左半小右半大,故左旋小右旋大,才能得变化之妙。

正旋

此字之巧全在旋转,整个字都是在旋转中写成,很有特色。

正旋

这一旋转是反犬法,上圈有孔,下圈无孔。

反旋

反旋与正旋仅是方向不同,但一般行书中已有正旋,用得较多,反旋则时在草书中应用。

反旋

此字有左右旋,故转折处要交代清楚,锋中笔圆,斯能合法。

反旋

从横转撇,是为反旋,转换处似断似连,需两笔完成。

正反旋

此字先作正旋,再作反旋,又作正旋,正反旋交替应用,用笔复杂有一定的难度。

正反旋

此字先作反旋再作正旋,其笔顺的 方向不能错乱,否则笔毛绞住易致败笔。

正反旋

此字有两个反旋,最后写小字略作正旋,在旋转时要将点等笔画写清楚。

正反旋

此字要作正反旋多种旋转,而且点画的交换点又多,既要旋转,又应笔笔有交代很是难写。

正反旋

此字笔画多而全字都作旋笔,轻重、快慢、旋转之幅度都应掌握好,不能有失。

(1)笔顺

先写中间,横画上勾画,最后写中间一长点。

横连斜长撇后,原路回上写横折。

先写左上点,带写左下点上挑写撇,中间弧笔带右点。

先写中间短竖,左点挑右点,连写长撇,最后写弧钩。

左点连右两点,回笔写中竖后,再写在两短横。

第一笔是横画右钩,再写左上挑点,最后中竖。

横后斜竖连横竖,最后写一点。

从上而下顺势而写,上勾后最后下中间一点。

撇后连写三横,回笔后向上写竖弯钩。

先横,再写中竖连点,最后是一长横。

第一笔是反笔,自右向左,接写中竖钩,再中间一长点。

横后写竖戈,在写左竖连圆转撇。

(2)笔顺

横连两竖,第二横上挑后写右三撇。

右半是横竖横,回笔向上写横竖连下。

左竖勾后左点右挑,接着写竖弯钩,上挑写两点。

下部先写横和中竖,左右两点连写下两横。

上部竖横后接写中竖,回笔想上写两横连口字。

先横画,笔回上写竖横,上钩写戈,最后写一撇。

横 到竖到竖钩再连写两横.

横后连写横弯钩,钩上挑写两竖。

第一笔是横,第二笔是竖,回笔向上连写两横及下部“月”字。

右半横竖后回笔向上写斜撇及转折。

右半先左竖,左点挑向右边两点,连写下部“豆”字。

横后写中间三点,回笔想中间写竖及两横。

《晚复帖》 传为张芝之作

先来举例看看“人口红利”。举个例子,一个公司在美国和中国分布投资了了一个厂生产手机,在美国平均每生产一个手机要付给工人40美元,还没有什么人愿意去干(也就只能招来一些素质比较低,年龄比较大的底层人),觉得工资太低。在中国投资的厂平均每生产一个手机只要付给工人1美元,还有人抢着干,而且是青壮年。多出来的39美元就是纯利润。这个公司,一合计,在美国开工厂不仅挣钱还不受欢迎,干脆就把美国的厂关了,又在中国再多开了一个厂,还是求职者如潮,这些年轻人又好用要求又低,一天11个小时,工资还低。看起来,美国又一家工厂倒闭,中国又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公司,实在是nice啊。你看,这就是中国之前干倒美国的“人口红利”优势。

有人就说了,为什么美国人40美元的都不干的活,中国人1美元就干了。因为,美国人有更好的选择啊,人均资源和机会多啊。同样是干8个小时,我去端盘子甚至比去工厂打工赚得更多,环境有更好为什么要去啊。而中国人不同,举目四望到处都是人,工作就那么几个,僧多粥少。去干别的报酬更低,无他,人多而已。好不容易有个工作,多苦,多累,多脏那也得上啊,比起没有工作还是好的,谁让人多呢?

这么对比起来,美国工人一部手机赚40美元,中国工人一部手机赚1美元,美国工人的劳动力价值是中国工人的40倍。对比之下,中国工人的劳动力付出变廉价了。于是,“人口红利”也可以等价于“廉价劳动力”。其实任何说“人口红利”的地方只要替换成“廉价劳动力”毫无违和感,只是了有些low,有些不好听之而已。

到底是谁最早提出“人口红利”呢?,这个可能没有人能弄明白了,但是可以知道的事最早是西方经济学家提出来的,其实就是用来粉饰资本家榨取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行为而发明出来的词。然后,传入中国之后,就被早期获益的中国老板们和高知广泛传播。为什么传得这么广?喜欢呗。能不喜欢吗?早期办厂的那些老板其实也没啥能耐和国外竞争的,要钱也没钱,要技术更加没有,唯一能拼的就是人力极其便宜,就靠着廉价,抢占了那些发达国家的市场。有钱了,就比较有机会发声,于是就到处宣传“人口红利”。很多公知本身就对国外盲目崇拜,那国外这套华丽外衣,得接住,跪舔啊,于是也跟着一唱一和起来。

其实早期我们穷,出卖廉价劳动力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就指望着积累第一桶金好升级,做些高端上档次的事情,不再出卖劳动力了。现在中国各行各业都还是内卷的不行,这就是“人口红利”依然存在的表现,只是现在相对于以前,对廉价劳动力的是用的没有那么狠了,也没办法那么狠了。

“人口红利”这东西,你要真追问一句,到底是谁的红利?这就很尴尬了,难道流水线的工人会说,我是我的”人口红利“。所以嘛,真正”人口红利“到底是谁的红利大部分人心里明镜似的。有部分人不太灵,晚上上夜班11个小时从流水线下来,用手机一看到某位“专家”吹牛说:我们快要没有人口红利了,要保持人口红利,否则就是没有竞争优势了,就会失业,产业转移!于是顿时也血气上涌跟着喊起来:我们人口红利!讽刺的是,他自己不就是人家砧板上的那块肉吗?也许几年后,他想明白了,回过味来了,也就两鬓斑白了。自己的一身价值,献给了那些喊着人口红利的老板。老了身体又不好了,各种医药费要付,一瓶二锅头下肚,突然发现原来老板都没有给他交保险啊。

所以,我一直很讨厌某些人提人口红利这个词,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中国人不怕苦一阵子,怕的是苦一辈子。我们愿意艰苦奋斗,可是艰苦奋斗为的是以后可以不那么苦,或者最起码我的后代可以不受苦。可是,你今天若是还想让我的后代依然走在我走过的路上,我不答应!你自己回过头想想,还愿意送自己孩子去前十多年前那种血汗工厂吗,自己都不愿意,又凭什么劝别人呢?这个问题,我在我的一篇文章:《了解了明清内卷史?就明白了人口的意义》有详细的论证。

还有一种说法说,人口红利少了,意味着人少了,那么意味着消费下降了,会影响中国市场。其实吧,消费是大部分人的收入决定的,不是由人决定的。人再多,没有钱,依然没有消费。1929年美国金融危机就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而人力被剥削的人民,刨除柴米油盐,房租水电,还能剩下什么?哪来的钱消费,哪来的消费市场?所以我们这些穷人,本来就没有什么消费能力了,我们就应该越来越少,当然我不是说我们立刻去死,我是说随着人口红利消失,让我们的人力更加值钱,待遇要提高,工作环境更加好,更加受到尊重,那要我们除了生存之外还会发展出生活的需求,比如看书,跳舞,泡吧等等。这个时候我们才有消费的可能,这个时候才算是提振消费,所以,人口红利少了,措施得当反而可能激发消费。前提是,蛋糕怎么分呢?

不违和根据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违背和谐的感觉。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件有关联的事物或周围的环境对比后所产生的不适应、不协调,而感到无法融入其中,产生一种疏离感的意思。比如当一个人身处国外,面对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时,就可以用“违和感”一词来表达他无法融入大环境的感觉。

就是指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或周围的环境对比,感觉非常和谐统一,像是天然的搭配。比如:将普京和奥巴马肤色互换,明明很搞笑,却吐槽说毫无违和感,使画面更喜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