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百科 > 百科

银行为什么不建议存三年定期 5万元最佳存款法

作者:张夕东
2022年08月18日 17:19
百科

对于储户来说,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如何把钱以更高利率存到银行是关键。

而且我国都是储户大国,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

截至2021年4月末,我国的人民币存款总额达到了220.92万亿元,同比增长9.9%。虽然储蓄率2010年之后,便开始逐渐下滑,从2010年的50%左右降到了2019年的45%。

但这并不“妨碍”我国成为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世界平均储蓄率19.7%)。

但是这样的高储蓄率同样也带来了一些“意料之外”的坏处,比如消费能力不足、银行负债业务规模过高、储户难以选择选择一款合适的存款产品等。而且当前已经出现了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比5年期低的“怪像”了:

融360研究院公布的数据表明,2021年3月末,定期存款1年、2年、3年期的平均利率,分别已经达到了2.05%、2.78%、3.538%。其中3年期的平均利率涨幅是最大的,而5年期的平均利率连涨5个月之后,又经历了2个月的回落,目前在3.194%左右。也就是说,目前3年期的平均利率是比5年期要高的。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大家宁愿存3年期的定期,却不选择5年呢?

行长认为,主要原因有2个,分别是:

一方面,长期定期存款遭到“强监管”。

所谓“有需求才会有市场”,3年期定期存款和5年期定期存款就是鲜活例子。

换句话说就是:储户宁愿选择3年期的定期存款也不愿意存5年的,这是由于2020年以来央行等监管部门加强了对银行定期存款的监管,其中就包括定期的靠档计息存款。截至2020年底,定期的靠档计息存款已经正式清零,而且在今年6月底,活期的靠档计息存款也会清零。

所以,对于储户来说,既然3年期的存款和5年期的存款相比,3年期利率更高,为什么不选择3年呢?

另一方面,银行也在极力压缩存款付息成本。

有人会问:什么是存款付息成本?

所谓存款付息率就是指:报告期间各项存款的平均余额*按时间为权重的各档次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之和/报告期间各项存款的平均余额之和。

对于银行来说,其赚取模式主要是:贷款利息收入减去存款付息成本。

所以存款利率越低,银行就越能够收益。

随着银行靠档计息存款、定期付息存款、异地存款、互联网存款等产品的下架,银行正在努力把存款产品向理财产品转化。

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银行业理财市场规模达到25.03万亿元,同比增长7.02%。理财公司存续产品规模7.61万亿元,同比增长5.06倍,占全市场的比例达到30.4%。一季度理财公司新发产品1452只,累计募集金额8.34万亿元,占全市场比例达27.06%。

由此可见,银行理财规模正在迅速上涨,而理财产品是不计入存款付息成本的,所以对银行成本来说影响不大。

总而言之,行长认为,随着监管趋严,以后银行存款产品的多样性将会降低,储户如果希望获得较高的收益,只能选择理财、基金、国债等非银行存款产品。大家一定要多关注这类产品,提高自身的理财能力,以此来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行长聊金融


推荐阅读