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触底反弹,羊价跟涨,涨幅超1元,为何行情反转如此突然?
牛、羊肉都是跟着猪肉的涨价而涨价,下跌而下跌,这次猪价和羊价的涨幅特凶猛,来去匆匆,维持时间太短,真是昙花一现。国人是以猪肉为主要的肉食品,过去牛、羊肉价一直都是低于猪肉的,吃牛、羊肉的也不多。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前猪肉一直高于牛、羊肉,当时在我们家乡,每斤牛、羊肉才卖0.4元,每斤猪肉卖1元,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五香牛肉干,牛、羊肉粉(早餐)和牛、羊肉回归的普及,消费牛、羊肉的群体逐年增加,牛、羊肉供不应求,价格逐渐超过猪肉。2018年年底发生的非洲猪瘟疫情况,市场猪肉价格先下跌后暴涨, 2019年6月份后,国内各个地方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我们这里的猪肉价从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牛、羊肉、鸡作为猪肉的替代品,牛、羊肉搭车涨了价,稀释价格达到历史最高价格,肉鸡由于养殖时间短,出栏快,养鸡人扩大养殖规模,肉鸡价格一蹶不振。本次猪价和羊价的突然上涨是很蹊跷的,是不正常的。而且涨价比较凶猛,来去匆匆,养殖人还没有来得及高兴,价格又回落了。
主要是由于养殖企业的竞争产生的,近几年农村养猪政策的变化,环境保护、禁养殖区的划定等,新农村建设禁止村庄内养猪,这些因素使农村养猪数量大幅度减少,国内仅由少数几家超级养殖集团养殖,由少数养殖企业控制养殖业往往容易发生价格垄断,现在是市场经济,物价不能由物价部门制定,而是由掌握资源的养殖企业来决定,因此容易形成价格垄断。2019年6月份后,国内各个地方发生了猪肉价格暴涨,大多数地方的猪肉价格暴涨超过45元。养猪已经进入了红利时期。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能繁母猪一头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就是经济效益特别好的房地产企业就有1400多家投资养猪,其他的如造车的、制造冰箱、电脑、网上开商店的企业都来投资养猪。这些企业是冲着养猪的高利润、高补助而来的,去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这么多的跨界投资养猪企业涌入养猪业,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肥猪由供不应求变化为供大于求,肥猪价格从年初就开始持续下跌,我们这里的肥猪从年初每斤19元持续下降到现在的10元左右,市场猪肉从春节期间每斤23元左右下降到现在的16元左右。原来的养殖企业没有了发言权,垄断地位将有可能被新进入的养殖企业所取代,因此,这些企业就会不惜血本地人为地大量增加春节后的淡季肥猪出栏数量。大量的社会热钱涌入了养猪业,任何行业从事的企业多了利润就会大幅度降低,而且不容易控制价格和利润,必然企业之间就会发生竞争,导致肥猪销售价格持续下跌,致使新进入养猪业的养殖去亏本惨重,偷鸡不着蚀把米,养殖没有利润反而倒贴,一些新进入并且资金不雄厚和经营能力差的养殖企业就会因为竞争失败而放弃养殖,就会逃逸这个产业,就会被淘汰出局,这部分企业将退出养猪业,重操旧业,竞争减少了,养猪业就会重新洗牌,新的垄断就会形成。现在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大量抛售出栏的肥猪过多,出现虚假的肥猪过剩现象,现在一些大型养殖企业不是计划大量抛售肥猪吗?使肥猪价格继续下降,迫使体单力薄的企业尽快退出养猪业。本次猪价的突然上涨是明显是有人炒作。在前段时间已经宣布进入猪粮比价格已经下跌到6:1的三级预警,然后5:1到6:1区间,如果停留三周,这就是二级预警。如果在5:1以下的区间,那么就进行一级预警。到了二级预警区间的时候,可能会启动临时的储备机制。以此减少市场上过多的肥猪,使肥猪供需达到平衡,价格恢复正常,稳定生猪生产和市场猪肉的供应。现在已经进入三级预警,如果停留三周,这就是二级预警。到了二级预警区间的时候,政府就可能会启动临时的收购储备机制,那么猪价就有可能止跌回升。政府马上就要启动肥猪收贮机制了,屠宰企业提前稍微提高收购价格大量低价收购屠宰冷藏,使国家发改委确定的猪粮比价格超过三级预警,政府不能启动储备机制,这次炒作的目的就是使国家发改委的储备机制延缓启动,使新进入养猪行业的中小企业过度亏本,加快退出养猪业。
猪价的上涨变脸了,凶猛的跌势反扑而来。从明日猪价预测来看,全国猪价8地平稳,3地上涨,15地下跌,猪价的下跌似乎来的有点突然。从生猪的供应方面来看,二次育肥后的出栏价格较高,使得生猪的出栏量有所增加,生猪价格也有所回落,但随着价格的不断冲低,再加上天气方面的影响,使得生猪价格出现了一定的反弹,但是消费端跟进不畅,屠企表现出了压价的意愿,在尤其是目前屠企亏损压力依旧存在的情况下,出现了生猪价格上涨变脸,跌势反扑的行情。
各地具体猪价如下:
东北地区:吉林下跌0.2元/斤,生猪出栏参考价10.8-11.0元/斤。
华中地区:河南下跌0.1元/斤,生猪出栏参考价11.2-11.6元/斤。
华南地区:广东保持平稳,标猪出栏参考价12.3-12.8元/斤。
华东地区:山东保持平稳,生猪出栏参考价11.2-11.7元/斤。
华北地区:河北保持平稳,标猪出栏参考价11.2-11.5元/斤。
补贴来了!猪价大跌53.6%,猪肉跌入8元,一头猪亏203元,咋办?
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哪里来的补贴?2018年年底发生了非洲猪瘟疫情,对国内生猪生产危害非常严重,生猪养殖数量大幅度减少,据农业农村部400个定点监测县的数据显示,2019年8月生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8.7%,能繁母猪存栏同比下降了37.4%。曾记得2019年6月份后国内猪肉价格发生了暴涨,我们这里的猪肉价格由每斤7元左右暴涨到45元,养猪进入了红利时期。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能繁母猪一头一年收入超过2万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高额的养猪利润和政府补贴吸引了大量的企业跨界投资养猪,大量的热钱涌进了养殖业,去年年底前国内生猪养殖数量就增加30%以上。肥猪出栏数大量增加,价格持续下跌,猪肉价格犹如过山车般起伏特别大,我们这里从年初的每斤23元左右下跌到现在的16元左右。肥猪价格从每斤18元下跌到现在的11元左右,价格如同公园里面的过山车般起伏特别大,从养猪红利时期的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下跌为亏本500元左右,现在是养猪人亏损最严重的时间,但是,肥猪价还没有下跌到底,还要持续下跌,似乎是有要把红利期赚的钱全部赔进去才罢休的趋势,俗话说“养猪是赚一年、平一年、亏一年”。这次猪价大跌怪谁呢?主要是去年新跨界投资养猪的企业,这些企业都匆忙投入养猪业,都来分一杯羹。这些企业并不是都熟悉养殖业的经营与管理的,一次出现了在不适宜出栏的猪肉消费淡季仍然大量出栏肥猪,犯了大忌。养猪人都知道,春节后到端午节是一年中猪肉消费的淡季,也是一年中猪肉价格最便宜的季节,一般都要控制在这段时间内的肥猪出栏数,尽量减少肥猪的出栏。今年春节后在这段时间内新投资跨界养猪企业争先恐后大量出栏肥猪,造成肥猪在猪肉消费淡季大量出栏上市,形成了肥猪供大于求的状况,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降,这种影响期比较长,可以直接影响到一年肥猪价格的变化,造成肥猪价格长期萎靡不振。其次是养殖企业人为地增加猪肉消费淡季的猪肉供应量,大量养殖300斤以上的大肥猪,这是导致肥猪价格持续下跌的主要原因,一些养殖企业在春节后发现市场的肥猪价格持续下降,他们按照工业生产方法囤积可以出栏的肥猪进行继续养殖,渴望在二次育肥期间肥猪市场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养猪新手并不知道大肥猪的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两头大肥猪的出肉量相当于三头正常出栏肥猪的出肉量,二次育肥使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就会持续下降。本来春节后就是猪肉的消费淡季,养殖企业的这个不当操作使萎靡不振的猪肉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现在肥猪价持续下跌,就是前段时间比较赚钱的仔猪现在也不行了,价格持续下跌,每斤仔猪价由80元左右下跌到现在的25元左右,由每头1500元下跌到800元左右。过去是一棵很好的摇钱树,现在是烫手的山芋,养猪人怎么办?一是减少养殖数量,现在是饲养得越多,亏本越大,只有采取减少养殖数量,猪价稍微提高就抓紧出栏,距离端午节越来越近,端午节的到来可以增加猪肉的销售量,通常情况下每年的端午节猪肉价格都会往上涨价的,但是涨价维持时间短,因此,一旦猪价行情好转就择机出栏。端午节过后猪价还要继续下跌,因为在春节后开始育肥的猪即将育成大量出栏。二是选择饲养黑毛本地猪,选择适应性强、耐粗饲、适宜放养、抗病能力强等特点的本地杂交猪育肥比较好。农村通常都是使用自己的粮食、蔬菜下脚料、粮食加工副产品、野生青饲料等,这些品种猪不容易发生疾病,猪肉肉质优良、肉味鲜美、口感细腻,是现在城市消费者追求的主要肉食品,虽然生长速度比三元杂交猪慢,都是销售价格高,在我们这里每斤价要比白毛猪高10元以上。而且本地黑毛猪不愁销售,有多少销售多少。猪价“三连跌”!多地进入11元区,究竟发生了啥?
自从中央第七批储备猪肉投放后,国内肥猪价一直持续下跌,从每斤15元左右下降到12元左右,多地进入11元区,这主要是由于投放中央储备猪肉,猪价持续下跌引起了养猪人的恐慌,担心猪价一跌很难回升,匆忙将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出栏,停止二次育肥,造成短时间上市肥猪量大增,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俗话说:“久涨必久跌”,猪价持续下跌的因素大多数都是由于养猪人自己造成的。
2019年6月份后,国内猪肉价格发生了暴涨,每斤猪肉价从7元左右暴涨超过45元,养猪人出栏一头肥猪利润超过1500元,养猪人是赚得盆满钵满的。为了促进生猪生产,满足市场对猪肉的需求,政府出台了发展生猪生产的优惠政策,在2019年养猪红利时期,大量的界外企业涌入养猪业,在很短的时间内规模养殖企业就超过18万家,这些企业采取工业化管理,大量与养殖户签订养殖合同,短时间内生猪产能出现过剩,大量肥猪出栏,而社会消费量没有明显增加,造成肥猪价格持续下跌,从2021年年初肥猪价格开始持续下跌,今年3月份国内肥猪价已经下跌到每斤5.50元左右。养猪人每出栏一头商品肥猪,头均亏损要超过300元。2月28日—3月4日当周,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4.89∶1,连续两周处于《完善政府猪肉储备调节机制做好猪肉市场保供稳价工作预案》确定的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平均每斤肥猪价跌破5.50元,养猪人深度亏损。为维持生猪生产正常发展,必须采取收储措施来调控肥猪价格,减少过多的上市肥猪,使猪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因此3月3日启动了中央冻猪肉储备收储工作。政府启动持续启动了十一轮收储,肥猪收储,由于连续启动收储,使市场出栏的肥猪数量大幅度减少,逐步达到供求平衡,猪价回升,到6月底国内大多数地方的肥料猪价格已经达到生产成本线以上。9月份进入猪肉消费旺季后,许多养殖场为了抬高猪价,大量囤积肥猪进行二次育肥,人为形成了肥猪的断档期,人为造成市场缺乏肥猪,猪价持续上涨,这段时间猪价只有上涨的,没有出现下跌,从9月初的每斤10.50元左右持续上涨到10月中旬的14元左右。猪肉从每斤12元左右上涨超过22元,猪肉价格上涨过高过快,从9月底以来政府连续六次投放中央储备猪肉,都没有控制住快速上涨的猪价。前几天,中央第七批储备猪肉投放后,国内猪价一直持续下跌,从每斤15元左右下降到12元左右,由于投放中央储备猪肉,猪价的下跌带动了养猪人的肥猪大量出栏,猪价下跌引起了养猪人的恐惧,担心猪价一跌很难回升,担心到手的收入会泡汤,因此趁现在猪价还高时匆忙大量将达到出栏体重的肥猪赶快出栏,同时停止二次育肥,造成短时间上市肥猪量大增,处于供大于求的状况。生猪生长规律是小猪长骨、中猪长肉、大猪长油,超过200斤的肥猪主要是长肥膘,而一般长1公斤肥膘的饲料可以长2.5公斤的瘦肉,越喂越亏本,因此经过二次育肥肥猪出肉量比正常出栏的肥猪多,一般是二头经过二次育肥的肥猪出肉量相当于正常出栏的三头肥猪,无形中上市的猪肉量会出现供大于求的状况,猪肉价格就会下跌。近期饲料价格的持续涨价,造成生猪饲养成本的增加,市场猪价的不稳定性和饲料价格持续上涨,再压栏会得不偿失,因此养猪人大量出栏肥猪,造成猪价持续下跌。
近几年以来逐渐形成了“猪肉逢节必降”的规律,现在是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每逢过节,屠宰企业和猪肉零售商们就要共同哄抬猪肉价格,常年形成了“猪肉逢节必涨”的规律,在市场经济社会条件下,政府调控市场猪肉价格是采用收储和放储来实现的。如果猪价上涨过快过高,超过消费者的承受能力,政府就通过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多年的调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政府出手干预,肥猪价格低于生产成本时通过收储可以使猪价快速回升,猪肉价高时可以通过投放储备猪肉来调控,使高价猪肉得到下跌。
我国作为生猪养殖大国,一直以来依靠“猪周期”进行自我调控,但是今年的生猪完全打乱了往年的变化规律,而今更是以11天的持续上涨演绎了2019年度的第二次大涨,其涨幅达到1.5元之多,目前全国生猪均价9.44元/斤,并有10个省份突破10元,而向11元/斤迈进,为全国缺猪预警的市场下,生猪价格持续上涨已是大势所趋,而我们养猪户已经不关心会不会涨,而是能涨多久!那么来看,现在马上进入7月中下旬,如果没有新的非洲猪瘟来搅局,至少7月能持续上涨并成功均价突破10元/斤猪价,以此提供以下理论依据支撑。
一、目前全国生猪存栏量在非洲猪瘟的影响下,多地区经过一轮又一轮的抛售,在7月分同比去年将下降了32%,相较5月统计存栏量继续下调8%左右,像华南、西南抛售严重的地区存栏量甚至低至50%,即便生猪大涨,养猪户却又将面对无猪可出的情况,并且已有多地屠宰企业验证收不到猪的窘况。所以,猪价上涨期间,如果没有其它状况出现,至少整个7月猪价不会出现回落。
二、屠宰企业在规定时间内已完成自检和设备的升级改造,但目前收猪越来越困难,屠宰企业的库存量偏低,鉴于再过三周就到了2019年的中秋节时期,节前生猪收储必定被提前,这将直接拉动猪价再上新的价格高度11元/斤迈进。据了解,我哥哥就是一名猪肉摊主,称目前每天屠宰企业的猪肉供货量有所降低,而且拿猪成本连连上涨,目前就山东本地市场的白条肉已经达到了16~20元/斤左右,但凡有家16元/斤猪肉不用半天就会卖完。
三、今年养猪户本就不好过,每天都在恐惧中小心翼翼的做着防疫工作,然而还是出现了一批不法人士,以丢弃死猪引导养猪户抛售的坏人,令养猪户们深恶痛绝,称之为炒猪的行为,终于在近期受到关注并严惩和遏制这种行为。目前养猪业发展向好、消费端也逐渐回暖,猪价正逐步走上正轨,养猪户终于可以放心的养猪了。
然而,此次生猪的第二次大涨的上限毕竟有限,原因在于:
一、生猪价格假如持续上涨至12元/斤左右,那么白条猪肉将达到22元/斤左右,而羊肉当下为30元/斤左右,鸡肉仅为13元/斤左右,如此猪肉将高不成低不就,很容易导致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增加鸡肉和牛羊肉,代替猪肉的消费。所以对猪价的持续上涨有很明显的制约作用。
二、目前虽然猪肉消费在不断好转,但仍属于猪肉消费低迷的时期,而且当下疫苗还未彻底解决这场“猪肉风波”,因此市场上还是存在“谈猪色变”的人们存在。而且在猪肉高利益的驱使下,也很容易出现类似于“炒猪”这类扰乱市场的情况出现。所以这仍是个生猪市场的动荡期,不具备短期冲至专家预计的25元/公斤的可能。
综上来看,目前7月第二次大涨时期,如果没有特别因素影响,至少能在整个7月下旬持续上涨,至于8月是否涛声依旧,就需要继续观察后期的猪价走势变化,而且根据目前的全国猪价行情,已有华东地区均价10.35元/斤、华南地区均价10.47元/斤、华中地区均价10元/斤、华北地区均价10元/斤,四地冲破10元/斤,7月下旬按照这个涨幅到达11元/斤希望较大,仍对防疫工作无信心的养猪户可以适当出栏,而胆量较大的养猪户可以适当压栏,以待7月下旬猪价高点出栏。总之养猪有风险,农户需谨慎。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想了解更多三农信息,请关注“瞳影简生”!谢谢!
-
多家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整体仍
10月下旬以来,多家农商行、村镇银行发布存款利率调整通知,对一年期、三年期、五年期等存款利率进行下调,同时,下调幅度从10个…
-
叮咚买菜正式入驻淘宝买菜,联手给消费
11月9日消息,天猫双11期间,叮咚买菜入驻淘宝买菜,将联手提供1小时到家服务,为消费者们带来优质、更低价的商品。据介绍,这是…
-
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今天上午,华为再次开启了先锋计划,推出了Mate 60 Pro+和Mate X5两款手机。尽管没有任何宣发,但Mate X5作为理财神器的继任者,仍然展现了…
-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
华为推出新一代折叠屏手机Mate X5,该款手机于昨日开始预订,订金为1000元,最终价格尚未公布。Mate X5采用横向大折叠设计,内屏为7.85英…
-
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
你们好,最近小元发现有诸多的小伙伴们对于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鹅蛋的做法大全家常这个问题都颇为感兴趣的,今天小活为大家梳理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